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唯美与真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斐尔前派是浪漫主义吗 拉斐尔前派:唯美与真实

拉斐尔前派:唯美与真实

2024-06-18 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拉斐尔前派》 [法]欧莱丽·佩蒂特著 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他们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尽管他们现在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先驱,但他们风格唯美、细腻,在唯美与真实、梦幻与激情之间游荡,一点都不晦涩,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且雅俗共赏,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撰稿|徐枫

2021年7月浦东美术馆正式开馆,开馆的第一个重磅展览就是:“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其中,1851—1852年由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创作的拉斐尔前派杰作《奥菲莉娅》,在浦东美术馆1A展厅单独陈列,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赏。

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拉斐尔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即米莱、罗塞蒂和亨特)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他们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他们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尽管他们现在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先驱,但他们风格唯美、细腻,在唯美与真实、梦幻与激情之间游荡,一点都不晦涩,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且雅俗共赏,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29年出生,10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11岁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的入学许可证。1852年以《奥菲莉娅》一举成名,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米莱初期风格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础。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米莱同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像诗歌般的抒情,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拉斐尔前派推崇拉斐尔却将拉斐尔作品中没有的伤感抒发,所以作品看来更像是故事画。

《奥菲莉娅》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丹麦王的弟弟克劳狄斯为谋取王位与王后通奸,用毒药毒死国王,国王的阴魂向儿子哈姆雷特诉说自己被害真相。帮助谋害国王的御前大臣有一子一女,女儿奥菲莉娅很受哈姆雷特喜爱,却受到御前大臣万般阻拦,并继续作恶,后被哈姆雷特发现刺死,女儿闻讯后病了,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到处游荡,之后不幸落水淹死。米莱选择了奥菲莉娅编了花圈、刚要挂上树枝而跃落水中的情节。这是《哈姆雷特》悲剧中唯一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故事。画家在此表现了人间最美丽的景色。那些布满在水边的小花,仿佛使人闻到她散发出芳香的气息,溪水在静静地应着奥菲莉娅歌唱;她终于摆脱了这罪恶深重的尘世,漂向无忧的净境。画面上没有悲剧气氛,为了描绘自然环境,画家多次实地写生。为了画出奥菲莉娅在水中的效果,他还曾置一大玻璃池让模特儿西达尔躺在水中。画家以极工细精湛写实技巧和神奇的画境创造,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

拉斐尔前派持续影响许多英国画家直至20世纪。罗塞蒂后来成为了欧洲象征主义的先驱。威廉·莫里斯则将拉斐尔前派的理念引入到室内设计之中,开创了工艺美术运动。这一运动广泛影响了欧洲大陆的部分国家,是当时对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并促使“新艺术”和“Art Deco”艺术风格的出现。安东尼·高迪、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尔丰斯·穆夏、爱德华·蒙克、奥伯利·比亚兹莱……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或多或少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可见这个流派的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