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上线,吸引更多人来破解文字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字密码设置 “了不起的甲骨文”上线,吸引更多人来破解文字密码

“了不起的甲骨文”上线,吸引更多人来破解文字密码

#“了不起的甲骨文”上线,吸引更多人来破解文字密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甲骨高清三维全信息模型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文 数据和图片由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

  120多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4月20日,谷雨节气,正值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又是传统祭祀文祖仓颉的日子,河南古都安阳,暮春槐花正香,“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全球首发。

  甲骨文走进手机移动端,“飞入寻常百姓家”。小程序不小,将助力甲骨文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活化工作。公众在学习甲骨文的同时,还能参与到甲骨文的破译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甲骨文。

  大河报·豫视频科创河南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算法与人机协同模式将助力甲骨文及古文字在数字空间的保护、研究、传承与活化,通过数据采集、信息建模、文字匹配,为甲骨文数字化回归提供技术支撑。

  体验

  “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可临摹、可创造

  “了不起的甲骨文”,是用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欣赏甲骨实物的高保真模型,通过文字描摹、文字创造等功能,吸引公众常来体验。

  点开该小程序,页面下方有“首页”“学习”“创造”“我的”等四个模块。其中“首页”有“每日一字”的学习、数字焕活的甲骨高清三维全信息模型。“学习”则有104个已释字和41个未释字。点开“已释字”,除了能查看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外,还能进行临摹。

  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永革告诉科创河南记者说,“了不起的甲骨文”名字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殷墟的讲话“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定位是面向大众和中小学生。选择在谷雨节气发布,一则是正值联合国中文日,一则是祭祀文祖仓颉的日子,这也是“了不起的甲骨文”面向全球进行首发。

  小程序包括四个模块和两条主线,主线分别是普及模式和研究模式。和以前的甲骨文学习小程序相比,该小程序有诸多创新之处。利用临摹的手段,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甲骨文的写法和相关知识。

  该款小程序还有创造功能,让学生学习古人造字,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甲骨文是商代先民们创造出来的,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现在区别很大。中小学生在玩这个小程序时,可以学习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和构造,联系当下的现实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甲骨文字,创造一块属于自己的甲骨。

  刘永革说,这款小程序能够促进甲骨文的传承与活化。通过传承与活化,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又能反过来助推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乔雁群说,目前甲骨文在普及、传播、活化过程中存在诸多“以讹传讹”的问题,比如甲骨文书法中的错字现象、网页上甲骨文字形准确度问题、甲骨文表情包中的大量造字、中小学试卷中错误的甲骨文等。

  乔雁群说,无论是纸质形式,还是网络形式,甲骨文传播都要做到尽可能地阻断“以讹传讹”,而“了不起的甲骨文”就有这样一个目的。

  初衷

  吸引更多人参与甲骨文的破译

  科创河南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10日,安阳市与腾讯公司正式开启人机协同助力甲骨文“破译”和传承活化的专项合作,双方携手共建甲骨文开放创新平台,用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甲骨文考释研究与传承活化。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首席架构师王朝阳在接受科创河南记者专访时说,“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就是合作的成果之一。这主要依托的是国内唯一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既有甲骨文的字形库,又有相关的著目库。但是这个平台是面向专家学者的,普通公众看不明白。所以,他们就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和数字技术,开发出让普通公众也能看懂的小程序。

  “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面向中小学的师生,通过学生触达家长,家长社交分享后,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从而培养公众文化自信。另外一个路径,便是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合作,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板块融入这个小程序。

  “我们更看重的是,吸引更多对甲骨文感兴趣的志愿者和爱好者进来。”王朝阳说。他们可以帮助做甲骨文的信息处理,做文字标注,提供甲骨文未释字的破译线索,真正实现公众力量与甲骨文研究的有机结合。

  刘永革说,目前甲骨文的单字数量虽然已经超过了4000个,但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000多个,小程序可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游戏的同时提供破译线索。

  目标

  全球甲骨实现“数字回归”

  科创河南记者注意到,目前放入小程序中的甲骨文字并不多。对此,王朝阳说,第一批放进去的共有104个已释字,整体难度不高。下一步,他们陆续会放进去更多已释字和未释字。

  “以前的甲骨文学习小程序,整体比较散,而这次是体系化的。”刘永革说,未来将根据研究成果持续往里面增加内容,持续增加甲骨文相关数据。

  “了不起的甲骨文”首页上共有5片甲骨高清三维全信息模型。刘永革说,这5片甲骨均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每片甲骨都需要拍摄600张微距照片,通过电脑合成,可以实现360°无死角的呈现。

  “通过这5片甲骨模型的建立,充分印证了这项技术已经成熟。”王朝阳说。他们的目标是制作更多的甲骨高清三维全信息模型,纳入到殷契文渊新版本和“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中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截至目前,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已出土超过16万片甲骨,但是这些数量巨大的甲骨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至少174家机构,借助数字化可以做到让它们全部“回归”殷墟。

  刘永革说,他们也希望通过甲骨全信息模型技术,让全球的甲骨实现“数字回归”。

  技术

  区块链将应用于甲骨文研究、活化

  业内人士提出,在大数据、云计算飞速发展的今天,应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甲骨文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

  针对于此,腾讯与安阳协同共创,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G1807课题“甲骨文藏品三维建模与活化利用”和G2821课题“殷契文渊—甲骨文数据化平台”突破难题,从数据采集、信息建模、文字匹配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也为何毓灵提出的甲骨文数字化回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保护方面,用微痕分析和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焕活“实物”,助力甲骨文数字回归殷墟;在研究方面,用“文字图谱”和“字形匹配”焕活“文字”,助力甲骨文破译;在传承方面,“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焕活公众的甲骨文“记忆”,助力甲骨文研学普及和参与众创。

  而在活化方面,充分利用甲骨文数据内容和能力组件,在数字空间焕活“渠道”,弘扬中华文化。他们在QQ浏览器发起“汉字溯源行动”,邀请用户探索感受了不起的甲骨文,发现有文化典故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彩蛋,通过互动直达甲骨文知识百科。

  王朝阳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采用区块链的技术,促进甲骨文的研究与活化利用。在甲骨文的保护、研究、传承、活化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机构、团体、个人等参与进来,做出各自的贡献。

  除了保护版权外,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各自的贡献,等到甲骨文传承和活化过程中产生收益,可以按照贡献值分配给链条上的机构和个人。也可以设立专门基金,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和机构参与到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中来。

  推广

  研究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三千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一千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中强调,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那么,如何让甲骨文从研究室走向大众,得到更好的推广与活化呢?在今年3月31日郑州大学召开的殷墟甲骨文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表示,要考虑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告别清冷的步伐,走出象牙塔的温度,走向大众、走向世界,更好展现它。

  河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说,下一步将以郑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院校,会同省社科联、省文物局、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在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纵深推进,实施好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同时,以中小学每年开展的全省性的经典诵读比赛、汉语大赛、诗词大赛这三项赛事为抓手,加强对孩子们的熏陶和培养,传播古文知识,让古文字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观点

  “绝学”变“显学”需要科技手段和数字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安阳师院殷都学者宋镇豪说,“了不起的甲骨文”就是一款生动活泼且接地气的小程序,目前已取得了第一个阶段的成果。他也期待未来研制出更多符合不同年龄和层次人群又不失学术严谨品质的数字化产品,推出更多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丰硕成果。

  如何让甲骨文从“绝学”变“显学”,从而做到“绝学”不绝,“冷门”不冷?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目前已成为文化创意的重要来源。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采集、加工、处理,甲骨文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呈现出来,既能方便专家参考、使用,又便于普通受众理解、学习。在现有甲骨文大数据基础上,催生出更多的衍生数据,充实到甲骨文文化世界中,让甲骨文资源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甲骨文的传承和活化中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