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刀銭 考古学・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

考古学・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

2023-03-11 08: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haoxian Qingtong Shidai he Zaoqi Tieqi Shidai kaogu

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

朝鲜青铜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10~前 5 世纪。其文化以素面陶器为特征,因而被称为无纹陶文化。早期铁器时代年代大体在前 4 世纪至公元前后,以细形铜剑和多钮细纹铜镜为代表。朝鲜境内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遗存分布较广,主要遗址有平安北道宁边郡细竹里遗址、义州郡美松里遗址、黄海北道松林市石滩里遗址等。

青铜时代遗存

这一时期遗址的范围较新石器时代为大。聚落多由 6~7 座房屋组成,最多的达 30 余座。房址均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居址,面积一般约 30~40 平方米,个别的达 60~70 平方米,屋顶用木柱支撑,居住面的中央设灶。居民经营稻作农业,在十来处遗址中发现有炭化稻米。墓葬发现颇多,以石棚和石棺为代表。石棚又称“支石墓”,用巨石构筑而成,其形制可分为北方式和南方式两类:北方式作桌形,即以石板构成的四壁支撑巨大的盖石,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的中部及其以北;南方式作棋盘形,上为巨大厚重的盖石,下以数块小石支撑,主要分布于半岛南部,在日本也有发现。石棺系用石板或石块砌成,有的还用砾石在其周围垒起石冢。各类墓葬中往往出土以软质石料模仿青铜器而磨成的石剑、石镞等明器,也有以陶器和青铜泡饰随葬的。磨制石器相当发达,种类和数量都比以前显著增加,除铲、镰、半月形刀、磨盘和磨棒等农具外,尚有斧、凿、有段石锛、环状石斧、多头石斧、矛和镞等,后两种当属武器。陶器一般为褐色粗陶,器形以大口鼓腹小平底瓮最为常见,另有碗、豆、罐、壶和假圈足钵等。稍晚出现陶质细腻的磨光红陶和黑陶,在咸镜北道雄基郡松坪洞和草岛等遗址还发现少量彩陶。青铜器较少发现,一般为泡饰类小件器物。大型器仅见有曲刃短茎式青铜短剑(见青铜短剑墓)。

早期铁器时代遗存

这个时期的聚落情况不详,仅发现个别半地穴式房址。墓葬以土坑墓和瓮棺葬为代表,主要随葬品为细形铜剑、多钮细纹铜镜和铁剑等。磨制石器显著减少。青铜器比较普遍。铁器除剑、矛、镞、斧外,在平安北道渭源郡龙渊洞遗址还发现了锄、镰和铚(半月形刀)等农具。在庆尚南道金海贝丘等遗址中发现的金海式陶器,是在无纹陶器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式陶器的制作技术而出现的饰绳纹、方格纹的灰陶。出土的陶甑和炭化稻米块表明,随着农业的发达,谷类作物已成为日常的主要食物。细形铜剑和多钮细纹铜镜是朝鲜早期铁器时代的代表性遗物。细形铜剑与曲刃短茎式青铜短剑相似,系由其发展而来,但剑叶细窄,节尖下移而两侧略作凹入状,脊部出现节带。多钮细纹铜镜背部有两钮,个别的三钮,饰以几何形细纹。另有一种无胡的铜戈,援上有脊和双穿。

起源与年代

朝鲜半岛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在篦纹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纹陶文化尤富特征。无纹陶文化的年代上限,根据最近的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前 10世纪;下限因地区而有所不同,西北部约为前 4~前 3 世纪,中南部和东北部则延续到前 1 世纪。朝鲜半岛在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文化联系。在朝鲜北部各地,曾发现中国战国时代燕国的货币明刀钱,并有战国式的青铜兵器和铁器等与之共存。在汉代遗迹和遗物相当集中的乐浪郡辖区,也偶有细形铜剑等遗物发现。

(安志敏)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