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用户江湖:女性用户占70%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4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拼多多主要客户群体比例 拼多多用户江湖:女性用户占70%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41%

拼多多用户江湖:女性用户占70%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41%

2024-06-09 2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撩了一下拼多多用户江湖

  来源:南方都市报

  7月26日晚,拼多多以股票代码“PDD”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个仅用3年时间就做到“3亿人都在拼”的电商平台成为话题热点,身陷舆论风暴,关于平台售假、盗版的质疑大量涌现。谁在使用拼多多?为什么用?为什么不用?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个用户群体发现,用户在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但平台责任仍不可回避。

  为什么不用拼多多?从没用过的人说,因为“便宜没好货”。下载过但没使用的人说,因为感觉商品看起来“质量不行”。用过卸载的人说,因为确实收到了很不满意的货,“被坑过”。

  网友@小强说:“都说假货多,朋友被坑过。”@夏日朝阳说:“用过一次,很不喜欢,都删掉那个A P P了,没品质。”@皮皮说:“很久以前买过好像是芒果,放了很久烂了都不熟的那种,那次我就拉黑删除了。是在妈妈群里拼的,后来妈妈群里不给发拼多多的连接。”

  南都记者打开拼多多搜索分类电脑-电脑整机,显示在第一个的990元苹果标志电脑就让记者惊掉了下巴。细看产品介绍,包括“套餐说明”中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以及图文“Mac Book Air功能展示”均表现出店家售卖的是“苹果电脑”,然而店家没有展示苹果经销商标志。在商品服务中注有“假一赔十”。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不少年轻群体来说,拼多多的核心玩法“拼购”成为部分用户的使用障碍。网友@小潘表示:“反感,利用他人来压低价格,也很繁琐,不喜欢这样的购物体验。”在广州工作的毛小姐也表示,为了一点优惠要拼团,要麻烦许多人,因此没有使用过。

  他们相信:便宜没好货 VS 他们相信:买的比卖的精

  为什么用拼多多?南都记者接触到的人群中,一二线城市使用拼多多的大多是60后70后,而在中小城市,使用者则更多是80、90后。

  家住武汉的70后冯女士是一位学校教师,她最初在同事群中被转发拼单,然后自己也开始用了起来。谈及觉得最值的商品,她觉得是“95元充100元话费”。“其他也买过说是羊皮的小背包、鞋子、内衣等等,没有看牌子买,确实很便宜。质量的话也没有太高期待,不过目前买的这些都用得挺好。我不会在拼多多上买吃的,还是会担心。”冯女士说她在挑选商品时会避免那些“名牌”,同时仔细看商品评价,她认为,通过这样“淘货”可以买到不错的商品。而至于这些“淘货”手段,冯女士表示是在之前还没有拼多多时,在淘宝网购时就学到的。

  在采访中,多位使用拼多多的受访者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们认为,网购平台上确实会遇到山寨商品,也对“一分钱一分货”表示认同,但他们相信通过花时间能够淘到一些低价且能够满足需求的商品。白领陈先生尝鲜在拼多多上拼了一个木头茶盘,花费80元。收货之后他表示基本满意。为什么愿意拼?“两人就成团啊,很简单。”陈先生表示自己是经过认真比较的,并在另外一个电商平台上对比过同款,拼多多上便宜10元。

  亮仔是80后,在广东一个县城做司机,月入大约3000元,他就对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很喜欢拼多多,基本上穿的衣服都在拼多多买,“29元就有一件T恤,我觉得很好用”。

  此外也有用户表示自己真的拼过免单,所以就一直使用拼多多了。家在广州的微信网友@晓琳告诉记者,朋友的婆婆“几乎所有东西”都是拼多多买的。“鞋,衣服,锅碗瓢盆,淘宝京东对于阿姨来说还是太麻烦了。”这代表了另一类用户群体:年龄较大,之前没有接触过网购,或者对淘宝、京东等平台相对复杂的规则无所适从,而拼多多“一打开都是很便宜的东西,老人家也不用打字去找,很方便下单”。

  用户数据

  女性比例高,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超四成

  谁在使用拼多多?对于这个3年迅猛成长起来的“小怪兽”,不少研究机构都保持了相当的关注。7月31日,企鹅智库发布了《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南都记者发现,该报告数据主要来自第三方数据公司Quest Mobile收集的截至2018年3月的数据。是目前国内首份针对拼多多用户群体的第三方研究报告。

  在企鹅智库的报告中给出了拼多多的用户画像。研究发现,拼多多用户中女性比例较高,女性用户占比达70 .1%。拼多多在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41.2%,更多用户在“低线城市”,三线城市用户占比20 .4%,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38 .4%。对照拼多多的上市招股说明书,这些数据与招股书中关于用户结构的表述基本吻合。

  此外,在年龄分布上,拼多多3 0岁以下用户占比为72 .9%,尽管这一数据符合拼多多招股书中“使用者多为年轻人”的表述,但在各电商平台中这一数据并不突出,拼多多36岁以上用户占比13%,也高于淘宝、京东和天猫。学历分布上,拼多多本科以下用户占比68 .2%,明显高于淘宝、京东等。

  报告中对比了目前国内几大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包括淘宝、京东、天猫和唯品会。横向比较显示,在用户地域分布上,拼多多用户在“三四线城市”的比例显著高于淘宝、京东和天猫。而在年龄、地域和性别分布上,拼多多用户画像和唯品会都高度重合。

  极光大数据对拼多多用户的描述跟企鹅智库数据基本差别不大,极光大数据指拼多多用户70%为女性,65%来自三四五线城市,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仅有7 .56%。另有数据显示,拼多多的用户中,30-39岁的占到50%,40-49岁的占到31%。

  专家意见

  搭便车、傍名牌的商品

  在法律领域可以定义为商标侵权产品

  拼多多上市,网曝其不少出售的商品有山寨及假冒伪劣品嫌疑,例如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傅,立白洗衣粉变成立日洗衣粉等等,从法律专业领域看,该如何定义这些商品?这是山寨、假冒伪劣还是假货?很多消费者都傻傻分不清楚。

  知识产权法律人士、广东永华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华表示:“‘山寨商品’并非一个法律术语,我们比较常见的山寨商品情形,就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复制、模仿、抄袭在先权利人知名商标的近似商标;假冒伪劣商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如拼多多上出现的“康帅傅”方便面明显是在模仿知名商标“康师傅”、“立日”洗衣粉明显是在模仿知名商标“立白”,这种情形的使用属于明显搭便车、傍名牌,其意图仅仅是搭载在先商标权利人商标知名度以及企业美誉度,其行为属于《商标法》中的在相同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的商标侵权行为,其产品在法律领域可以定义为商标侵权产品,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山寨商品”。当然,如果这些商品在使用近似商标的同时,还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那这个商品也可能同时是“假冒伪劣”商品。

  南都投票

  深陷售假争议,你怎么看拼多多?

  3万人参与,过九成认为拼多多知假售假

  7月31日,上市后饱受质疑的拼多多首次公开回应。当日上午拼多多新闻发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正在受到罕见的网络舆情攻击,而对于善意的批评拼多多都会接受并进行整改。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随后发布了致全体员工信,称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7月3 1日下午,拼多多在上海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了包括美国商标诉讼、临期奶粉以及创维、郑渊洁的公开维权问题。

  7月31日晚,南都NDX实验室发起了“深陷售假争议,你怎么看拼多多?”的“热点站站队”投票活动,后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17点20分共有3万余人参与投票,认为拼多多深陷售假争议是“活该”、“知假售假”的网友有33318人,投票占比94 .68%,而认为“不该”,拼多多遭“恶意攻击”的网友仅1860人,占比5 .31%。

  投票活动评论显示,参与评论的网友中,以表达“便宜没好货”的观点居多,对拼多多营销模式也多有不满。ID恒、Destiny等用户则呼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郑雨楠

责任编辑:谢长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