挑战高科技停车场,以“智慧+立体”拓展城市新空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能停车场 挑战高科技停车场,以“智慧+立体”拓展城市新空间

挑战高科技停车场,以“智慧+立体”拓展城市新空间

2023-08-10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停一取,90秒内就能在指尖智慧完成停车或取车。”在合肥,刚进入调试运行的皖能大厦智能立体停车场,以其“智慧+立体”的停车方式,被多家媒体报道,成为当地网络热点。

这座7层楼高、210个车位的停车场,是一座高度智能化的立体停车场,也是中国铁工投资在城市空间开发上的又一力作。而这座充满高科技和智慧的停车场项目的领头人就是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旗下中铁市政环境公司项目经理张元明。他带领团队,仅用不到11个月就使项目拔地而起,让“智慧、立体、便民”成为合肥市民对停车的新印象,使停车不再成为城市中心的“痛点”。

“传统地面停车占用空间大,而且容易杂乱无章,我们这座停车场采用智慧停车、立体存放,使可用停车空间成倍提升,让停车变得快速便捷、井然有序。”望着眼前的停车场,张元明心中十分自豪。

项目建成后,当地新媒体主持人,眼中充满羡慕之情地介绍:“智能立体停车场有12台搬运机器人、4套升降系统,这些智能机械既保证土地高效集约,又确保了停车库高效率运转,具有控制智能化、结构模块化、通道并行化、存取快速化等优点。在取车时,用户可通过手机终端和停车APP预约取车时间和支付停车费用,通过车牌识别以及人脸识别功能,实现90秒内停取车。”

鲜为人知的是,实施一项“智能、立体、高效、便民”的停车场项目难度极大,更是对“智慧+城市空间”的裂变式挑战。面对挑战,张元明心中暗暗立誓:“挑战不可能!”。可说起来简单,真正要实现停车场机器全面代替人工,引导、付费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智能机械、车库、车、人和信息的无缝对接……这样一座高科技、智慧化无处不在的停车场项目,无疑让他倍感压力,但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是智慧的项目,那就用新知识新技术应用来打赢。他踌躇满志的立下目标,一定要让项目成为中国铁工投资“国内一流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商和现代城市投资运营商”发展愿景的生动实践。为此,他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投融资、运营管理、城市空间开发、物联网技术运用等相关知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迅速成为一名掌握投建营业务、智慧项目管理的“高手”,这也更加增强了张元明将智能停车场项目打造成“智慧+精品”典范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如果说善于学习和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是张元明的“制胜法宝”,那他还有更大的“法器”。那就是中国铁工投资在城市空间领域的科技研究和技术储备,成为实施项目的强劲支撑。

中国铁工投资自成立以来,其智慧空间研究院在城市综合开发、空间利用领域进行了深度、系统的科技研究和规划设计,为我国城市空间开发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案例分析。

既然有了后台的技术储备和支撑,张元明迅速在项目实施中消化“片区综合开发、轨道交通+TOD、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和业务知识”,对项目进行了深度、细致的方案策划,在皖能大厦智能立体停车场中施展拳脚,创造无限可能。

如今,看着停车场搬运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转,张元明心中倍感欣慰、由衷自豪。这座智能化停车场是推动合肥城市建设、交给合肥市民的最好答卷,为城市中心空间高效利用、解决停车难的“痛点”打造了一成功案例,将引领着我国“智慧+立体”停车场建设的方向。

大道行远,逐梦前行。在中国铁工投资,像张元明一样善于学习、敢于挑战的优秀职工还有许多。他们与时代同步,与潮流同向,以“生态环境+城市空间”为舞台,争做 “致力美丽中国建设,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创新者、实践者,使中国铁工投资先后投资、建设、运营南京龙袍生态智慧新城、上海曹杨公共活动空间环境提升项目、济宁健康护理学院项目等一批城市空间开发项目,使中国铁工投资以“智慧+绿色”的身姿奔跑在新时代的大道上。

(通讯员 吴凯文 于铁)

主编:潘瑞凯

责任编辑:徐路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