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规律+日地月系统规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环食的原理图 月相规律+日地月系统规律

月相规律+日地月系统规律

2023-03-16 13: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月相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月球公转使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改变造成月亮明暗部位消长而产生的周期性圆缺变化。

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月球总有一半是处在被太阳照亮的状态的(除了月食),地球上看到的弦月是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而不是说只是被照亮了一个弦月的部分。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是 因为月球公转周期和其自转周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总是月亮固定的半面,也就是说李白在写床前明月光的时候的月亮和现在在写月亮不睡你不睡的月亮是基本上一样的。

步入正题,将月亮圆缺分为五个状态,

1,在每月的一日(农历),被称为朔月、新月,这时的月亮不可见,在地球上看的话位置在太阳附近,几乎和太阳同升同落。此时日地月夹角为零度。

2,2日--14日,称之为上弦月(假如将月亮比做一张弓的话,上弦月时候的弓弦是朝上的,故得此名),在下午加上半夜出现,出现时多在西边,亮西边。日地月夹角处在0度至180度之间。

3,15、16日,成为满月,满月经常整夜可见,日地月夹角为180度。

4,17日至28(大月29)日,称之为下弦月,通常下半夜和上午出现,多出现在西边,此时月亮亮东边。日地月夹角处在180度至360度之间。

5,29(大月30)日,称为晦月,出现规律同新月。

一句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在西边亮西边。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东边亮东边。

月亮每天出现的时间并不一样,这是由于月球公转导致的位置偏差,(每天12度),也就是会比上一天的月亮晚出现、晚落下约48分钟,举两个栗子,如果在5号月亮在11时落下,那么在6日落下的时间约为11时48分,在25日太阳在11时升起,那么26号时月亮将在11时48分升起。

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根据卫星周期运转定律t²/r³=4π²/gm,将数据代入会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公转约为27.5天,而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周期约为29.5天,这是因为什么。

这是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做公转运行时地月球系统也在绕太阳做公转,此时在月亮转了一圈之后,日地月的夹角约为25度,也就是在下弦月的状态,需要再转两天才能出现晦月的状态。

日食和月食:在说日食月食之前,先要了解黄道和白道,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时的轨道平面,白道是月亮绕地球运转时的轨道平面,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重合,夹角约为5度。月食只出现在满月时,此时日地月夹角为180度,通常每年会有一两次日地月出现在同一个直线上,此时太阳照向月亮的光全部或者部分的被地球遮挡,此时便发生月全食或月半食。

日食只发生在新月时期,每年也有一到两次的日食,这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感觉月食比日食要常见的多呢,这是因为月食出现的时间长,且出现时几乎夜半球的人都能看见,而日食出现时间短,切由于遮盖较小,只有部分处于阴影部分的人能够看到。再者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椭圆,日全食只有在月球位于近地点时才会出现。在远地点时只会出现日环食。

参考数据:月球半径1737km,

地球半径6371km,

月地平均距离384400km

地球质量5.98*10^24kg,

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49。

以上。

(如果帮到你了就请点个赞吧!谢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