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翼》究竟说了什么?(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易经的十翼怎么读 《十翼》究竟说了什么?(上)

《十翼》究竟说了什么?(上)

2024-06-03 1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易经之前我建议各位可以先读一下《十翼》,因为十翼是对易经整体的一个解释,翼就是羽毛的意思,可以引伸为对易经原文的十篇解释。

《十翼》是哪“十翼”呢?

《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十翼是谁写的呢?

我们暂定认为是孔子或者是孔子的学生整理的。因为这个是至今都没有定论是事情,但是有一点,孔子一定是对十翼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里面很多的论述都充满了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很多言论也都记载在了文中。当然也有可能后人对其做过完善,但是已经无可考据了,所以我们就暂定认为是孔子及其门生做的。

《十翼》里面的《文言传》是专门讲乾坤两卦的,非常特殊,易经里面其它的卦没有这种单独的解释。也正因为如此,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书会把文言传的内容,直接放到乾坤两卦的解释里面。

但是《文言传》毕竟是解释《经》的《传》,所以正常来说,大部分易经解读的书籍,还是把《文言传》与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分开的,而不会混在一起。

《十翼》之中,唯一跟着易经的经文解释的就是《象传》与《彖传》。

比如乾卦,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后面就是爻辞,爻辞后面就是彖传、象传的解释。

《象传》又分为《大象传》与《小象传》,《大象传》共64条,对应的是64卦,是用来解释卦名、卦义、卦辞的。

《小象传》共386条,对应是是卦中的爻,是用来解释386条爻辞和用辞的。

《大象传》的用词非常简练,64条结构也非常一致,全部是由两段话来组成,比如遁卦,卦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第一段话分析出卦的卦象,并引伸出卦名,第二段话是讲指导思想,也就是具体该怎么做。

最开始我讲这个地方,会有人问:卦名是怎么引伸出来的?

遁卦为:上乾下艮,乾为天,艮为山,而卦象说是“天下有山”,所以自然就是遁卦了。

《大象传》的用词基本都是这个规律,所以特别容易记忆。

再比如“晋卦”,晋卦说的是:“明出地上”。“明出地上”是指什么呢?晋卦(䷢)为上离下坤,离为火,为明,坤为大地,所以自然是“明出地上”了。

你把握它的规律,这样理解进来是不是就容易太多了。

《大象传》里面对64别卦中的每一卦都会阐述上下两个经卦的关系(别卦就是复卦)。然后阐述完了上下两个经卦的关系,下一句会给出指导思想,也就是具体做法。这些指导思想都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是合乎规律的。

比如天行健,是天的现象,那指导思想是什么呢?对人来说就是“ 自强不息”,自强容易,但是不息难!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的自强。

同样的地势坤,是大地的现象,对人来说就是厚德载物了,强调的是容,包容。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然后引伸到人身上,给出具体的指导思想。

有了《大象传》以后呢?还是太过于笼统了,还需要对每一爻进行解释,所以《小象传》就出现了。

小象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告诉我们爻是怎么写出来的,以及爻与爻之间的关系。一个卦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环境,而具体到一个爻,则是说你当前的状态。因此《小象传》它的很重要和一个作用就是告知你未来的应对之策。

通过对《大象传》《小象传》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象传》重点关注的是整体,关注的是整个卦,而《小象传》关注的是局部,关注的是卦中每一个爻的现状与对策。

《彖传》

《彖传》是解释什么的呢?

《彖传》分为上下两篇,彖这个字它的本义就是指:包边、包括、总结的意思,在易经里面彖本身就是指卦辞,那《彖传》就是解释卦辞的,同时出解释卦名以及一些引伸义。所以《彖传》也叫做《彖辞传》,古人惜字如金,所以直接简写为“彖”。

一般认为《彖传》是成书的时间比《象传》要晚,前面我们分析了象传对卦辞的解释是非常简练的,也许在当时的时代,当时的象传对卦辞的解释已经足够了,人们完全能够理解象传的解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环境的差异逐渐增大,卦辞最初的含义已鲜为人知,象传已经不能满足已有需求了,这就需要新的解释,所以《彖传》就产生了。

《彖传》虽然说是对卦辞的解释,但是它又不拘泥于一文一字一板一眼的解读,它不但要理解每一卦,还要理解每一爻,同时把爻与卦的关系解释出来。因为六个爻,虽然都是爻,但是因为爻的位置不一样,导致它们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一阳来复的复卦(䷗)。

这个卦是典型的一阳生,所以你要关注这个一阳。中医讲求子时与午时,阳中生阴,阴中生阳,因为这这个是阳气生的开始,所以要特别重视,就如同是盖房子要重视最开始的打地基阶段是一个道理的。

一个卦中如果有主爻,《彖传》就会点明该爻与其它爻的关系,然后再整体去分析,所以你看,《彖传》是在《象传》完成解释卦爻辞的任务以后,又加以整理完善补充的结果。

中华文明上下至少5000年,这个是有据可考证的5000年,如果算上没有考证的那就更加悠久了,但是易经这一门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非但没有灭绝,反而是越烧越旺。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辉煌灿烂文化都已经衰退,中华文明之所以保持一枝独秀,历久弥坚,与它虚怀若谷、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性格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而《周易》如同一泓汩汩(gu)而流的清泉,涓涓不息,以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水浇灌了中华文明的主干支流,以厚德载物的容纳气度,培育滋养了中华文化的原始基因,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大道之本。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讲解《十翼》中的《系辞传》。

公:北冥木木,专注易经、国学、风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