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起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蔡上蔡下蔡 蔡姓起源

蔡姓起源

2024-01-30 0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周武王死后,子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辅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篡夺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于是,胁迫武庚,又联合徐、奄、薄姑等东方部落,起兵反周。周公秉承王命,出兵东征,击溃了叛军。武庚被诛,管叔自杀,蔡叔被囚迁。

蔡叔迁后不久就死去。其子胡,“率德驯善”,被周公荐为鲁国卿士。鲁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胡在鲁国辅政,鲁国大治。伯禽奏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祀。”是为蔡仲。蔡仲所封之国,乃今上蔡。《路史·国名记戊》云:“蔡,今治上蔡,伯爵。”另据考古工作者考证,上蔡蔡国故城位于上蔡县城关一带。城址平面略成南北长方形,周长1049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保存基本完好。故城内有蔡侯宫殿区,为沟渠环绕中的高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台上有很多古井及陶制的排水管道。城北古塚罗列,其中就有蔡侯墓,曾出土有编钟、鼎、剑、戈等青铜器。

蔡仲传至17代,蔡景侯被世子般弑杀,般自立为灵侯。蔡灵侯十二年(公元前531年),楚灵王诱蔡灵侯会宴于申(今南阳),乘其酒醉,便以杀父的罪名将蔡灵侯杀死。接着,楚灵王命公子弃疾率兵灭蔡,任弃疾为蔡公,居蔡镇守。

弃疾为楚国公子,觊觎王位已久,灭蔡三年后,便在陈、蔡、许、叶等国帮助下,入楚郢都发动政变,得胜即位,为楚平王。为了报答蔡人相助之功,楚平王便复封蔡国,立景侯少子芦为蔡平侯

蔡平侯即位,国都残破,只得另择新都立国。因平侯为楚所立,便选择靠近楚国的古东吕之地为都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汝宁府上蔡县条下云:“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汉置县,晋武帝分立新蔡郡,东魏置蔡州。”《汉书·地理志》亦载:“新蔡,古吕国,平侯迁至吕以近楚也,因非故都,故名新蔡。”

平侯死后,其子朱刚登位,遭到东国的攻击,东国自立为悼侯。悼侯之弟蔡昭侯时,为报朝楚扣留之仇,联合吴、唐军队从淮河经豫章,大败楚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从此结怨于楚。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楚国军队围蔡,强逼蔡国迁至江汝之间。蔡权且听命,楚才收兵。

此后,吴派大将泄庸率兵到蔡,胁迫东迁。蔡昭侯不得已而举国迁入吴过境内的州来。州来因地在上蔡的下游,故称为下蔡。

蔡国东迁州来,遭到国民的普遍反对,国人纷纷逃亡。公元前447年,楚惠王派兵灭蔡,蔡侯齐出奔,蔡亡。

蔡由叔度开始,历经23代,26君,共599年。自蔡仲至蔡灵侯,即由西周至春秋初年500年的时间里,蔡国都城一直在上蔡。蔡灵侯晚年蔡为楚所灭。三年后,楚允许蔡景侯之子芦(平侯)复国,国都迁至新蔡,从此蔡就听命于楚国。至蔡昭侯时,为投吴反楚,又将国都迁至州来,即下蔡(安徽凤台县)。至蔡侯齐时,为楚所灭。国人离散,多以国为氏,姓蔡。

祖地:蔡姓的祖地上蔡县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秀丽的新资而遐迩闻名。

本文摘自《中华姓氏中原寻根丛书》作者:张玉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