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10分钟作业原则”:原来美国也经历过“双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育减负的利弊有哪些呢 美国的“10分钟作业原则”:原来美国也经历过“双减”

美国的“10分钟作业原则”:原来美国也经历过“双减”

2023-11-22 1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双减”简单归纳就是指,一方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减轻课外培训负担。

而针对减轻作业负担这一块更是明确要求:

学校和教师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作业;

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一时之间,“双减”成了热门话题,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旗帜鲜明地支持,也有人暗度陈仓地反对,各执己见,难分高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有“双减”吗?美国中小学生要熬夜写作业吗?我们就来看看一向以“素质”和“快乐”为核心的美国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作业政策(不包括top1%精英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美国家庭作业政策变迁

事实上,美国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规则也是在上百年里反反复复变化的,也经历过从繁重作业到“双减”的过程。

19世纪末,那时美国学校布置的作业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而且既艰深又乏味,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是人仰马翻、怨声载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家庭作业,有的声称孩子应该更多地沐浴在阳光下而不是坐在房间里背单词,有的说研究表明因为作业久坐会导致孩子神经损伤和脊柱变形,还有的现身说法表示作业伤害家庭和睦,甚至媒体称作业是一种national crime。

于是,全国性的限制作业活动开展起来。当时的加州像现在一样走在激进的最前列,顺应大局最先出台政策要求14岁以下青少年不应该做任何作业。1930年,美国儿童健康协会(American Child Health Association)更是明确宣称,家庭作业是童工的一种类型,既然法律禁止童工,那么家庭作业也该被禁止。

1948年,全美只有8%高中生的每晚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

1962年,全美大约23%高中生的每晚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

可惜,“好景”不长,1960年代美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文化运动,质疑权威、挑战既有体制成为潮流,规规矩矩写作业显然太“落伍”了。于是,到1972年,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的高中生只剩下不到10%了。

1980年代,里根执政期间,冷战还未结束,一份名为“A Nation at Risk”的报告又将学校教育放在了国家政策的核心,家庭作业也随之有所增加,但由于之前“反文化运动”过于深入人心,新的作业政策执行效果有限。

21世纪初,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质疑家庭作业的意义,认为家庭作业只会侵扰家庭、令儿童不堪重负、限制真正的学习。

经过100多年关于家庭作业的政策和理念变迁,目前美国教育界达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学校应该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匹配。

多少作业才叫做“适量”呢?

10分钟作业原则

当下,美国中小学通用的“适量”准则就是由全美家长教师联合会(National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和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认可推荐的“10分钟作业原则”。

举例解释一下。比如,1年级学生的作业是10分钟,2年级学生再加10分钟,也就是20分钟,那么3年级是30分钟,以此类推。此外,相当于学前班性质的Kindergarten(普遍是5岁儿童)根据原则建议是不应该布置家庭作业的。

“10分钟作业原则”并非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依托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众多研究。

家庭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益处不大,不仅不会促进孩子学习,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焦虑、睡眠时间减少、厌学。因此,即便学校给低年级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也多以阅读类为主,因为美国初等教育的核心就是阅读,如果阅读不过关,到了三年级左右学生就很难跟上学业进度。

给初中生(6-8年级)布置家庭作业还是相对有益的,对巩固和加深学习效果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意图,即发现不足和挖掘兴趣。当然,依然要遵循适量原则。有研究表明,一旦作业时间超过1个半小时,初中生的学习驱动力和专注力都会大大下降。作业的难度和形式也应该适合学生的水平,既不能太难挫伤学习积极性,也不能简单重复地为了留作业而留作业。

家庭作业对高中生才是最有必要的。经过十几年的学术训练,高中生已经成长为一定程度上能够独立学习的“预备役”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完全可以实现通过完成作业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当然,过于繁重的作业依然有害,比如需要到凌晨2、3点钟才能写完的作业同样会导致高中生焦虑水平提升、睡眠被剥夺,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到底美国的中小学和学生是否遵循了这一“10分钟作业原则”呢?

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发布的2016年数据显示,K-8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周平均作业时间是4.7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周末不算进去的话,每天的作业量不到1小时;9-12年级的高中生每周平均作业时间是7.5小时,每天作业量一个半小时。

下一个问题是,由于学习习惯、专注力、掌握知识的水平等不同,即便是同样的作业,每个孩子写作业的时长会出现极大差异。比如一位教师分享的实例,她教的三年级的一个班,共有22个学生,一模一样的作业,写作业最快的学生只需要15分钟,最慢的居然要4个小时。

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水平有比较基本的认识,布置的作业才能更有针对性。

关于普通学生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大概有下面这样一个参考。

K-4年级:数学题2分钟一道,拼写单词三遍2分钟一个,写作文45分钟一页,阅读3分钟一页,回答阅读相关问题2分钟一个;

5-8年级:简单步骤数学题2分钟一道,多步骤数学题4分钟一道,拼写单词三遍1分钟一个,写论文45分钟一页,阅读5分钟一页。

家长参与,甩手掌柜还是“陪”写作业?

最后,聊一聊在完成作业上,美国中小学是否要求家长参与,参与程度又有多大。

首先,学校肯定不提倡家长当甩手掌柜,把孩子所有学习相关任务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但也并不鼓励家长全程指导孩子写作业,而是希望家长能够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比如,上面这封致家长的信就明确指出对家长参与小学阶段孩子作业的期待。

先是阐明布置家庭作业的意图: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建立责任感。

接着条理清晰地指出家长的任务:

了解基本的作业情况,比如哪些天会布置作业,每天的作业大概多长时间,是否需要家长签字等;

跟孩子共同商量好完成作业的日程:什么时间开始做作业,在哪里做作业,都需要什么准备;

没有作业时要规定孩子保持常规的学习习惯,可以阅读、写作或者练习数学题等;

最开始可以经常检查和提醒孩子完成作业,之后要逐步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全责。

再拿美国小学最乐于布置的阅读类家庭作业为例。

上面这张图是一份非常典型的阅读作业记录表,里面需要填好日期、书名、阅读时长,以及最后家长的签字。这样的记录表多应用于美国小学低年级,也就是需要家长监督帮助孩子建立起学习习惯的时期。

而下面这张图则是大一些的孩子需要自主完成的规划表,写清楚学科的名称、作业的类型(group presentation还是book report)、考试的时间和范围等。可以看出,这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独立学习者了。

=========

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什么政策,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家庭作业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意图就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和技能。我们家长也应该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尽量不要超越年龄和认知水平地给孩子强行加码,而是要更多关注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完成作业的责任感和多项任务并行的时间管理技巧,不管将来孩子从事何种职业哪项工作,这样的观念和能力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说明:本文基于美国大部分普通地区的教育情况,美国当然也有“鸡娃”内卷的家庭和地区(比如东海岸纽约和西海岸硅谷等),从幼儿园起就已经开始惨烈的竞争,不过那大概是另一篇令人焦虑的故事了。

参考资料:

1. https://www.history.com/news/homework-cold-war-sputnik

2. https://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7/tables/dt17_227.40.asp

3. https://www.edutopia.org/article/whats-right-amount-homework

4. https://www.thoughtco.com/homework-guidelines-407966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