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日本棒球用具品牌知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棒球衫品牌 閒聊~日本棒球用具品牌知多少!!!

閒聊~日本棒球用具品牌知多少!!!

2024-05-03 2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位還記得從小到大,拿到第一咖手套當下興奮雀躍的心情嗎?帶著它到學校,利用每堂課下課10分鐘的那一小段時間,拿出來讓同學紛紛前來摸一下你的寶貝,跪求借他們套一下的那種爽快和臉上笑不隆冬的表情嗎?帶著它不管是每節下課,還是放學,放假,在操場,公園,甚至你是科班的選手,傳接球,感受球進入手套蹦蹦叫,沒接好痛死自己的手掌的那份悸動嗎?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的第一咖手套,不是書局,也不是大賣場賣的台製DL或是御象這幾個品牌的合成皮手套,我的第一咖手套是日本製的ZETT這個品牌的游擊手"工字檔球擋"的手套,在20幾年前,一咖要價台幣兩千大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一個當你從書包拿出來,簡直每個同學都當我是神一樣,爭相地搶來看一下,摸一下也都爽的年代,這一段我想大家都經歷過.

 

  而看了這麼久的球,有在打球的各位朋友們,相信對於球具品牌都不會太陌生,亞洲地區主要的棒球選手,幾乎都是以日製品牌為圭臬,而韓國則因為民族性相對強悍,愛用國貨,所以它們的選手大多採用自己國家的自創品牌.而近十年來則因為MLB大舉推廣進亞洲,加上有越來越多的亞洲選手打進這個棒球最高的殿堂,所以歐美品牌也在亞洲地區接受度越來越高,而職業球員身上的所有裝備,無不是各大品牌爭相競逐代言的焦點,有的選手從一而終,從頭到腳都給固定一個品牌代言贊助,而有些選手,球棒,手套,護具,等各式裝備則是分開採用不同品牌的球具,做不同品牌的代言人,拿贊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幾家目前主流的日本棒球球具的品牌故事,希望能在看比賽之餘,也提供大家一些不同角度看棒球的觀戰重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棒球的人其實都蠻迷信的,用這個品牌的手套,就覺得特別順手,反之怎麼用都覺得不好用,球棒更不要提,球棒袋打開可能同一個品牌不同型號的球棒,就好多隻,打這個型號特別上手,重量,配重都很適合自己,但用另外一個型號可能就整天打鐵,越打越沒自信,而身上從護腕,運動項鍊,太陽眼鏡,皮帶,球衣,釘鞋,球襪,打擊手套,裝備袋,打擊頭盔,捕手護具等等,全都可能造成一股風潮,讓職業以下等級的球員們,甚至業餘社會乙組這些社會人士,爭相模仿購買,此商機可說是無窮無盡,職業用的一向是裝備組的業餘人士打球之餘的最愛,這類型的球友們有共同的特色,經濟能力強,球技不是重點,裝備不能輸,拿出來的球具,穿的球衣和球褲類型,都一定要跟上目前最新的棒球潮流才是王道.而社團性質的學生球隊,則通常因為經濟和預算比較不足,選擇的部分都是以便宜耐用為主要考量,C/P值沒有破表,通常是無法讓這些人買單的,最後打到年紀有了,大多就會來一咖生涯代表作的日製手套,動輒一兩萬的售價,可量身訂做尺寸,無論你想投手款,或是內外野款,球擋造型,配色,繡字,等等細部設定,只要你有錢,你就可以任性,看你是想在手套上繡"志玲~我愛你" 還是 "看三小 三振你" 隨你開心都可以.近年來台灣甚至出現超多的自創品牌,爭相競食這塊大餅.

  

  但在這一切出現之前,我講的是大概10-20多年前,其實大多數人會使用的手套,都是來自於日本的品牌的球具,且在那個年代,沒打到職業,是不會有所謂的管道可以拿到一咖訂製款的手套的,更不要提你願意花錢,根本是沒地方可買.除非你真的有認識到所謂的品牌商的業務或是手套工廠老闆幫你搞一咖,不然機率是微乎其微,而這些品牌,在台灣目前最為各位熟悉的,分別就是

MIZUNO(ミズノ)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很多朋友都對於美津濃這個火鳥標非常的喜好,而這個標誌如果把它想像成是一隻飛鳥,那代表的就是速度,敏捷,力量這些和運動有相關聯性的詞彙,距離現今111年前的1906年4月1日,創辦人水野利八在大阪開設了一家販賣進口物品,雜貨,及運動服的商店,你也可以簡稱它是進口的雜貨店,而當時正是日本著名的大學棒球對抗風氣正盛的年代,著名的早稻田大學V.S慶應大學就是在那時候時空背景下開始的(第一次早慶戰開打於1903年)所以在當時的MIZUNO主要是以棒球,棒球手套,服裝等相關商品為主要的銷售品項,而後續陸續在演進的過程當中,滑雪板,高爾夫球用具,游泳服裝,慢跑鞋,等等商品,陸陸續續都在市場上創下了很不錯的銷售佳績,而台灣美津濃分公司,則在1986年(民國75年)登記成立,目前在海外一共有美國,加拿大,台灣,香港,和中國上海共六間海外分公司,在台灣早期,幾乎10位選手就有八位是拿MIZUNO的大M標手套,而火鳥標的沿用則是經過了很久之後才改成現在各位所熟知的火鳥標logo.

1 2 3 4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手套 棒球球具 自創品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