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从业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提高防诈骗意识的措施和方法是什么呢英文 浅谈银行从业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浅谈银行从业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2024-06-02 07: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利用电信发布虚假消息、从事诈骗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诈骗钱财的犯罪形式。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收益高,侵害面广,犯罪手法变化快,打击难度大,让人防不胜防。作为银行业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工作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提升理论水平。通过阅读宣传手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对金融系统以及对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性,切实增强自己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及时通知身边人及来往客户提高警惕性,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社会安定,维持金融系统稳定。

开展网点宣传。在网点显著位置摆放宣传展架、宣传折页,并在网点LED屏幕上播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信息,提示客户在接到陌生人要求的汇款电话、短信及中奖等信息时,切实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在网点营业窗口醒目位置张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谨防诈骗”的温馨提示,引导群众和客户提高防范意识。

加强柜面宣传。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提醒客户不要相信任何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法院有传票、涉嫌犯罪、涉嫌洗钱等,以传唤、逮捕及冻结存款等进行恐吓或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退税奖励等名义,引诱客户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同时,提醒客户将身份证件、银行卡等分开保管,不要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折的密码泄露给他人。

加强外拓宣传。定期组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和客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工作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及时揭露不法分子犯罪手法和伎俩,宣传和强调银行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普及安全用卡知识,培养持卡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使用新媒介。借助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电信诈骗的主要手段、典型案例、防范措施等知识,增强员工、群众及客户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银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时刻提高警惕,牢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为客户挽回损失的同时,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杨凯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