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张玄墓志》风格及形式技巧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撇捺组合为主笔字的特点 北魏《张玄墓志》风格及形式技巧分析!

北魏《张玄墓志》风格及形式技巧分析!

2023-10-14 2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艺术上,独特艺术风格的呈现总是与独特的形式技巧密不可分的,接下来我们从形式技巧层面对《张玄墓志》加以分析和认识。

(1)、结体分析

《张玄墓志》有着完整的技法系统,而了解这一系统的关键点在于它在结体上的平正体势,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北碑书法的最大区别。在汉字的造型方面,当字形由纵长或方正趋于宽扁时,各个笔画为了和整体结构保持一致,总是要有相应的调整,表现在《张玄墓志》中,具体的调整如下:

1. 横向笔画伸展,纵向笔画收缩,斜向笔画或伸展或收缩。

2. 上下笔画和部件之间穿插避让关系更趋敏感。

3. 宽扁的字重心平稳,易于死板,为了制造险绝和生动,往往采用上宽下窄的结体。

这是《张玄墓志》的在结体方面的基本格局。除此之外,好的书法作品总是在形式构成的各个方面匠心独运,在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上获得辩证的统一,丰富而和谐。这在《张玄墓志》中表现在:

1. 横势求稳,高低参差

结合单字自身条件,或增强其横势,或夸张其纵势,在极横和极纵之间,又具有不同层次的处理。其中以横势的字为主,取得稳健、质朴的艺术效果;纵势作为调节,具有伟岸挺拔险峻的艺术效果。

横势为主的字有:加、之、春、泰、七、以、遐、驰、衢。

纵势为主的字有:翼、牙、义、辛、群、星、户、贯等。

2. 短长互用,明快舒展

“点”,“短撇”、“提”等笔画短促、宽肥,增加作品简洁、明快、饱满,厚重的节奏感和力量感;“横”、“撇”、“捺”等笔画悠长、提笔中含,平直中富有柔缓的弧度,增加作品悠扬、舒展、奔放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长笔画之所以比比起其它作品较为平直,一方面因为笔画“伸展”后,其弧度往往变小,线条趋于平直;另一方面从视觉效果上长线若过于弯曲,如死蛇挂树,易显疲沓。

以短促笔画为主的字:作、三点水、单人旁、双人旁、草字头、泣。

以悠长笔画为主的字:之、天、茂、光、走,地,昏。

3. 平正为主,欹斜增姿

横画多平,竖画多正,以横竖画为主笔的字多平正;为避免平正的字呆板,遇到撇捺组合作为单字主笔时,多抬高捺角较高,增加结体的险绝。这一点与钟繇小楷不同,同样是横势宽扁的楷书,钟繇则皆取左低右高的走势。

平正为主的字:所、五、中、上、北、原。

欹斜为主的字:故、假、吏、史、太、天、严。

4. 中宫多变,疏朗有致。

字的中宫部分收放程度过于统一,容易造成作品整体上的单调乏味,《张玄墓志》在在中宫的处理方面,以疏朗宽博为基调,或紧或松,自由灵活。

5.“口”框奇形,趣味横生

“口”框打破对称。“口”字框在汉字中出现频率极高,其造型影响到作品的整体风貌。 除了上宽下窄的一般性处理,《张玄墓志》“口”字框增强“左竖”下收的幅度,打破了“口”框的左右对称,是这一作品的标志性的处理方法。

6.重心灵活,稳中求险。

重心位置的高低,灵活多变。重心的字增加作品沉稳的气质,重心高的字增加作品的挺拔伟岸。

重心偏低:气、禄。

重心高的字有:具、守、其、鱼

7.行书生动,隶意古厚

篆隶入楷古意盎然,在《张玄墓志》中,隶书笔法的运用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楷书加入隶书笔意,意境更加的高古醇厚,在墓志中,隶意主要表现在整体字形的扁平之势以及撇捺之间的隶书意味,而行书笔意的应用正好打破隶书笔意的过于扁平加强字形的生动灵活之趣,使得作品在字形结构中更加的丰富多变。

二、典型用笔分析

1.藏锋露锋,智者见智。

从各种出版物来看,《张玄墓志》似乎用笔多含蓄,但稍加分析则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从拓本情况来看,原石风化情况较为严重,甚至有部分笔画整个确实。尽管如此,从具体的笔画形态来看,多数笔画起笔出的露锋依然隐然可辨。另一方面,从刻石到椎拓,再到拓片的拍摄、印刷,出版,每一环节都会对笔画的细部造成细节的损失,这种细部的损失尤其表现在碑刻尖细的起笔处。因此,原石所表现出来的笔画特征应该是以适当锋利的露锋为主的。然而,毕竟原石不存,即便原石保存,也风化的影响到最初笔画的轮廓与形态,无以对笔画形态的判断加以印证。反而因此,临习者在临习过程当中,有较大的取舍余地,从而赋予此墓志不同的精神面貌。

2.点贵圆浑,横贵瘦硬

短点画者瘦硬则贫瘠,长点画者肥钝则痴滞。圆浑的点和瘦硬的线的组合,既是点与线的组合,也是面与线的组合,富有趣味和张力。

3.捺画宜直,斜钩宜曲

同样作为长线,平捺较其它帖直而硬,富有刚健、简洁、质朴的意味;斜钩较它帖弧度较大,弯曲增多,飘逸抒情,甚至初视给人以怪诞之感,继视之又非此不可。

4.折与钩画,方圆兼用。

折画、竖弯、钩画,涉及笔画行进中明显改变方向的笔画,往往需要书写者调整书写的速度、力量和方向。不同的方向、速度和力量形成不同的笔画形态,圆转者秀美和婉,方折者又刚健宽厚。

我们都知道 《张玄墓志》作为北魏墓志的经典之一,是北魏末期南方文化慢慢的取代北方文化的产物。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融汇南北方书风为一体而独具一格,同时也为后来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清代,在何绍基的推广下更是影响颇深,为后代书家研究北魏楷书及学习书法提供更好的范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