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段和信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无线信道概念是什么 频段和信道

频段和信道

2023-09-22 2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结合前文的概念和网络覆盖设计中有效传输距离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2.4G、5G和6G频段的射频覆盖范围。通过计算结果会发现单个AP的覆盖范围有限,通常需要部署多个AP才能完成完整的网络覆盖。多个AP的组网中,相邻AP间通常会存在同频干扰问题,需要通过规划无线信号工作的频段和信道来减少同频干扰问题。另外通过信道捆绑可以提高无线终端的网络速率。

2.4G、5G、6G频段各有不同的工作信道。

2.4G频段

如图8-7所示,2.4G频段被分为14个交叠的、错列的20MHz信道,信道编码从1到14,邻近的信道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范围。

图8-7 2.4G频段信道分布

以信道1为例,从图中可知,至少要到信道5才能和信道1没有交叠区域。一般场景通常推荐采用1、6、11这种至少分别间隔4个信道的信道组合方式来部署蜂窝式的无线网络覆盖,如图8-8所示。同理也可以选用2、7、12或3、8、13的组合方式。在高密场景下通常推荐使用1、9、5、13四个信道组合方式,如图8-9所示。

图8-8 2.4G蜂窝式网络覆盖 图8-9 2.4G高密网络覆盖 5G频段

如图8-10所示,5G频段资源更丰富,比2.4G频段拥有更多的20MHz信道。且相邻信道之间是不重叠的,如36和40信道。

图8-10 5G频段信道分布

某些地区的雷达系统工作在5G频段,与工作在5G频段的AP射频信号会存在干扰。雷达信号可能会对52、56、60、64、100、104、108、112、116、120、124、128、132、136、140、144信道产生干扰(其中120、124、128是天气雷达信道)。如果射频工作的信道是手动指定的,在规划信道时注意避开雷达信道,如果射频工作的信道是系统动态调整的,系统检测到工作的信道有干扰时,会自动切换工作信道。

5G频段的320MHz频宽,其可用频宽固定为240MHz。

6G频段

如图8-11所示,6GHz频段是一个全球统一的连续频谱块,范围从5925MHz扩展到7125MHz,共计1200MHz频谱,意味着额外提供了3个320M信道,或7个160MHz信道,或14个80MHz信道,或29个40MHz信道或59个20MHz信道。对比2.4GHz和5GHz,6GHz频段的频谱资源比前两者相加还要多。

图8-11 6G频段信道分布

2021年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对6GHz的政策还处于调研或关注阶段,当前仅有少量支持6GHz的终端,3~5年内,终端仍然以支持2.4G与5GHz为主。

信道捆绑

为了提高无线终端无线网络速率,可以增加射频的信道工作带宽。如果把两个20MHz信道捆绑在一起成为40MHz信道,同时向一个无线终端发送数据,理论上数据的通道加宽了一倍,速率也会增加一倍。如果捆绑两个40MHz信道,速率会再次加倍,以此类推。按照信道不同的捆绑方法,可以分为40MHz+、40MHz-、80MHz、80+80MHz、160MHz、320MHz几种类型的信道工作带宽。如图8-10所示,能成对捆绑的信道是固定的。

40MHz+和40MHz-:两个相邻的互不干扰的信道捆绑成一个40MHz的信道,其中一个是主信道,一个是从信道。如果主信道的中心频率高于从信道的中心频率,则为40MHz-,反之则为40MHz+。例如36和40信道捆绑成40MHz,如果主信道是40信道,则为40MHz-,如果主信道为36,则为40MHz+。

在2.4GHz频段上通常不建议使用40MHz,如果配置40MHz,频段内就只能有一个非重叠40MHz信道。例如信道1只能和信道5组成40MHz(信道1和2、3、4都有重叠区域),剩下的信道组合就要避开信道1~8(信道5和6、7、8又有重叠区域)。所以剩下的信道无法再组成另外一个40MHz的信道。

80MHz:两个连续的40MHz信道捆绑在一起成为80MHz,80MHz内的四个20MHz可以选择任一个作为主信道。例如36、40、44、48捆绑成80MHz。80+80MHz:两个不连续的80MHz捆绑在一起成为80+80MHz。例如36、40、44、48、100、104、108、112捆绑成80+80MHz。160MHz:两个连续的80MHz捆绑在一起成为160MHz。160MHz内的八个20MHz可以选择任一个作为主信道。例如36、40、44、48、52、56、60、64捆绑成160MHz。320MHz:两个连续的160MHz捆绑在一起成为320MHz。320MHz内的十六个20MHz可以选择任一个作为主信道。例如6G频段的信道1~61捆绑成320MHz。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