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重庆该如何做好旅游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业渠道策略 互联网时代,重庆该如何做好旅游营销?

互联网时代,重庆该如何做好旅游营销?

2024-06-18 0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立体魔幻 重庆为什么这么火?

重庆为什么这么火?事实上,重庆近年来一直就很受游客青睐。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得益于重庆立体魔幻的地形构造,这座被网友们称为8D魔幻城市的山城,经常因为独特的城市画风登上头条,成了各大媒体、网友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无论是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迷之复杂的黄桷湾立交,波浪形的巴南界石公路,还是112米长的皇冠大扶梯,深埋超60米的红土地站,720度旋转的融侨立交......

这些轻轨、立交、道路、天桥,房子等各类建筑,在巨大的地势落差下,处处给人惊奇和意外感的同时,也在林立的摩天高楼中,勾勒出一道独特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山城重庆的一大特色。高低起伏的地貌特征,两江环绕的山水风光,也让重庆的夜景别具一格。

摄影:玩美之予

当游客朋友见过全国各个城市千篇一律的布局规划后,重庆“山水之都”的特色风貌无疑成了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一股“清流”,更加引人注目。重庆独特的美食元素,如火锅,小面等也吸粉无数。

另一方面,除了立体魔幻的城市风景。重庆还拥有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桥与南川金佛山、重庆温泉等世界级金字招牌,还有作为国家级旅游名片,以雄奇壮观、清幽秀丽的天然胜景闻名于外的长江三峡。

自然城市风光之外,这里也曾见证过许多重大历史转折点。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庆城。从十三世纪改变亚欧历史的南宋钓鱼城之城,到二十世纪抗战时的战时首都。厚重的历史底蕴,重庆大轰炸、重庆谈判等历史事件让重庆成为永载史册的“英雄之城”。

合川钓鱼城“护国门”

所有的这些,使重庆获得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来,大力助推了重庆旅游的发展。曾先后被国际权威旅行杂志《Frommer's》和《孤独星球》评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旅行地”。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发布的《2018年城市旅游和旅游业影响》报告中,重庆成为全球旅游增长最快的城市。

重庆旅游数据的变化也展现了这一趋势。2018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5.9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44.15亿元。而在2010年,这两个数据仅为1.61亿人次和917亿元。2010年-2018年,重庆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累计增幅达到了271%和408%。

当然,除了重庆客观拥有的旅游资源、人文环境外,互联网对重庆成为热门旅游城市的助推作用也不能忽视。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各类社交媒体上长期对重庆的关注推介,让重庆的山水风光、城市风貌在平时就获得了大量曝光,厚积薄发,才成就了重庆旅游的火热。

2 全国网络达人重庆行 带火旅游

比如,今年4月中旬,为适应新兴媒体的传播趋势,创新宣传,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文旅委联合启动了“行·重庆——2019网络达人重庆行暨文旅融合金点子征集”活动。

活动启动以来,相关话题在网络总参与量超过28亿次。其中,仅抖音平台累计播放量超27亿次,今日头条阅读量达8199万次,高效创新传播带火重庆多个区县旅游。

摄影:新浪微博@三慢子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邀请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火山视频等平台的全国22位知名网络达人实地游览重庆新景,感受重庆人文,助力乡村振兴,推介巴渝美食,献计重庆文旅发展,推动重庆文旅融合发展。

4月14日至18日,达人们分两组对渝中、江北、南岸、渝北、涪陵、合川、荣昌、铜梁、奉节、巫溪、巫山等11个区县的49个景区景点,进行了线下素材采集和直播。 4月19日,今日头条率先启动了“行·重庆”——重庆穿越之旅、网络作品征集活动。 4月25日起,抖音、西瓜、火山同步上线了“行·重庆”主题,分别推出“重庆穿越之旅”“美食达人重庆行”“火山带你游重庆”等话题。

在本次活动中,受邀网络达人通过实地体验重庆新景和人文魅力,创作了上百件有温度、接地气且“直抵人心”的视频、图文作品。这些作品发布在各大平台上,引起海量网友互动参与。

截至目前,抖音平台带动话题视频数量23.3万件,话题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7.2亿次,累计点赞6858万次;今日头条平台总阅读量达8199万次;火山平台带动视频作品1417个,总播放量超过279万次;西瓜平台总播放量超过175万次。

摄影丨新浪微博@摄影师张想

“我就是在抖音上刷到白帝城美景,这次专程赶来打卡,欣赏三峡壮美诗画,确实别有韵味。”5月2日,在奉节白帝城景区,来自上海的网友张嘉欣表示。

5月3日,在南岸弹子石老街,北京网友冉佳边欣赏美景边做网络直播。“我是在火山视频刷到这一景点的,深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美景折服,这次专门前来拍摄取景,希望我的‘粉丝’量也有新的突破。”她兴奋地说。

从效果来看,在本次采用客源地文化视角和语境下的创新营销策略下,这个“五一”假期,“行·重庆”活动中网络达人素材采集和直播的各区县游客接待量均呈现明显增长。

比如,巫溪接待游客18.7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44.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52.34%;奉节接待游客30.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3%、57.02%;荣昌接待游客2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09.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14%、93.93%;铜梁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0%。

3 互联网时代 重庆还需要做些什么?

从上述活动可以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一个擅长网络营销,善于网络策划的城市,更能在城市旅游营销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极大提高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宣传,获得公众的认可。重庆这波操作无疑值得肯定。

摄影丨姜楠

事实上,不止是重庆,从赵雷的《成都》用一首歌唱红一座城,到抖音上另一座“网红城市”—西安的刷屏,这些城市的爆红逻辑在提醒着我们:在互联网势能带动下,一场城市营销的新革命正在发生,它让更多城市得以独辟蹊径,以小博大,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收获更多“流量”的关注。

从城市传播的角度讲,城市有两个侧面。一个是实体的城市,即由街道、建筑、环境等构成的物理城市。另一个则是我们通过媒体再现的城市,它是由文字、声音、影像、流行文化、集体记忆支撑起的城市,即由大众媒介构筑的虚拟城市。

随着5G、VR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即将到来,未来的城市将以更全景直观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城市与人的空间距离将前所未有的贴近。这既是城市营销推介的好机会,同时也对城市的形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摄影丨姜楠

考虑到目前国内诸多城市纷纷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创收,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区域城市间的旅游业态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提高重庆旅游业态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促进重庆旅游产业升级创新发展,这需要我们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创造刺激分享转发的旅游环境。比如在旅游景观方面,给人更多惊喜感。建议重庆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多从传播角度考虑时尚前沿的景观化设计,打造极具辨识度的城市超级IP,这样更有利于吸引游客打卡,主动自发分享传播,从而在大众媒介上带来更多流量曝光,有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广受游客追捧的洪崖洞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重视口碑效应的自发传播。无论是来重庆的游客还是客商,都能有更好的体验感、满意度,这需要提高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也更重视细节品质的提升。比如,此次许多网友称赞“重庆实力宠粉,把一座桥让给游客”,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正面口碑效果。

三是继续加强网络营销策划。借力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展现形式,做好事件营销和话题策划,围绕景区特色元素持续进行营销内容图文、短视频输出,注重内容故事性、话题互动性和场景化认知体验,适应互联网传播语态,迎合年轻受众群体喜好,发挥旅游新媒体营销的潜力。从本次策划的“行·重庆”活动效果来看,未来可以继续发力。

四是持续深挖重庆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是一座城市保持长盛不衰的源泉。重庆要进击国际大都市,成为未来联通亚欧的超级枢纽城市,光几个“网红景点”显然还不够,重庆还需要深入挖掘重庆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讲好“重庆故事”,做好包装推介,进一步提高城市软实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支撑起这座城市的雄心和梦想。

本文由重庆马路社(ID:cqmalushe)原创,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