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我想去拥抱父母 给他们揉揉肩……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手语翻译员刘一民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联播直播从哪里看 解封后我想去拥抱父母 给他们揉揉肩……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手语翻译员刘一民的故事

解封后我想去拥抱父母 给他们揉揉肩……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手语翻译员刘一民的故事

2023-04-06 1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解封后我想去拥抱父母 给他们揉揉肩……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手语翻译员刘一民的故事

东方网记者邵阳、蔡黄浩4月30日报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最近上海举行的每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他总是占据着屏幕的三分之一,他用飞舞的手势和富有感情的肢体动作,精准地为上海的听障人士提供着实时“观看”的平等机会,让这座城市里“沉默的少数”也能及时应对疫情、做好防护。他,就是有着多年手语翻译经验的,上海市总工会所属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教师刘一民。

4月30日一早,上海举行的第16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前夕,同以往一样,手语翻译员刘一民已经早早的到达了会议室,开始跟着前几期的发布会实况视频,进行简单的“热身准备”……究竟是什么机缘接触手语的?每次发布会前都会做哪些准备工作?东方网记者和他聊了聊。

问:您是什么机缘接触手语的?直播中的手语工作难度在哪里?

答:我是04年开始学习手语的,我仅仅是将手语作为一项技能,后来逐渐被这项有魅力的肢体语言所吸引。在学习的同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课堂走进听障人士的群体,和他们交朋友,义务为他们服务,从而更进一步拉近了我和听障人士的距离,因为得到了他们的鼓励,我坚定了成为一名手语翻译员的决心。

由于手语翻译员需要在直播时将发言人的语言进行同声传译,而在直播前是看不到任何发言稿、提纲等材料;这就需要翻译员掌握大量常用手语词汇的知识,而遇到一些新生名词、专用名词我就会主动向比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不断充实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我需要思想高度集中,认真聆听发言人的语言内容,以“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打出相应的手语动作。同时,需要兼顾正确性、美观性。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磨练的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些艰苦的付出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残障人士。

问:发布会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为了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让大脑蓄势待发;我会提前进入会场进行热身,我用手机播放前一场发布会视频,反复进行翻译练习,让自己提前进入兴奋状态。同时我还会根据电视台摄像师的要求,调整站位,使直播时电视画面达到最佳效果。

问:每次直播尤其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手语翻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电视直播的工作特性,对翻译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有一个稳定的心理品质,我每天坚持跟着新闻联播训练同声翻译,久而久之提升了我的手语准确性、翻译的语速、手势动作美观度。

问:从手语主播的出现可以看到人们对听障人群的关爱,作为手语主播您怎么看?

答:早在2000年,全国首个手语电视新闻节目《时事传真》在上海开播,成为听障人士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那时手语主播的画面仅仅占整个电视屏幕的一个角落,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我们持续关注残障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权益,改善手语直播效果,放大不仅仅是手语翻译员的画面,更是放大了党和政府对残障人士的关爱。

问:除了对听障人群的关爱,有观众也会留言,给手语主播标注姓名,看到了您和同事们的付出,作为志愿群体的一员您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以及感受?

答: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在疫情期间我响应上海市委号召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一同在平凡的岗位奉献自己的力量。就像歌词中唱到的那样:“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自己融入为群众服务的队伍。

问:闭环到现在,多久没回家了?家人支持你吗?

答:因为工作场所的严格闭环管理,从4月中旬来到这里工作之后,已经有两周没回去了,爱人和孩子都很支持我,爱人也很理解我的工作,很支持我。

问:解封以后,最想做的一件事?

答:解封以后,我想第一时间回到父母身边,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在封控期间,团购抢菜都不方便,虽然小区的邻居、志愿者、居委都对他们很关心,但是我想作为子女,应该还是要第一时间去拥抱一下他们,为他们揉揉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