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文献 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2024-02-04 1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迄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亦无特异性药物治疗[25-27]。目前,国外疫情仍有蔓延态势,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中医药干预功不可没。

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之所以能够发展传承至今,可能与其对疾病的有效防治以及对机体的调理作用有关。在本次对抗COVID-19的防治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治疗理念,显示出其特有的功效。然而,也正是由于暂时还无法用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解释,所以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比如,在WHO提供的《2019冠状病毒病临床管理》临时文件中(在线版),有关治疗方案仍然只谈化学药物治疗预防,对于中医药只字未提,可见在国际上化学药物依旧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主力药。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的成效尚未得到国际的承认,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中药采用的是个体化治疗,每一个病例采用的药材、组方、剂量都可能会因人而异,不像现代药物为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供应和临床应用;中药尤其是一些复方制剂,其内在成分非常复杂,有的还无法明确地阐明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作用靶点等。所以中药想要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使用,需要以当前国际公认的药物评判标准去衡量,为它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收集到22篇临床试验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为回顾性研究以及单臂研究,循证医学证据力度不够。

纵观近20年我国中药临床试验研究历史,虽然项目数量快速增长,但临床研究依旧存在不少的缺陷,如研究与方法设计质量较低、使用的随机方法不当、试验样本量过低、观察指标的不准确和不规范,并且缺乏长期跟进的指标,这些指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的可靠性,研究结论往往难以得到国际的认可。随机对照试验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而上述22项研究中仅有4项为随机对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将试验群体进行随机化的分组,其主要目的便是减少人为选择所导致的偏倚性,使得两组或多组的试验对象在特征上尽量做到相似。随机对照能够使试验数据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一项临床试验如果由一位临床医师亲自设计,然后亲自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则无法称之为随机对照,而只能说是开放性试验,要想真正做到随机化,可尝试采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进行对照与试验的分组。没有进行恰当隐藏的随机对照试验可能会过分夸大疗效30%~50%[28]。所以,唯有将随机对照贯彻落实,进行恰当隐藏,方能得到更加真实的数据,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仍需做更多、更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才能更好地证明其疗效。

临床试验中是否使用盲法也是评价一个临床试验优与劣的重要指标。采用了双盲法的临床试验对于未使用盲法的试验,后者会夸大15%左右的疗效[29],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失真。使用盲法试验能够有效避免试验对象以及试验人员的主观偏向,从而导致试验结果产生偏倚。而在上述22篇临床试验文献中,基本并未使用盲法试验,试验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临床试验的研究报告中,样本量是一项重要指标。理论上来说研究某一试验,其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样本量越大,试验结果便越接近于真值。但由于资源、患者人数的种种限制,试验的样本量自然也是无法做到无穷大,因此,在做临床试验的研究应当制定符合统计学检验要求的恰当的样本量,试验时需在患者人群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而在上述22篇临床试验文献中,基本为小样本试验。要想将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推广,亟需做更多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