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全单元奖项科普大全,狗狗也能拿金棕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斯派克李雷吉米勒 戛纳全单元奖项科普大全,狗狗也能拿金棕榈

戛纳全单元奖项科普大全,狗狗也能拿金棕榈

2023-05-16 2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May 16-27, 2023

戛纳电影节每年最引入注目的环节,莫过于主竞赛单元各大奖项的角逐。但除此之外,戛纳还包含众多官方单元及平行单元。今年入围戛纳的近十部华语片便散落于各大单元中,一种关注单元、特别展映单元、导演双周单元、影评人周单元……如果不是资深影迷,很难弄清这些单元究竟有什么区别,含金量又是如何。

戛纳电影节除了官方奖项,各种机构还会颁发关注于不同领域的奖项。关注LGBT题材的酷儿金棕榈奖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说过,去年短片酷儿金棕榈奖的获得者是来自中国的年轻导演黄树立。狗狗金棕榈奖也十分有趣,这个奖项诞生于2001年,由一群参加戛纳的记者创立。奖品是一条皮质狗狗项圈,授予每年参赛或参展片中表演最好的狗狗。

今天,我们准备了一篇科普文,遍历戛纳各大单元及奖项,尝试为大家介绍戛纳电影节的主要构成,也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后能够更了解戛纳。

戛纳官方单元

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单元(Official Selection)是指戛纳电影节正式选定的电影作品组成的部分。它是戛纳电影节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戛纳电影节组织委员会选择参展的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展映。

官方单元分为竞赛单元与非竞赛单元,竞赛单元又分为主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短片竞赛单元、电影基石单元。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种关注单元

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有两部华语片入围,分别是魏书钧导演的《河边的错误》和陈哲艺导演的《燃冬》。

一种关注单元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平行于主竞赛且地位仅次于主竞赛的官方竞赛单元。创始于1978年,目的是为了鼓励不同视野与风格类型的电影参加。库斯图里卡、杨德昌、简·坎皮恩都曾担任过该单元评委会主席。自1998年起,一种关注单元开始颁发“一种关注大奖”,其颁奖比较“任性”,每年的奖项并不完全固定,从近年情况看主要奖项有:一种关注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评审团奖、最佳编剧奖。

一种关注单元通常会有什么样的片子?首先是新人导演,一种关注单元是扶持戛纳新嫡系的重要通道。一个导演进入戛纳的“经典三段式”就是:短片入围各类短片单元→第一、二部长片入围一种关注→进入主竞赛。近年来从“一种关注”到“主竞赛”这一路线的影片有:卢卡斯·德霍特的《女孩》和《亲密》、阿里·阿巴斯的《边境》和《圣蛛》等等。

其次是戛纳嫡系,一些戛纳嫡系导演在落选主竞赛单元后往往会进入一种关注单元,以此来维系戛纳系导演身份(也像是戛纳对导演的安抚)。像以前进过主竞赛又进一种关注的导演会被大家戏称为“降级”(实际也确实代表了戛纳对导演风格停滞的看法),我们熟悉的大导是枝裕和、阿彼察邦便都曾经历过。总体而言,一种关注更多在于“关注”,关注新人导演、第三世界国家、重要议题以及风格化的影片。

去年戛纳的一种关注大奖由《坏孩子们》摘得

短片竞赛单元

短片竞赛单元是戛纳正式竞赛单元之一,设有“短片金棕榈奖”等短片奖项,由独立的评审团评选,旨在推广和赞扬具有创新和艺术价值的短片,并提供给新锐导演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

华语片方面,邱阳导演的《小城二月》在2017年拿到过“短片金棕榈奖”,最近的2021年和2022年,唐艺导演的《天下乌鸦》和陈剑莹导演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连续为华语电影摘得“短片金棕榈奖”。短片竞赛单元是戛纳培养嫡系的重要入口之一,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凭借《茧》入围该单元后,他的长片作品至今已7次入围戛纳主竞赛。

陈剑莹凭借《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拿到去年戛纳的短片金棕榈奖

电影基石单元

1998年由时任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是一个学生短片竞赛单元,面向全世界的电影专业学生。每年会挑选15-20部左右的短片,与短片竞赛单元非常不同,这一单元电影首先必须由全球各地电影学院(对于学校限定,非常模糊,具体情况具体讨论)推送,也就是说参赛者必须是电影学校学生,当然如果你参与的仅仅是一些电影学校的短期工坊(或者培训班),也是符合入围条件的。其次,这一单元影片的时长非常宽松,一个小时以内的作品都可以报名参赛(包括动画片,纪录片则不被考虑)。

事实上,戛纳官方是如此重视这一单元,以至于奖金根本不是重点,因为电影基石单元第一名有一项特权,即第一名获奖者的长片处女作可以保送戛纳电影节,虽然具体入围什么单元要根据长片处女作的质量决定,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拍片就能确定入围戛纳的,除了几个世界级大师导演,也就只有电影基石单元第一名可以做到了吧。几乎就是大写的“快来成为戛纳嫡系!”

该单元评委与短片竞赛单元重合,每年会评选出四部优秀作品。今年中国导演何钰鹏的《夏至前天》也入围该单元。去年中国导演李家和凭借影片《地儿》摘得二等奖。

李家和凭借《地儿》获得去年戛纳电影基石单元二等奖

非竞赛单元

非竞赛展映单元:关注度与主竞赛相当,会放映著名大导的新作或重磅商业电影,戛纳的开闭幕片通常也属于该单元。今年马丁·斯科塞斯的《花月杀手》便将在此单元展映,去年则有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独行侠》。

特别展映单元:重量级相对低些,今年有王兵导演的长片《黑衣人》。

午夜展映单元:顾名思义于午夜展映,通常是恐怖、惊悚电影,《釜山行》便是该单元的爆款。

戛纳经典单元:展映全世界大师及经典电影的重制版、4K修复版或最终剪辑版等等,今年将展映戈达尔的遗作及《蔑视》4K修复版,丁度·巴拉斯的《罗马帝国艳情史》修复版等。

沙滩展映单元:电影节组委会在夜晚将海滨大道Mace海滩作为露天电影院展映影片。活动中备有躺椅和毛毯,可欣赏到众多经典或最新的影片。

亮相去年戛纳的《壮志凌云:独行侠》剧组

戛纳平行单元

导演双周单元

1968年,受法国五月风暴的影响,法国新浪潮的领军人物特吕弗领导创办了导演双周,以声援罢工工人并抗议官方单元评选上的“教条”及“外交考量”。1969年,由于五月风暴而停办一年的戛纳电影节重新举办并开启了一轮大改革,他们接纳了导演双周并由法国导演协会主办。作为平行单元,导演双周单元弥补了戛纳在政治和商业上的妥协,为戛纳的选片提高了多元性和丰富性,被誉为戛纳国际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意义和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

导演双周有一个七人的小评审团,奖项林林总总,包括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欧洲电影奖、艺术电影奖等。此外,导演双周每年还会为杰出导演颁发终身成就奖“金马车奖”。

导演双周单元logo

导演双周的选片评奖理念与一种关注比较类似,都注重新人导演、第三世界、议题及艺术手法,实际上这两者一直以来也都处于“竞争”关系。导演双周也是新人导演成为戛纳嫡系的重要跳板,几位“大师级”的导演大岛渚、赫尔佐格、马丁·斯科塞斯、斯派克·李、达内兄弟、哈内克便都是该单元挖掘的哦。

导演双周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新老导演的作品入围,除了今年耿子涵的《小白船》,最近还有魏书钧导演的《永安镇故事集》(2021),章明导演的《冥王星时刻》(2018),陈哲艺的《爸妈不在家》(2013)等。

平行单元并不意味着影片质量上会低人一等,“视与听”杂志的“影史第一电影”《让娜·迪尔曼》便出自该单元;近些年来也有诸多口碑佳作,如《晨光正好》《灯塔》《佛罗里达乐园》《超新约全书》等,长期以来积累的声望让导演双周的入围影片会获得全球电影界的极大关注。

近三年的导演双周单元海报,右滑查看更多

影评人周单元

该单元诞生于1962年,由法国影评人协会主办,入围规则是导演的第一或第二部电影,旨在发掘和培养影坛新人。单元下设竞赛与非竞赛版块,有一个小型的独立评审团。

影评人周的奖项分为评审团选择奖和场外合作伙伴奖,前者将由评审团选出长片板块中的影评人周大奖、新星奖以及短片单元中的短片发现奖(奖项不固定);后者则由其它合作机构(如法国剧作、作曲家协会,Canal+电视台等)颁发各类奖项。

今年影评人周的海报来自于去年该单元的爆款佳作《晒后假日》,影评人周单元是培养大师的重要平台,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肯·洛奇、雅克·欧迪亚、阿诺·戴普勒尚、王家卫都曾在该单元起步。

近三年的影评人周单元海报,右滑查看更多

ACID单元

ACID是法国独立电影制片人协会(Association du Cinéma Indépendant pour sa Diffusion)的缩写。该协会成立于1992年,旨在推广和支持独立电影制片人以及他们的作品。

每年在戛纳电影节期间,ACID组织会在戛纳设立一个独立单元,展示一系列具有独立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作品。这个单元通常包括剧情片、纪录片和短片,ACID致力于发现和推广那些在商业电影界可能被忽视的独立电影作品,其并不设立奖项,目标是支持独立电影制片人,鼓励他们的创作,并促进他们的作品与观众、发行商和电影院建立联系。

近三年的ACID单元海报,右滑查看更多

戛纳奖项介绍

戛纳的奖项主要有官方单元奖项和独立单位奖项两个大类。

官方单元的奖项分为正式竞赛单元奖项和其它官方奖项,正式竞赛单元奖就是主竞赛里的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奖等,其它官方奖项有一种关注单元奖项、短片竞赛单元奖项、电影基石奖(以上三个奖可以看官方其它单元科普)及金摄影机奖等。

金摄影机奖:金摄影机奖由戛纳前任主席吉尔·雅各布于1978年创立,每年颁发给新人导演的最佳长片首作。其评选范围是所有入围官方单元(包括主竞赛,一种关注,展映)的影片以及两个平行单元(影评人周,导演双周)的长片首作。比较知名的获奖影片有贾木许的《天堂陌影》、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河濑直美的《萌之朱雀》、陈哲艺的《爸妈不在家》等。

获得金摄影机奖的陈哲艺

荣誉金棕榈奖:荣誉金棕榈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类奖项,于2002年设立,为表彰全世界对电影艺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凯瑟琳·德纳芙、阿涅斯·瓦尔达、阿兰·德龙等著名电影人都曾获该奖。去年戛纳电影节的荣誉金棕榈奖得主是美国演员汤姆·克鲁斯,今年是美国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

获得荣誉金棕榈奖的汤姆·克鲁斯

跃动她影奖:开云集团在2015年于戛纳电影节上发起了“Women in Motion跃动她影”项目,通过一系列奖项和论坛等文化活动,关注和表彰为行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卓越人物和才华横溢的女性影人。此前获得该奖项的有简·方达、苏珊·萨兰登、伊莎贝尔·于佩尔、派蒂·杰金斯、巩俐、萨尔玛·海耶克、维奥拉·戴维斯。今年获得该奖项的是亚裔演员杨紫琼。

获得跃动她影奖的巩俐

独立单位奖项(场外奖)

影评人周、导演双周的奖项可参考这两个单元的介绍。

酷儿金棕榈奖:2010年由记者Franck Finance-Madureira发起,每届由独立的评审团自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一种注目、导演双周、国际影评人周、ACID单元的LGBT题材电影中选出最佳影片。酷儿金棕榈分为长片和短片奖,《双面劳伦斯》《卡罗尔》《女孩》《燃烧女子的肖像》等都获得过该长片奖。2022年,中国导演黄树立凭借《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获短片酷儿金棕榈奖。

获得去年戛纳短片酷儿金棕榈奖的黄树立

费比西奖:由国际影评人协会独立颁发,又叫国际影评人奖或者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或其他国际电影节上颁发的会外奖项。《驾驶我的车》《燃烧》都曾获得过影评人协会的青睐。

狗狗金棕榈奖:诞生于2001年,由一群参加戛纳的记者创立。奖品是一条皮质狗狗项圈,授予每年参赛或参展片中表演最好的狗狗。《没有过去的男人》《狗镇》《绝代艳后》《好莱坞往事》中的狗狗都获得过此奖。2020年,由于疫情戛纳停办,组织者们借机评选出了二十年来的“戛纳狗狗王”,最终《艺术家》中的小狗阿吉摘得该奖。

《艺术家》中的小狗阿吉获得了狗狗金棕榈奖

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1974年创立,前身是国际天主教电影协会奖项。评审团由参与电影世界的基督徒(记者、导演、教师)组成。获奖影片不必是宗教电影,评审团会颁发给那些关注人类自身的苦难,兼具普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塔可夫斯基、考里斯马基、肯·洛奇是该奖项的常客,张艺谋的《活着》、哈内克的《白丝带》、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也都获得过该奖项。

获得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的达内兄弟

最佳纪录片金眼睛奖:戛纳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设立于2015年,表彰包括官方单元、平行单元在内的最佳纪录片。阿涅斯·瓦尔达《脸庞,村庄》曾获该奖项。

弗朗索瓦-查莱斯奖:该奖项自1997年在戛纳电影节开始颁发。它是为了向法国记者和电影史学家弗朗索瓦·查莱斯(François Chalais)致敬而创建。该奖项会颁发给具有极高人文主义精神和新闻价值的电影,突出了记者在戛纳中的重要性。《通天塔》《每分钟一百二十击》曾获该奖项。

弗朗索瓦-查莱斯奖

技术奖:由高级技术委员会(CST)所颁发的表彰电影技术的奖项,前身是评审团技术大奖(胡金铨的《侠女》曾获该奖)与场外凡尔根技术奖。每年会颁发给摄影、声音、视效等团队获个人,以表彰其技术贡献与创新。

黄金马车奖:导演双周单元于2002年创立的奖项,由法国导演协会评选,颁发给杰出电影人的终身成就奖。该奖项名字来源于让·雷诺阿的影片《金马车》。曾获该奖的影人有伊斯特伍德、柯南伯格、贾木许、贾樟柯、马丁·斯科塞斯等。

获得黄金马车奖的贾樟柯

戛纳原声带大奖:该奖项设立于2010年,旨在表彰那些在电影中表现出色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评审团通常会考虑音乐的整体质量以及它如何为电影的叙事和气氛做出贡献。

肖邦新人奖:肖邦新人奖(Trophée Chopard)于2001年首次设立,由瑞士珠宝商Chopard赞助。该奖项旨在表彰新兴电影人的才华和潜力,每年颁发给一位男演员和一位女演员,以表彰他们在电影界展现出突出的表演能力。 奖杯是一条镀金的银色胶带,玛丽昂戈迪亚、蕾雅赛杜、奥黛丽·塔图、汤唯都曾获得过该奖。图为2008年汤唯与奥马尔·梅特瓦利(Omar Metwally)获得该奖项,颁奖嘉宾是格温妮斯·帕特洛和斯派克·李。

2008年肖邦新人奖颁奖现场

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全单元长片入围片单

- 主竞赛单元 -

- Competition -

《青春》

王兵

《小行星城》

韦斯·安德森

《怪物》

是枝裕和

《枯草》

努里·比格·锡兰

《枯叶》

阿基·考里斯马基

《多丹·布法内的欲望》

陈英雄

《老橡树》

肯·洛奇

《完美的日子》

维姆·文德斯

《五月十二月》

托德·海因斯

《绑架》

马可·贝洛基奥

《奇美拉》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

《坠楼死亡的剖析》

茹斯汀·特里叶

《煽动者》

卡里姆·埃诺兹

《未来的太阳》

南尼·莫莱蒂

《去年夏天》

凯瑟琳·布雷亚

《零度社团》

杰茜卡·豪丝娜

《兴趣之地》

乔纳森·格雷泽

《奥勒法的女儿们》

考塞尔·本·哈尼耶

《贝内尔和阿达玛》

拉玛塔-托拉耶·希

《黑蝇》

让-斯蒂芬·萨瓦尔

《回归》

卡特琳·科西尼

《小行星城》剧照

- 一种关注单元 -

- Un Certain Regard -

《河边的错误》

魏书钧

《燃冬》

陈哲艺

《如何做爱》

莫莉·曼宁·沃尔克

《新男孩》

沃威克·桑顿

《愿我冬眠》

Zoljargal PUREVDASH

《再见,朱莉娅》

穆罕默德·科尔多法尼

《所有谎言之母》

埃斯迈·埃勒·穆迪尔

《定居者》

菲利普·加尔韦斯

《预兆》

巴洛吉·齐亚尼

《罗莎莉》

斯蒂芬妮·狄·朱斯托

《祸乱》

金昌勋

《地球诗篇》

阿利雷扎·哈塔米 / 阿里·阿斯加里

《再无可失》

戴尔芬·德洛杰特

《尸袋》

卡马尔·拉兹拉格

《罪犯们》

罗德里戈·莫雷诺

《布里提之花》

若昂·萨拉维扎 / 蕾妮·纳德·梅索拉

《简如西尔万》

莫妮亚·肖克里

《动物王国》

托马·卡耶

Une nuit

(闭幕片)

亚历克斯·鲁茨

《燃冬》剧照

- 非竞赛展映单元 -

- OUT OF COMPETITION -

《杜巴利伯爵夫人》

(开幕片)

麦温

《花月杀手》

马丁·斯科塞斯

《偶像漩涡》

萨姆·莱文森

《蜘蛛窝》

金知云

《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

詹姆斯·曼高德

Les onze vies de l'abbé Pierre

弗雷德里克·特利尔

《花月杀手》剧照

- 午夜展映单元 -

- MIDNIGHT SCRENNING -

《奥马尔·拉·弗雷兹》

埃里亚斯·贝尔克达尔

《肯尼迪》

阿努拉格·卡施亚普

《酸雨蚀刻》

贾斯特·菲利珀特

《催眠》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寂静》

金泰昆

- 戛纳首映单元 -

- CANNES PREMIÈRE -

《爱的时光》

卡黛儿·基耶维蕾

《闭上眼睛》

维克多·艾里斯

《勃纳尔、皮埃尔和玛莎》

马丁·波渥斯

《首》

北野武

《迷失暗夜》

阿玛特·伊斯卡拉特

《爱与森林》

薇拉莉·邓泽里

《尤里卡》

利桑德罗·阿隆索

- 特别展映单元 -

- SPECIAL SCREENINGS -

《黑衣人》

王兵

《被占领的城市》

史蒂夫·麦奎因

《闪亮的性》

小克莱伯·门多萨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

维姆·文德斯

Little Girl Blue

莫娜·阿查切

《面包与玫瑰》

Sahra MANI

LE THÉORÈME DE MARGUERITE

莫娜·阿查切

- 导演双周单元 -

-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

《戈德曼的审判》

(开幕片)

塞德里克·康 

《我们的一天》

(闭幕片)

洪常秀

《亚伯拉罕山谷》 

(特别展映)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小白船》

耿子涵

《科南》

贝特朗·芒蒂格

《另一个劳伦斯》

克劳德·施密茨

《解决方案之书》

米歇尔·贡德里

《阿格拉》

卡努·贝尔

《黄色茧壳之中》

Thien An Pham

《黑鸟黑鸟黑莓》

埃莱妮·纳韦里阿尼

Grace

Ilya Povolotsky

Creatura

埃琳娜·马丁

《应得奖赏》

法兹·本沙迪

《熊熊燃烧》

扎拉·卡恩

《腿》

菲利帕·雷斯 / 若昂·米勒·盖拉

Mambar Pierrette

罗西娜·玛巴卡

《火之迷》

韦斯顿·拉祖利

《做某事时已经消逝的感觉》

乔安娜·阿诺

《甜蜜的东方》

Sean Price Williams

A Prince

皮埃尔·克雷顿

- 影评人周单元 -

- Semaine de la Critique Palmarès -

Power Alley (Levante)

Lillah Halla

《屋内下雨》

帕洛玛·塞尔蒙-戴

《真主保佑一个男孩》

Amjad Al Rasheed

《睡觉》

刘在善

《失去的国度》

弗拉基米尔·佩里希奇

《被提》

Iris Kaltenbäck

《虎纹》

余修善

【特别展映】

Ama Gloria

(开幕片)

玛丽·阿玛苏克里

《未有爱失去》

(闭幕片)

埃尔万·勒·杜克

The (Exp)erience Of Love

Ann Sirot & Raphaël Balboni

Vincent Must Die

Stéphan Castang

- 戛纳ACID单元 -

- the Association du Cinema Independent pour sa Diffusion -

《脱逃之梦》

二宫隆太郎

Caiti Blues

Justine Harbonnier

《琳达想吃鸡肉》

塞巴斯蒂安·劳德巴克

État limite

尼古拉斯·佩杜齐

In the Rearview

Maciek Hamela

《大海及其波浪》

Liana Kassir & Renaud Pachot

Laissez-moi

Maxime Rappaz

Machtat

Sonia Ben Slama

Nome

Sana Na N' Hada

- 经典展映单元 -

- Cannes Classics -

【纪念戈达尔】

《蔑视》4K修复

让-吕克·戈达尔

Trailer of the film that will never exist : «Phony Wars»

让-吕克·戈达尔

Godard par Godard

Florence Platarets

【小津安二郎回忆录 1903—1963】

《长屋绅士录》4K修复

小津安二郎

《宗方姐妹》4K修复

小津安二郎

【当吉姆·贾木许遇见曼·雷】

导演曼·雷的四部作品完成修复,贾木许和卡特·洛根将其组合成单一的一部作品,为其创作了配乐

《回归理性》4K修复

曼·雷

【经典修复·全球首映】

《爱德华大夫》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冒一切风险的阶级》

克洛德·索泰

《河畔之约》

Paul Carpita

《铁路员工》

皮亚托·杰米

《它》

乌尔里希·沙莫利

《村庄》

利奥波德·林特贝格

《莫拉莱斯夫人的骨架》

罗赫利奥·冈萨雷斯

《玫瑰角的汉子》

René Mugica, scénario de Jorge-Luis Borges

《疯狂的爱情》

雅克·里维特

《罗马帝国艳情史》最终剪辑版

丁度·巴拉斯

Hello,It's me

Frounze Dovlatian

Ces Messieurs de la santé

Pierre Colombier

The Chosen One

Aribam Syam Sharma

Mississipi Blues

Bertrand Tavernier & Robert Parrish

The Lady from Constantinople

Judit Elek

【纪录片】

100 Years of Warner Bros.

Leslie Iwerks

Nelson Pereira dos Santos – A Life of Cinema

Aida Marques & Ivelise Ferreira

Viva Varda !

Pierre-Henri Gibert

Anita

Svetlana Zill and Alexis Bloom

【向迈克尔·道格拉斯致敬】

Michael Douglas, The Prodigal Son

Amine Mestari

【丽芙·乌曼的存在】

Liv Ullmann – A Road Less Travelled

Dheeraj Akolkar

【电影人畅谈未来】

Room 999

Lubna Playoust

【BERRI-RASSAM: A FAMILY!】

The Family

Michel Denisot & Florent Maillet

- 沙滩放映单元 -

- le Cinéma de la Plage -

《地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末路狂花》

雷德利·斯科特

《杀人的夏天》

让·贝克

《无巧不成婚》

奥利维埃·纳卡什 / 埃里克·托莱达诺

《猛龙过江》

李小龙

《卡门》

卡洛斯·绍拉

《穷山恶水》

泰伦斯·马力克

《缓坡上的夏天》

热拉尔·克瓦兹克

《奔向骄阳》

达雷尔·鲁特

《梦幻列车》

阿瑟·乔菲

《火星特快》

Jérémie Périn

(全球首映)

Flo

Géraldine Danon

(全球首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