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丰收”、“中国农民丰收节”,喜庆丰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收割机图案动漫 邮票上的“丰收”、“中国农民丰收节”,喜庆丰收

邮票上的“丰收”、“中国农民丰收节”,喜庆丰收

2023-11-13 1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

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

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

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

2、从区域上看,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

3、从民俗上看,

中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

而我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丰收对于人民而言就有特殊的意义。

庆祝丰收也是人民从心而发的。

也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中国邮政上世纪发行了有关农业发展建设面貌的邮票,真实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

中国邮政对农业的关注从建国后便开始,发行的农业题材邮票也不胜枚举。

特20《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

1957年12月30日,邮电部为了宣传农业合作化取得的成果,发行特20《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全套4枚。

4枚图案,统一在画面下方装饰着麦穗图形,寓意农业合作化将带来粮食丰收。

第四枚的场景就是熟悉的丰收景象。

农业合作化,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广大个体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把个体的、分散的、私有制的农业经济,转变成集体的、大规模的农业经济。

纪60 一九五八年农业丰收

1959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纪60 一九五八年农业丰收》,

图案呈“田”字联印,反映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农业生产情况。4枚邮票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背景。丰收的四种农作物分别是麦、稻、棉花和大豆·花生·油菜。

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枚的图案上展示了三种农作物,这大概和作物的重要性密切相关,毕竟小麦和水稻分别承担着南北地区的口粮责任,棉花则关系着人们的基本穿衣问题。

特 35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中国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农业、工业、商业兼融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

1959年9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特35《人民公社》邮票,全套12枚。

特64《中国人民公社女社员》

1964年3月8日,邮电部为宣传和赞颂人民公社的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行了特64 “人民公社女社员”特种邮票全套6枚。

为此在1964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日,邮电部特发行了这套《人民公社女社员》邮票。

其中第二枚到第四枚分别表现了粮食丰收、棉花丰收和果子丰收。

票面很有60年代的宣传画风格。

特66《知识青年在农村》

我国邮电部曾先后发行近十余套有关知青在农村题材的邮票。“知青邮票”以不同角度、生动的画面,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劳动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

1964年9月26日发行的特66 “知识青年在农村”特种邮票,邮票全套四枚。

是第一套反映知青在农村的邮票,也是反映第一拨知青的邮票,分别表现了收获、种植、学习、科研,画面温馨协调。

背景是大片金灿灿的作物,知识青年在用镰刀收割,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60年代,人们需要依靠无数次的弯腰才能收获果实。

T5《大寨红旗》

1974年9月30日,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0周年,发行的T5《大寨红旗,》特种邮票,全套5枚。

表现大寨人民凭着革命豪情战天斗地,使大寨富裕起来。

第四枚为“大丰收”,绿色的卡车拖着满满的作物,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美好。

T13《农业机械化》

1975年12月15日,为了反映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邮电部发行了T13《农业机械化》特种邮票,全套5枚。

不同于之前的邮票多用人物+田野的配置,

邮票图案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收割机+麦田,

这也表明了随着新中国国力的增长,机械化的进程也逐步深化。

这套邮票的5枚图案,

其中第1枚与第2枚侧重表现春季耕耘和播种、

第3枚与第4枚侧重表现夏季农田管理、

第5枚侧重表现秋季收割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而且选取了各种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动态情景,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使画面富有生动、活泼的气氛。

各种农业机械均采用红色,与表现春、夏、秋季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使农业机械能够活泼泼地跳出画面,形象十分鲜明突出。

T 39 《人民公社五业兴旺》

1979年8月10日,为了宣传“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T39 “人民公社五业兴旺”特种邮票,全套5枚。邮票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的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形。

1979年发行的T39《人民公社五业兴旺》第一枚为机械收割。

依旧采取的是收割机+金色农田的模式。

(5-1)图案描绘了农民驾驶着联合收割机进行夏收的情景,象征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五业中的“农”指农作物栽培。

农作物栽培也称种植业,主要分为粮食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的标志,是在农业生产中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以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无论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还是色彩的运用上都有着浓烈的时代烙印。

1982年发行的J80《世界粮食日》,

主体图案是地球、黄、白、黑三种肤色的人像和麦穗。麦穗居于邮票画面的前景。

2013年的《杂交水稻》

进入90年代后,邮票上表现农业的题材明显减少,

这一方面是源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出现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袁隆平成功地选育出了第一个得到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并于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特等奖。

袁隆平被国际科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邮政于2013年10月25日发行《杂交水稻》特种邮票1套2枚,面值2.40元,

邮票票图名称分别为制种、丰收,

邮票规格30×40毫米,邮票将采用连印的形式,整张16枚共8套邮票。邮票设计者为李志宏由北京邮票厂胶版印刷。

2017年《科技创新》

中国邮政于2017年9月17日发行《科技创新》纪念邮票1套5枚。志号:2017-23

第四枚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画面从构图上倒是和之前的邮票颇为相似,

均是金灿灿的田野+农业收割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本身。

渤海粮仓涉及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亿人口,分别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3.3%和总人口的22.2%。

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

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

《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9月23日发行《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1套1枚。

邮票表现了农民在金秋时节庆祝丰收的场景。

画面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舞动鼓槌欢快地舞蹈,在他们背后,金黄的庄稼溢满粮仓,空中飞来的喜鹊更是增添了丰收的喜庆氛围,

画面远处表现了南方的梯田,前景与背景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全国上下“庆五谷丰登、享丰收喜悦”的美好画面。

邮票设计者为沈嘉宏,曾设计《中国银行》《海洋石油》《感恩母亲》《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等邮票。

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制。

发行公告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9月23日发行《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1套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8-27

图序:(1-1)J   

图名:中国农民丰收节  

面值:1.20元

邮票规格:44×33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220×165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沈嘉宏

责任编辑:李可心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集邮网厅(http://jiyou.11185.cn)、中国集邮手机客户端和中国集邮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愿年年都是丰收年!

(综合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处理;

撰写、排版:柯汝;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出处)

14、纪念邮戳的加盖,你都知道这些知识吗?

1、生儿生女,早已注定!

4、我国247个AAAAA景区全在这里,存起来,慢慢游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