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契重光:海外甲骨的数字化回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字化说文解字平台官网 殷契重光:海外甲骨的数字化回归

殷契重光:海外甲骨的数字化回归

2024-06-18 19: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殷墟”走向“世界”

殷人尊神,诸事皆以龟甲、兽骨卜之,并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藏于窖穴中。

其后,沧海桑田,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直至清光绪年间(1899年)才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一片甲骨惊天下!上世纪初,一部分外国在华人士热衷购藏甲骨,使得殷墟甲骨很快流散于世界各地。

据孙亚冰在《百年来甲骨文材料统计》(《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一文中统计, 我国共有2万余片甲骨散落于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14个国家。

诸多甲骨碎片流散在各处,实体回归的难度非常大,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数字化回归。

CADAL项目始于中美百万册书的数字化合作,以守护中华文明为己任,致力于海外甲骨的数字化回归已达八年之久。

从“实物”走向“数字化”

长期以来,甲骨文多是以黑白平面的拓片方式见诸于世,但是不同的著录方式严重影响着资料的清晰度和信息的完整性。

而且,与古籍善本不同,甲骨文本质上是一种浅浮雕的作品。甲骨上纹路众多,不同光线、不同视角所看到的有可能不同。

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完整清晰的展示出甲骨的全貌,是摆在CADAL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

2014年,CADAL联合日本京都大学举办了“东亚古文献保存、修复和价值重现——现代技术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广邀名家,就数字化技术与经验进行深入交流。

2015年,CADAL团队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学习甲骨浅刻数字化技术。

其后,CADAL团队进一步探索,对反射成像变换技术(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搭建了自己的“2.5维浅刻扫描中心”,对甲骨做计算摄影学的扫描和处理。

展开全文

CADAL研发的这套2.5维数字化设备能够从48个不同的角度照射甲骨,拍摄48张照片,全方位覆盖甲骨的每一个刻痕和细节,完整呈现出甲骨表面的深度信息。

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小型浅刻文物上,并开始向扫描石刻等大型实物的方向发展。

从“私藏”走向“共享”

2017年,CADAL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达成合作,双方协力数字化了哥伦比亚大学自上世纪中叶起收藏的甲骨共计131片。

其后,CADAL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将其馆藏的124片甲骨数字化。

最终建成了“甲骨数字化”特藏库,让甲骨实物走出象牙之塔,共享于世。

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 我们诚挚邀请全球用户体验“甲骨数字化”特藏库(http://115.236.46.131:10085/special/oraclebones/)。

我们希望,基于科技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跨越时空,一窥流世千年的商朝日记,聆听古老契文的喃喃密语,感受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

Tips:甲骨文相关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殷契文渊”:http://jgw.aynu.edu.cn/ajaxpage/home2.0/index.html

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数据库”:

https://inion.asdc.sinica.edu.tw/c_index.php

台湾成功大学“甲骨文全文影像数据库”:

http://cdnet.lib.ncku.edu.tw/account/account.asp?num=old

香港中文大学“汉达文库”:

http://www.chant.org/

瀚堂典藏数据库:

https://www.hytung.cn/

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甲骨:

http://www.um.utokyo.ac.jp/DM_CD/DM_CONT/KOKOTSU/HOME.HTM

最后,借罗振玉先生初见甲骨时的一句话: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

与诸君共勉!

-END-

文 字|金佳丽

排 版|华 莎

图片制作|华 莎

部分图片来源:CCTV9《甲骨王朝》纪录片第3集

点击下方,查看“甲骨数字化”特藏库

本文转载自CADAL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