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衣冠里的华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和服礼仪的特点 汉服:衣冠里的华夏

汉服:衣冠里的华夏

2023-05-07 03: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网首页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首页

非遗

重器

民俗

味道

大美

回顾

特别策划

汉服:衣冠里的华夏

.

汉代是古代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之一,“汉”也由一个王朝的称号,逐渐变成一个民族的名字。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族的历史绵延数千年,汉服的风姿也随之兴盛了数千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服饰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重要组成,而古代中国人更赋予衣冠独特的文化意味。《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将中国的礼仪、宗教、文化观念积淀于其中,汉服之风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汉服:衣冠里的华夏    

   

   

   

   

相传,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秦汉的服饰制度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此后的数千年,汉服的样式随着历代的风俗习惯变化,多有不同。但其基本形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汉服是由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衣”和“冠”是其中的核心。

“衣”的形制有两大类型,一种为衣裳分体制:上身为衣,下身为裳或裤。另一种为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其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交领右衽”指的是将衣服的右前襟放在内侧,将左前襟交叉覆盖在外侧。“宽袍大袖”指的是汉服并不贴身剪裁,而是宽大飘逸、流畅脱俗。这些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一种衣服随人体活动而流露出来的自然之美,追求的是浑然一体、天然妙和、由内及外的含蓄之美。形制简单的汉服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冠”指头上的冠戴服饰,古代无论男女都蓄长发,男子到20岁时举行“冠礼”,将头发盘起,戴上成年人的帽子,以示成年,这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女子的冠饰则以发笄等各种头饰为主,相应的,女子在十五岁左右,会举行“笄礼”以示成年。

汉服的纹章极其丰富,“以纹为贵”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汉服的纹章描绘的阴阳八卦、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的理解。

除了“衣冠”之外,汉服还有香囊、玉佩、剑等配饰。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中国,“礼仪”观念至高无上,礼仪规范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汉服则是以“礼仪”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人们以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规范作为文明与否的标志,而汉服又像是一套随身穿戴的礼仪制度,汉服加身,人们行为举止都要符合“礼仪”规范。礼仪代表人与天地交流的方式,按照礼仪规范生活,被认为是符合“自然之道,宇宙规律”的方式生活,“崇敬天地、道法自然”的礼仪观念构成了古代中国人内心世界的秩序感。

古代辉煌的中华文明辐射了整个东亚文化圈,今天东亚各国的传统式,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的汉服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对传统文化的热情逐渐高涨,传承汉服文化的热潮也随之兴起。穿着汉服出行、或聚会,已经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新潮流。汉服的复兴,是当代人对汉服之美的重新发掘,也代表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辉煌的古文明走向衰亡,中华文明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传承至今。服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千年汉家衣裳”是传承千年的绝代风华,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 9001354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 策划:林凡凡  拍摄:林凡凡 刘璟 后期:林凡凡 公众号 x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