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怎么样 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详细评测(三星昂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显卡2060和2070差别大吗 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怎么样 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详细评测(三星昂达)

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怎么样 昂达RTX 3060神盾显卡详细评测(三星昂达)

2023-05-10 1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距离NVIDIA发布RTX 30系显卡已经过去了10个月的时间,我们也已经见到了大部分品牌发布的产品,而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昂达 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听到这名字不禁让人心中一动。昂达?这个名字你有多久没在高端显卡市场听到了。

昂达成立于1989年,算下来也是DIY市场的老牌板卡商,线下各大电脑城装机推荐的基本都有昂达系列的产品,但近年来昂达着力发展主板、笔记本、平板、云计算等产品线,而在显卡方面则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高端显卡市场鲜有亮相。

这次是昂达在RTX 2060 super显卡之后,再次推出的一款RTX系列显卡,可见昂达已经针对高端市场开始发力。从目前的消息来看RTX 30系显卡只有一款RTX 3060,据悉后续昂达还会有其他RTX30系列推出。

昂达 RTX 3060 神盾 12GD6

在评测开始前,按照惯例我们会总结一下参测显卡的特点,昂达 RTX 3060 神盾 12GD6这款显卡与目前市售的RTX3060无太大差异,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采用与公版相同的1777MHz Boost频率

散热表现良好,烤机温度62℃

总的来说,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的设计中规中矩。在性能方面,相比RTX 2070稍弱。不过想必昂达选择在此时回归显卡市场,必定会有相应的举措来面对主流显卡厂商的分割局面,也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老牌的板卡商接下来会有哪些市场布局。

01NVIDIA Ampere架构的GA106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采用了NVIDIA Ampere架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GeForce RTX 3060的参数提升。

完整的GA106核心

完整的GA106 GPU包含3个GPC(图形处理集群)15个TPC(纹理处理集群)以及30个SM(流处理器)组成,GPC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级模块,拥有所有的关键图形处理单元,每个GPC包含一个专用光栅引擎。在新的NVIDIA Ampere架构中,每个GPC还包含了两个ROP分区,每个分区包含8个ROP单元。

GA106核心拥有132亿5000万(13250 million)个晶体管,276平方毫米的面积,基于三星的8nm NVIDIA定制工艺,来自三星的GDDR6显存。

虽然是作为GeForce RTX 30系的入门级显卡,但是在NVIDIA Ampere架构的加持下,仍能发挥超越前代的实力。

第一代NVIDIA RTX架构 Turing下的RTX 2060

第二代NVIDIA RTX架构 Ampere下的RTX 3060

相较于上一代的Turing RTX架构,NVIDIAAmpere架构在算力上有着成倍的增长,这一点在GeForce RTX 3060中依旧有体现,每个时钟执行2次着色器运算,而Turing为1次,GeForce RTX 3060的着色器性能达到12.7 TFLOPS单精度性能,而Turing为6.5 TFLOPS。

NVIDIAAmpere架构翻倍了光线与三角形的相交吞吐量,RT Core达到24.9 RTTFLOPS,而Turing为19.5 RT TFLOPS。而且第二代光线追踪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性能提升,还增加了对游戏中运动模糊部分场景的光线追踪计算加速。

全新的Tensor Core可自动识别并消除不太重要的DNN权重,处理稀疏网络的速率是Turing的两倍,算力高达102 TensorTFLOPS,而Turing为51.6 TensorTFLOPS。

02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 外观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采用纯黑配色,导流罩及背板均采用黑色,正面为亚克力材质。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作为RTX 30系列的入门级显卡,正面采用了三个90mm的11叶风扇主动散热,搭载智能启停技术。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背板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背面采用了一体式金属背板,在发热量大的芯片部位采用镂空处理,便于散热,另外在显卡尾部的散热鳍片部位也采用镂空的处理方式,整体颜色为深灰和黑色,表面为磨砂工艺处理。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视频输出接口

视频输出接口上,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采用DP 1.4a*3+HDMI 2.0b的4接口设计,这里与目前主流的显卡有所区别,并没有搭载可支持单线8K视频输出的HDMI 2.1接口。

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供电接口

在供电接口上,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采用了单8pin供电,并且在入门级显卡中功耗进一步降低,实测满载功耗仅为160W左右,对于想换新显卡又不想换电源的用户非常友好,推荐的电源为450W及以上。

033DMARK 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保证此次评测能够发挥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显卡的最佳性能,主板和CPU采用了目前桌面旗舰级配置,具体如下。

在测试成绩上,基准测试采用3DMARK,游戏性能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同时为了减小误差,每项测试成绩均测试3遍取平均值。

GPU-Z参数

首先看一下GPU-Z的参数,GeForce RTX 3060采用GA106核心,三星8nm工艺,芯片面积276平方毫米,拥有3584个CUDA,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的Boost频率与公版相同为1777MHz。采用12GB GDDR6显存,位宽为192bit,显存带宽达到了360 GB/s,光栅单元和纹理单元为48和112。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DX11理论性能的3DMARKFS套装:FS,FSE,FSU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1080P、2K、4K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3D MARK FS套装测试

在针对显卡DX11性能的3DMARK FS套装测试中,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 12G的性能对位RTX 2070比之稍弱,综合相差约为6%。另外由于采用GA106芯片,相比采用GA104芯片的GeForce RTX 3060 Ti还是相差不少的,整体相差约为39%。

3D MARK TS套装测试

而在针对DX12环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与RTX 2070的分数差距缩小,达到2%左右。

3D MARK 光追测试

PortRoyal是3DMARK中专门针对光追性能的测试项,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的成绩相较RTX 2070的成绩低4%,相较GeForce RTX 2060的成绩提升36%。

04游戏性能测试

在游戏性能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德军总部新血脉》、《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英灵殿》、《无主之地》,国产游戏《光明记忆:无限》的benchmark跑分软件。

另外在游戏测试中,由于显卡驱动的版本更新和游戏更新非常影响游戏帧数,所有benchmark跑分成绩均以本次成绩为准。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测试

首先是《刺客信条:英灵殿》,在实测中我们发现虽然理论成绩测试RTX 2070要强上一些,但实际到游戏中的分数基本与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相差不大。而采用NVIDIA Ampere架构的GeForce RTX 3060与GeForce RTX 2060分数差距在25%左右。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并且由于自带两个benchmark,所以我们的数据取跑分均值,另外这款游戏几乎每更新一次驱动或者游戏版本升级都会导致分数的巨大差异,在几个月前的跑分要高出现在平均30帧左右。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的整体成绩与RTX 2070相差不大,帧数差距均在个位数。

《孤岛惊魂5》游戏测试

《孤岛惊魂5》同样算是优化比较到位的3A大作,昂达RTX 3060 神盾 12GD6作为GeForce RTX 30系的入门级显卡,在2K分辨率下也能做到64帧的流畅运行。

《光明记忆:无限》游戏测试

《光明记忆:无限》是由飞燕群岛工作室开发的《光明记忆》新系列,目前还没有游戏提供试玩,不过benchmark的跑分软件官方已经提供,玩家可以在steam上自行下载。另外我们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无法关闭光追选项,故所有测试成绩均为“RTX 最高/DLSS 质量”模式下进行。由于这个演示demo涵盖了大量光追元素,大部分显卡的跑分成绩都偏低,即便是GeForce RTX 3060 Ti在4K分辨率下都只有22帧。

《边境》游戏测试

上一页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标注为YINGSOO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欢迎引用、转载,请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禁止复制或仿造本网站,禁止在非www.yingso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推荐、互联网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alex-e#qq.com处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