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寒露|艺术的反叛:站在废奴主义前沿的美国拉斐尔前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斐尔前派绘画 10.8 寒露|艺术的反叛:站在废奴主义前沿的美国拉斐尔前派

10.8 寒露|艺术的反叛:站在废奴主义前沿的美国拉斐尔前派

2023-07-20 0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国的艺术建立在了错误的原则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条被美国人画下的线条,代表着对奴隶制的批判……但是,如若艺术家有一颗温暖的心,一个清晰的大脑,熟练的笔触,如果他们能抓住这个黄金机会,那么美国人可以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1864年1月,正值美国内战激烈进行之际,美国拉斐尔前派(American Pre-Raphaelites)在他们的杂志《新道路》(The New Path)上发表了这些充满激情的文字。

这篇前所未有的社论,是美国一群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和艺评人的集体政治声明。在这篇尖锐而激烈的文章中,拉斐尔前派指责美国的绘画、雕塑和建筑反映并培育了一种被“奴役之罪”和“道德懦弱”所侵染的文化。

在活跃的那些年里,美国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试图抓住“黄金机会”,站在了批判美国奴隶制的前沿:将绘画、设计、建筑和艺术评论与社会公平原则以及对自然真理的追求结合起来;强调与大洋彼岸英国的评论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以及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联系;通过艺术和建筑推进文化和政治改革。

在特拉华艺术博物馆(Delaware Art Museum)前拉斐尔作品收藏馆的馆长 Sophie Lynford 的新书Painting Dissent: Art, Ethics, and the American Pre-Raphaelites 中,Lynford 基于大量史料、艺术作品、艺术评论和科学报告,全面地研究了美国拉斐尔前派的目标与章程。虽然美国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中并没有公开描画奴隶制以及美国内战,但若将这些视觉作品放置于其历史语境中,则可以识别出这些绘画所传达的变革与政治信息——改革既有的风景画、建筑和艺术评论,并改善社会不公。

从英国到美国:何为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是美国第一个有着正式组织形式的艺术家团体。该团体于1863年成立了艺术真理促进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ruth in Art),撰写了组织章程(一份事实上的政治宣言),并建立了治理机制、出版部门和一个旨在提高美国公众品位的平台。该协会最终聚集了近30名来自于艺术、建筑、文学、评论、科学等领域的成员。他们相信“不同形式艺术的结合,是它们各自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筑、雕塑和绘画的密切联系”让这些艺术成为“最佳的完美”,并取得了“最大的荣耀”。

虽然美国拉斐尔前派的正式组织为艺术真理促进协会,但该团体的成员称呼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由约翰·罗斯金(支持拉斐尔前派美学理念的著名英国评论家)的名字延伸而来的Ruskinians、“现实主义者”(Realists)、以及“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s)。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拉斐尔前派”是当代评论家对该团体的普遍称谓。这个名字表明该团体渴望同英国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一样,反对僵化的绘画和构图传统,放弃以拉斐尔为代表的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开创的各种法则,提倡以改革者的热情创作,在美国土地上积极传播罗斯金的美学学说。

英国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成立于1848年,目标是复兴拉斐尔之前的意大利艺术的技巧和风格。当时,以拉斐尔为代表的文艺复兴风格被学院派所推崇。兄弟会的成员对这种风向感到不满,他们希望复兴15世纪意大利绘画艺术,将华丽鲜艳的色彩,突出的轮廓,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展现在同一张画布上。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兄弟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创新,即艺术家笔下不论是人、植物还是动物,都通过对现实的直接观察而精心描画。这种创新也被美国同行效仿。在跨越大西洋的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实践中,美国艺术家们接受了拉斐尔前派风格中的现实主义的部分(而非复兴主义),并颠覆了美国既有的风景画传统。

虽然建立在大洋彼岸的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实践基础之上,但美国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有所不同。其一,在英国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中,并没有建筑师和科学家。而这两种职业在美国的艺术真理促进协会中皆有代表。与英国相比,美国的拉斐尔前派从建立之初,就强调绘画、雕塑和建筑的统一,并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科学经验主义范式。其二,虽然美国的艺术家们遵循了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主要风格倾向,但没有采纳英国艺术家对中世纪、圣经和莎士比亚叙事以及14世纪意大利艺术作品的关注,而是偏向于适度尺寸的风景、自然和静物画。

平等主义的理想

美国的拉斐尔前派受罗斯金的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美学方面,还在于罗斯金对文化和经济的批评上。罗斯金的文艺批判的风格是将国家的状况与其艺术处境联系起来。受之影响,美国拉斐尔前派认为,在内战之前,占据美国主流的艺术的建筑“并不反对奴隶制”,而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旧时代的偏见和顽固的无知所包围”的社会。作为对这个社会的对抗,美国拉斐尔前派发动了一场“对所有欺骗和谎言绝不妥协的战争”。

在绘画中,美国拉斐尔前派的反叛以批判理想化的风景画的形式出现。拉斐尔前派艺术家断言,这些理想化的风景画长期以来掩盖了一种威胁着美国民主实践的败坏道德。对之对应的,美国拉斐尔前派的艺术评论家们试图在对英国拉斐尔前派的解读中强调更为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

英国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发展出了一种风景画的创新形式。艺术家们用精细而大量的笔触填满画布,用鲜艳的颜料渲染,以反抗提倡色调平衡的学术派,将绘画技艺与政治理想相结合。在对兄弟会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中,美国艺术家们从艺术技巧中解读出了政治信息。比如 Elizabeth Prettejohn将 John Inchbold 的画作《早春三月》(In Early Spring: A Study in March)解读为一副“更美好社会的蓝图”,在这幅蓝图中,“脆弱的樱草花不会屈从于参天大树。”

John William Inchbold, In Early Spring: A Study in March, exhibited in 1855.

Oil on canvas, 53 × 35 cm.

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美国拉斐尔前派将英国兄弟会的空间创新、大胆的调色和不畏艰难的制作精神引入美国,将拉斐尔前派的技术方法,应用于美国风景画的呈现上。使得美国艺术表达和在英国一样带有进步的政治色彩。

在此之前,美国的风景画领域已经被相互竞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利益所萦绕,其中就包括保护原始荒野和使西部定居合法化的运动。在当时美国的风景画艺术中,充斥着普遍可见的浪漫主义和扩张主义——即把美国描绘为一个新的(尽管充满矛盾的)伊甸园。这种风格既能在观众中获得文化共鸣,又可以获得商业回报。但美国拉斐尔前派对这种艺术风格充满怀疑,他们拒绝模式化的创作,转而追求对自然的精确描绘和模仿——这被认为是释放自然世界固有的精神和解放能量的唯一手段。

美国拉斐尔前派挑战了长期流行的风景画传统。在这些先锋艺术家们看来,传统风景画对美丽风景和崇高理念的强调,实则代表着一种等级秩序,压抑了真理的表达。拉斐尔前派摒弃了美国主流风景画家一贯依赖的的空间布局、公式化的落笔、强制透视的构图路径。这些路径在Thomas Cole 的《卡茨基尔的风景——初秋》(View on the Catskill—Early Autumn)等作品中可见一斑。美国拉斐尔前派认为这种视觉范式维持着一种错觉,即观者可以通过绘画来认识自然景观。而在其发表的社论中,美国拉斐尔前派认为这些模版式的风景画是一种对视觉的统治,强化了纵容奴役的政治。“我们反对这些无处不在的学院派规范,这些规范以及其制定者和维护者已经造成、且会持续带来伤害。”

Thomas Cole, View on the Catskill— Early Autumn, 1836–37.

Oil on canvas, 99.1 × 160 c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19世纪主流风景画家的作品有意支持奴隶制。甚至有些作品,比如Church 的《冰山》(The Icebergs)和《旗帜在空中飘扬》(Our Banner in the Sky),被广泛解读为对内战中美国北方的支持。但在拉斐尔前派看来,美国艺术界并未进行充分的社会和政治干预,由此加深了社会不公。拉斐尔前派哀叹美国失去了通过视觉艺术谴责奴隶制的良机,他们认为构思精巧的风景画可以推动废奴事业,而放弃这一目标的艺术家,会成为固化奴隶制的共犯。

Frederic Edwin Church, The Icebergs, 1861

Oil on canvas, 1.64 m × 2.85 m.

Dallas Museum of Art, Dallas, Texas.

美国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紧迫的美学和政治问题催生了 Charles Herbert Moore 的画作《卡茨基尔之上的哈德逊河》(Hudson River Above Catskill,1865)。在 Moore 对哈德逊河沿岸的一小块狭长地带的描画中,他用“精确地”记录了“每一颗美丽的鹅卵石”,抒发了民族冲突带来的悲伤和焦虑。Moore画下了布满岩石的河岸,他像地质学家一样精确描绘出岩石的碎片——哈德逊河下面的页岩和碳酸盐。残骸和马头骨散落在一根肋骨旁,旁边躺着一只红苹果。一艘没有桨的小划艇仿佛是因为搁浅才停靠在此。

这样的船只在当时的艺术界常被解读为将要沉没的国家之船的象征,意味着“在内战期间和之后对美国前途的担忧,甚至是信心的丧失”。Patricia Junker 将这一论点延伸至她对Moore 作品的解读,她认为这幅画是对林肯的怀念。时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在那年四月被暗杀,她问道。“这幅画带给人的挥之不去的缺少划桨者的感觉,难道不就代表着林肯的死去吗?无桨的船,不就象征着我们的国家吗?”

Charles Herbert Moore, Hudson River, Above Catskill, 1865.

Oil on canvas, 25.7 × 40.6 cm.

Amon Carter Museum of American Art, Fort Worth, TX.

美国拉斐尔前派在绘画中体现着他们对平等的追求:拒绝代表着等级、阶层、权力和占有的构图惯例,推崇谦逊而自省的作品。美国拉斐尔前派认为,拒绝僵化的绘画布局,并以一丝不苟的真实为目标而完成的绘画,可以促进艺术中的认知转变,进而培养平等主义价值观。兄弟会画家 William Holman Hunt 认为,鉴赏一幅遵循拉斐尔前派的宗旨的作品,如《卡茨基尔上方的哈德逊河》,会让观众带着“解放的眼睛”去看。在艺术民主原则下,每件绘画作品都受到同等关注。而接受了这种原则的观众,会更可能去进而追求一种进步和变革的社会愿景。

Painting Dissent: Art, Ethics, and the American Pre-Raphaelites

美国前拉斐尔派创立了一个独特的跨学科运动——由政治激进的废奴主义艺术家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建筑师、评论家和科学家组成。这个活跃在内战期间的群体团结起来,以寻求全国范围内艺术和文化的全面改革。在本书中,特拉华艺术博物馆(Delaware Art Museum)前拉斐尔作品收藏馆的馆长 Sophie Lynford 将美国前拉斐尔派置于学术研究的聚光灯下,将之放置于大西洋两岸关于艺术、奴隶制、教育和政治辩论的中心。本书含有大量插图,收藏价值高。

- END -

点击下图关注“普林斯顿读书汇”

原标题:《10.8 寒露|艺术的反叛:站在废奴主义前沿的美国拉斐尔前派》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