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铁人”事迹 传承“铁人”精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抖音主播井井 缅怀“铁人”事迹 传承“铁人”精神

缅怀“铁人”事迹 传承“铁人”精神

2023-10-04 11: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

王进喜,男,汉族,(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甘肃玉门人。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王进喜到新疆克拉玛依参加石油工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

1959年9月,王进喜出席甘肃省劳模会,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3月25日,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1964年底,他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5年4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1968年5月,大庆革命委员会成立,王进喜被推选为大庆革委会副主任。

1969年2月,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成立,王进喜担任副组长。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王进喜作为大庆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当选中央委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终年47岁。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1959年,王进喜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那种喜悦却被北京街头因缺油而背煤气包的汽车而消失,责任与愧疚让七尺男儿蹲在街边失声痛哭,他说“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

忘我拼搏精神

1960年的春天,王进喜带着钻井队、带着“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的信心踏上了松辽大地,呼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铿锵誓言。

1960年4月29日,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呐!”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余秋里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

艰苦奋斗精神

1960年2月,王进喜带着钻井队、带着“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的信心踏上了松辽大地,呼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铿锵誓言。

1205队的钻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缅怀“铁人”事迹 传承“铁人”精神——纪念“铁人”王进喜逝世5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