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航员Mark到曼恩博士(火星救援)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星际穿越的曼恩 从宇航员Mark到曼恩博士(火星救援)影评

从宇航员Mark到曼恩博士(火星救援)影评

2023-12-04 1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排版更漂亮的版本请戳十五言:http://www.15yan.com/topic/sheng-huo-zai-bie-chu/gExD6liENX8/

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个绝境生存的故事。

大家还记得《星际穿越》里的曼恩博士么?就是那个去外太空寻找人类迁徙和生存希望的曼恩博士。你还记得曼恩博士是何德何能被选中作为人类代表的吗?不记得不要紧,请听我说。

在他还叫Mark的时候,他曾经独自被扔在了火星上,自己种植了土豆,制作了淡水,提升太阳能电池性能和火星车,还被无人驾驶了一趟然后抛到火星大气层,像钢铁侠一般飞向那个叫爱马仕(Hermes)的母舰,然后回到地球。

有很多故事都说过人如果被扔进了绝境会如何求生。比如《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鲁滨逊遭遇海难,被困在了岛上,不停地找事情做;《少年派的奇幻漂亮》里的少年派遭遇海难,被困在了救生筏里,不停地找事情做;《地球引力》里的斯通博士遭遇了太空难,被困在了外太空里,不停地找事情做;《火星救援》里的宇航员Mark遭遇了火星上的飞来横祸,被困在了火星上,没错,还是不停地找事情做。

这么看来,不停地找事情做似乎是一个放诸多难而皆准的生存法则。

看官,你先别笑。不停地找事情做其实只是他们生存下来的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三个:

1)生存的意志

在看电影的时候和朋友讨论,生死一线最考验一个人的生存意志。绝境中能活下来的,都是觉得自己能活下来的。

鲁滨逊觉得你自己能活下来是觉得造了船就一定能回家;少年派在海上漂着是相信自己能撑到被救活;斯通博士相信自己找到别的航天飞船就一定能活着回到地球;宇航员Mark算了自己的食物,能活几百天,那么就先活几百天。这些人在被逼到生死一线的时候,本能让它们选择了挣扎。

毕竟不过一死,不试肯定是死,试一下说不定就活了呢。活着,就有希望。

2)发现的眼睛

生物的本能是生存,但为什么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有人能生,有人却死了。套用一句俗套的话,因为活下来的人能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如果没有发现的眼睛,你用什么去寻找希望呢?

发现的眼如何而来,就是要有一些技能,俗称技能点。鲁滨逊是个水手,会找吃的,并且没有把自己吃死——反例是《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里的一个大学生在阿拉斯加寻找自我的旅途中吃错了东西把自己毒死了。少年派至少懂英语,能看懂救生筏里海水淡化装置的使用说明,否则在饿死自己之前就被渴死了。斯通博士记忆力好,最后到达中国神舟号的时候,虽然一个中国字看不懂,但是凭着过硬的记忆力,愣是按对了按钮,启动了飞船。宇航员Mark是个优秀的植物学家,又认真参加宇航培训,所以在火星上制得了淡水,种得了土豆,改得了设备。

所以,少年郎,还不好好学习么?所有积累,今日无用,明日必有。

3)逗比的精神

《真心英雄》里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绝境不是童话。就算在绝境里发现了希望,加对了技能点,仍然有可能无法存活。鲁滨逊在岛上发现了食人族,死了是食人族的点心,活着是食人族的生鱼片。少年派发现老虎无法跳过自己生存的小木筏,就把所有的淡水和压缩食物放在了敞篷的小木筏上,结果前一秒还在感叹浩瀚星空下出现了鲸鱼,下一秒就是所有储备埋葬深海。斯通博士历经千辛万苦达到了俄罗斯的航天飞机,却发现已经坏了。宇航员Mark兴高采烈发现自己的食物其实可以吃好久,下一秒就反应过来其实也撑不到下一班飞船到火星。

说实话,这时候要是没点逗比精神,真是会挺不过去。逗比精神的学术名称是“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打气,用一种精神胜利法武装自己的意志。就像Mark,没错,食物是不够,但是比我之前想的能支撑的时间要多得多,而我是一个植物学家,那么,我至少可以用这个时间试试看能不能火星上种点吃的,自给自足。

绝境生存,生存的意志、发现的眼、逗比的精神缺一不可。当然,你也可以说绝境生存就是碰运气。但是,请不要忘了,运气很多时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宇航员Mark在火星任务中展现了自己在绝境生存的实力,所以当人类在地球陷入绝境的时候,NASA又把他派去寻找外太空寻找人类迁徙和生存的希望。这次因为他变成了人类代表去寻找希望,所以他改名叫曼恩(Mann)。

可惜这次的绝境是在是太绝望——主要原因是种不出土豆,而他又太想活下去,所以他不惜昧着良心,发出了假的“这里适合人类生存”的信号,吸引大队人马去他的星球找他。又因为不想全世界发现他是个骗子,决定把大队人马都统统干掉,自己回地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宇航员Mark能够想尽办法在火星上自我救援,而变成曼恩博士之后却没有成为那个具有情怀的人类拯救者?

A.因为他被飞船上可能载有的80年代的Disco音乐给吓怕了——此梗需要看《火星救援》才能理解,没有看过的同学谢绝差评。

B.因为他要把这个机会留给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就是那个“即使当着农民,种着玉米,也要将车留给儿子,飞船留给女人,然后拯救世界”的农民。

C.因为他的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不过是一个人类(Man)。

D.以上三个皆为正确答案。

正儿八经的影片介绍

最近看了两部灾难片,《绝命海拔(Everest)》和《火星救援(The Martian)》。从预告片上看,这两个片都应该是好莱坞标准灾难片,一个是爬世界屋脊碰上风暴,另一个是一个人执行任务却被留在了火星。

从观众的角度,两小时的片长,《绝命海拔》预告片里的所有镜头都来自电影的最后30分钟;《火星救援》则是开头五分钟就进入了关键情节。

这么看来,《绝命海拔》是个烂片咯?

其实不然,《绝命海拔》要展示的是一群人的生。每一个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都是在证明自己的活法,证明自己鲜活的生命。而这些鲜活的生命却在呼啸的风声里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渲染的情况下,咻地就没了。

《火星救援》不同,从影片进入关键情节开始,你就明白,这人注定会死,因为火星上缺少人类生存的所有必要条件。所以,这是一个注定会死的人,在用两个小时 ,告诉观众,告诉世界,我要活下去,我能活下去,我活下去了。

就像影片最后,回到地球的Mark给新一期宇航员上课,自问:“那时,我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死?”

最后的最后,附送一个我看电影时候的意识流。之前对《星际穿越》上有一个讨论,为什么曼恩博士作为一个受过严格宇航训练的顶级科学家,会弄错了压力舱的操作方法而爆炸身亡?这个问题在《火星救援》里得到了解答,人总是在同一个坑里栽好几次。

看到这里,不要怀疑了,这不是一篇严肃的观影笔记,因为我是把《火星救援》当做《星际穿越》之曼宁博士前传来看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