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时连接、使用4块SSD,速度超3000MB/s!专业雷电扩展坞实战测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支持雷电4的扩展坞 可同时连接、使用4块SSD,速度超3000MB/s!专业雷电扩展坞实战测试

可同时连接、使用4块SSD,速度超3000MB/s!专业雷电扩展坞实战测试

2023-06-11 14: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尽管现在视频拍摄设备与用于剪辑的电脑性能都大大提升,但视频拍摄的流程还是比较烦琐。不少摄影师在完成拍摄后首先需要取出存储卡,将素材导出到本地电脑的SSD上进行编辑。为何不直接在用于拍摄的存储卡上进行编辑?主要还是因为存储卡或读卡器的性能有限、存储容量小,且长时间工作的话有可能造成存储卡过热。最可靠、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在本地高性能存储设备上来编辑、剪辑视频。所以为了简化视频拍摄、制作流程,提高视频制作效率,特别是商业视频的制作速度,西部数据旗下品牌闪迪大师不仅在去年底推出了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现在又为我们带来了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那么它在视频拍摄中有何作用呢?

产品规格

接口:Thunderbolt3或USB-C(10Gbps)

兼容性:macOS 10.13 及以上版本和 Windows® 10 及以上版本

传输速度:

最高读取速度3000MB/s

最高写入速度2600MB/s

尺寸:180.4mm x 133mm x 77.6mm

重量:1.45kg

质保时间:5年

参考价格:新品待定

提升拍摄效率

回顾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

在介绍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去年底曾评测过的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与普通移动固态硬盘不同,这款产品内置了外观像弹匣一样的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通过简单的插拔,用户就可以将其内部的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抽出或更换为另一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这样的设计原因在于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采用了高速的USB Type-C 3.2 Gen 2×2接口,可以与拥有USB Type-C接口,能连接外置存储设备的相机、摄影机连接,具备直接拍摄视频到固态硬盘的能力。如果采用4K、8K等超高分辨率、高码率设置拍摄,显然要不了多久一块SSD的容量就会消耗殆尽,采用模块化设计后,用户可以在写满一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后,像换弹匣似的,再换上另一块继续拍摄。

▲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既可以与电脑连接,也可于拥有USB Type-C接口,能连接外置存储设备的相机、摄影机连接,具备直接拍摄视频到固态硬盘的能力。

模块化、标准化的存储设备设计让专业用户的工作更规范、更具效率。内容创建类用户往往会有很多素材需要存储,有了闪迪大师极刃这套系统,用户无须购买太多独立的外置固态硬盘,只需将素材分门别类地存入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并在各硬盘上贴上标签(比如室内场景、室外场景这类标签)即可组成自己的素材库。

▲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内的核心就是可以更换、外观像弹匣的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

▲本次测试所用的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内部其实板载的是一块WD_BLACK SN750E PCIe 3.0 x4 M.2 SSD,虽然没有采用更强的PCIe 4.0 x4 SSD,但已经能充分发挥出雷电3接口的性能。

提高后期处理效率

解析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

▲凭借更大体形的设计,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拥有多达四个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插槽。 

显然在视频拍摄后,如果有多类素材需要同时处理,需要连接多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话,单只靠一个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素材量巨大的商业视频而言,所以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孕育而生。与只有一个硬盘接口的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不同,这台设备凭借大得多的体形配置了四个硬盘接口,可以同时连接4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而目前单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最大容量可达4TB,也就是说,一个扩展坞最多可以存放多达16TB的视频素材。同时这个扩展坞采用的是比USB Type-C 3.2 Gen 2×2还快的雷电3接口,所以能向用户提供最高30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最高2600MB/s的顺序写入速度,可以快速地传输视频素材。

当然多块SSD的高速传输也意味着SSD会产生较大的发热量,所以不仅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采用了利于散热的铝制外壳,极刃STATION扩展坞也是由大面积的铝制外壳包裹。它的背板还配置了一具小风扇,可以借助气流快速带走扩展坞内部的热量,以避免出现SSD过热掉速的现象。要在极刃STATION扩展坞上安装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很简单,只需要注意确认SSD的截面形状与插槽形状一致,然后对准插进插槽里就能把SSD固定好,无须使用任何工具。每个插槽上方还有SSD状态指示灯,常亮或闪烁状态都意味着SSD在正常工作,而如果出现快速呼吸的发光模式,则意味着SSD出现了过热或故障,需用户尽快对SSD进行维护。

▲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安装远比一般M.2 SSD简单,无须任何工具,仅需约1分钟时间就能将4块SSD全部插入插槽内,每个插槽上方还有显示SSD工作状态的LED。

连接多块SSD的能力意味着极刃STATION扩展坞需要较大的电力供应,因此闪迪大师特别为它配备了一个额定功率达100W的电源适配器,同时为了方便它在全球主要地区使用,其电源适配器的插头可以拆卸替换,产品也随箱附送了一个中标与一个英标插头。

▲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提供了丰富的附件,包括额定功率达100W的电源适配器、雷电3数据线、雷电3电源线,中标与英标插头。

为了实现3000MB/s的传输速度,这款产品还为用户附送了一条40Gbps雷电数据传输线,其机身上也有一个用于连接电脑、传输数据的雷电3主机接口。相对于当前已经应用的各类USB接口协议,雷电3最大的优势有两点:一是带宽更高,在双工模式下可以提供多达40Gbps的传输带宽,在单向半双工模式的传输带宽高达80Gbps,即便是在电脑主板上已显高贵的USB 3.2 Gen 2x2接口,其在双工模式下也只有20Gbps的带宽;二是雷电接口支持各种协议,包括PCIe、USB、驱动层以太网/IP隧道、DP视频信号输出等各种协议,所以通过雷电3接口,电脑就能连接各类PCIe、USB、网络设备,并完美支持4K或5K显示器。 

▲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背面除了有提供主动散热的风扇外,还提供了一个雷电3电源接口、一个雷电3主机接口,以及一个上方画着显示屏,可以串联多台雷电设备的雷电3接口。

因此为了赋予极刃STATION扩展坞更多的功能,在雷电3主机接口右侧,还有一个上方画着显示屏的雷电3接口。该接口支持雷电3、DisplayPort 1.4、USB 3,2 Gen 2 10Gbps协议,并能提供15W电力,所以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扩展坞与雷电3线缆再串联最多6台雷电3设备。最后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扩展坞在最右侧还配备了一个安全插槽,支持标准的Kensington安全线缆。

总体而言,整个闪迪大师极刃生态系统实际上是由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三部分组成。其中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是实现所有功能的根本所在,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则能实现与PC端、相机、摄像机连接的能力,并可更换使用其他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能够有效提升拍摄效率;而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具备一次连接4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能力,方便用户同时处理各类素材。

那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在极刃STATION扩展坞上是否能为用户带来强劲的传输速度,在高速传输时,极刃STATION扩展坞是否会产生很大的发热量呢?接下来我们特别在极刃STATION扩展坞上插入了4块2TB的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进行了体验。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它们的性能,我们还搭建了基于英特尔酷睿i7-13700K、32GB DDR5 7200内存,拥有雷电接口的Z790主板组成的测试平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极刃STATION扩展坞并不具备将4块固态硬盘组建为RAID磁盘阵列的功能,所以如无特别说明,以下的大部分性能测试都是我们选用其中的一块SSD进行测试。

▲接下来我们特别搭配4块2TB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对极刃STATION扩展坞进行了测试

测试平台

主板:ROG MAXIMUS Z790 HERO

处理器:酷睿i7-13700K

内存:DDR5 7200 32GB双通道内存

硬盘: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

          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2TB×4

显卡:Radeon RX 6950 XT

电源:ROG THOR 1200W

操作系统:Windows 11

基准性能测试

顺序读写速度小幅超过标称规格

可以看到,借助40Gbps的最大传输带宽,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采用雷电3接口的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在顺序读写速度的表现上的确都远优于USB 3.2 Gen 2×2产品,其顺序读取速度达到3116.87MB/s,超越其标称的3000MB/s顺序读取指标,同时其顺序写入性能也达到2650.88MB/s,同样小幅超过了标称的2600MB/s顺序写入速度。而USB 3.2 Gen 2×2产品的顺序读取速度一般都难以超过2100MB/s,顺序写入速度更难以达到2000MB/s。因此这也意味着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在搭配极刃STATION扩展坞读写视频类文件时,会有优秀的表现。

在AS SSD Bench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中,其总体测试成绩也高于普通外置固态硬盘,如USB 3.2 Gen 2×2外置固态硬盘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的得分一般在1100分左右,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的得分在6000~7000分,而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与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得分则分别达到2578、7118,拥有一定的优势。有所不足的是,从测试成绩来看,这一组合的单线程、单队列深度随机4K写入性能偏低,在三个测试软件中的成绩都没有超过15MB/s。

大容量基准测试

会有小幅掉速

由于现在的SSD都带有SLC Cache,在写入小容量文件时,往往会先写入到SLC Cache上,并不能反映SSD所用闪存的真实性能,所以我们还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测试样本来测试SSD在传输大容量数据时的性能表现,特别是在进行视频应用时,用户完全能传输大容量的视频文件。为此我们还在基准软件可设置的最大容量下进行了测试,在AS SSD BENCHMARK中测试容量为10GB,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中测试容量为32GB,在CrystalDiskMark中,测试容量为64GB。

结果显示,在使用大容量文件测试时,这对组合的性能会出现一定的下滑,这也导致它的AS SSD BENCHMARK测试总分下滑到2297分左右,CrystalDiskMark的随机4K Q32T16写入速度有较大降低,同时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中,其顺序写入性能也出现下降,从之前的1638.4MB/s下降到683.11MB/s。 

实际传输测试

文件传输速度较快

当然对于外置存储产品而言,基准测试只能大致地说明产品的性能,并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所以我们还特别搭配了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12000MB/s、11500MB/s左右的PCIe 5.0 SSD与它进行了文件传输测试。

从测试来看,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拥有一定容量的SLC Cache,在读写22.1GB视频文件时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其实际顺序读取速度也达到了3000MB/s以上,只需7.8s就能完成任务,PCIe 5.0 SSD向其写入视频文件的速度也达到了1500MB/s,明显优于采用传统USB接口的移动SSD。同时它也有不错的小文件读写速度,在传输由1577个文件组成的17.26GB照片文件时,其读取速度达到1613MB/s,写入速度也超过了1100MB/s,不到20s就能完成1577个文件的传输。

在传输45.7GB文件大容量视频文件时,SSD会出现SLC Cache耗尽,必须直接写入到闪存出现掉速的情况。不过掉速情况不是太严重,其直接写入到闪存的平均顺序写入速度还是能达到851.4MB/s。同时在顺序读取测试上,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依然能提供平均3076MB/s的高速,只需16s就能完成任务。那么在读写更大容量的文件时,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是否会出现严重掉速的情况呢?

TxBENCH性能一致性测试

顺序读取速度稳健、写入速度会掉速

下面我们还通过TxBENCH的全盘读写测试考察了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顺序读写性能一致性。首先从全盘读取性能测试来看,它的全盘顺序读取性能在该测试中仍然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在整个读取过程中依然没有出现掉速现象,全盘平均顺序读取速度也可以达到3059.2MB/s。

▲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全盘平均顺序读取速度可以达到3059.2MB/s

而在全盘写入测试中,从测试来看在顺序写入时,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SLC Cache容量并不大,大约在31GB左右,在顺序写入容量达到31GB之前,其顺序写入速度都可以达到2600MB/s~2700MB/s,而在超过这个容量后,SSD则会将数据直接写入到闪存上,因此SSD的顺序写入速度会出现降速,好在其降速不会特别低,其实时写入速度始终保持在650MB/s以上,因此最终SSD的全盘平均顺序写入速度也能达到685.6MB/s。 

▲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SLC Cache容量并不大,大约在31GB左右,在SLC Cache容量范围内写入的话,写入速度可以达到2600MB/s~2700MB/s。

▲SLC Cache耗尽后,SSD的写入速度会下降,但降速不会特别低,其实时写入速度始终保持在650MB/s以上。

同时读写四块SSD是否会带来巨大发热量、夸张的降速?

以上评测只是基于极刃STATION扩展坞对一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测试,而极刃STATION扩展坞在应用中还可能面对一种情况,就是用户可能需要对其内部的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都进行读写,四块SSD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素材需要用户进行同时处理,那么这是否会给它带来极大的考验呢?为此我们特别使用可以多开的HD Tune Pro 5.75对它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测试。

▲同时开启四个HD Tune Pro 5.75对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进行全盘读取,它们的平均顺序读取速度能达到719MB/s。

首先我们开启四个HD Tune Pro 5.75,分别选择极刃STATION扩展坞中的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并对它们进行全盘读取测试。结果显示,同时对四块SSD进行全盘读取的话,其性能的确不如只使用单块的状态,在完成四块SSD的全盘读取测试后,它们的平均顺序读取速度都在719MB/s,为何会下跌?原因很简单,雷电3的数据传输峰值速度就在3000MB/s左右,平分到4个盘,也就在700MB/s~800MB/s。

▲同时开启四个HD Tune Pro 5.75对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入,它们的顺序写入速度能达到520MB/s以上。

而在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同时进行的全盘写入测试中,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也都会经历SLC耗尽、掉速的阶段。相比单盘的全盘写入性能,它们各自的全盘平均写入速度没有下降太多,都保持在520MB/s以上。那么在这种四块SSD同时进行读或写的极端环境下,它们的性能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呢?我们认为仍然是可以的。因为就算是佳能R5这类相机拍摄的8K RAW视频码率也就在2600Mbps左右,换算过来约325MB/s。这也就意味着在处理器、显卡性能、内存性能足够强的情况下,极刃STATION扩展坞与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组合拥有同时对4段8K RAW视频进行流畅读取、回放、剪辑处理的能力。

▲当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同时进行读写时,通过FLIR热成像仪观察,扩展坞与SSD表面的工作温度也不算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四块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进行同时读取或写入时,借助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大面积铝合金外壳、主动散热设计,以及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自身的散热能力,SSD的工作温度并不高。在上面两张图中CrystalDiskInfo的Disk2~Disk5就是这四块SSD,完成全盘读取测试时,它们的温度只有50℃~51℃;在四块SSD同时完成功耗更高的全盘写入测试时,它们的工作温度没有上升太多,在52℃~55℃。唯一有所不足的就是当极刃STATION扩展坞侦测到SSD在满负荷工作时,会提高风扇转速,带来较大的噪音,在距离约15cm时,测得其噪音在50dB左右。

可有效提升内容创建者的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测试,显然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出现大幅简化了用户对素材的处理过程,凭借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优秀的性能表现、对SSD有效的散热能力,拍摄后用户无须将素材导出到其他设备上,插入到扩展坞上就能实时处理。借助雷电3接口,它能在对单盘读写时,实现30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2600MB/s的顺序写入速度。而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四盘位设计,则能让用户同时访问最多16TB(使用单块4TB容量SSD时)的素材库,在四块SSD同时读、写的极端环境下也能提供平均719MB/s的顺序读取速度、520MB/s以上的顺序写入速度,在极端环境下也具备处理各类超高分辨率、高码率视频的能力。

▲扩展坞左右两侧还各有两个用于定制安装的定位点,用户可以将扩展坞固定在其他设备上,如DIT推车中。

所以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最大作用就是全面提升内容创建者的工作效率,让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拍得更快,更能借助极刃STATION扩展坞提高后期编辑、剪辑的制作速度,值得专业的内容创建者采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