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自带计算器快捷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打开电脑计算器的快捷键是哪个键 Windows自带计算器快捷键

Windows自带计算器快捷键

2023-06-26 1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乱翻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东西,下面就是各个快捷键:

阶乘快捷键是叹号,即shift + 1(横区的)

(以下功能在计算器面板上均能找到)

按键功能F9−/+−/+R1/x@√Ctrl+Shift+D清除历史记录F2编辑历史记录

(以下为科学模式快捷键)

按键功能IInvDModSsinOcosTtanCtrl+SsinhCtrl+OcoshCtrl+TtanhNLn;IntMDmsPPiVF-EXExpQx^2#x^3Yx^yLLogCtrl+Y√yyCtrl+B√33Ctrl+G10x10x

(以下为程序员模式快捷键)

按键功能F5~F816进制~2进制F12long longF2longF3shortF4char%ModJRsh

至于linux自带计算器,大概就是写成全拼就好了,可以设变量,可以用随机数,还能进行质因数分解(Ctrl+F)。其他的就没什么需要注意的了。具体的其他的东西可以参考计算器中的帮助。

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快捷键等技巧

2020-05-02 22:17:08

Windows7下计算器快捷键参考:

计算器功能电脑上按键计算器功能电脑上按键计算器功能电脑上按键计算器功能电脑上按键C(clear清零)ESC在科学型模式下选择“弧度”F4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Hex F5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Average 按钮ACEDel在科学型模式下选择“梯度”F5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Dec F6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Average Sq 按钮Ctrl+ABackspaceBackspace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Inv 按钮I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Oct F7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Sum 按钮S1/xR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Mod 按钮D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Bin F8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Sum Sq 按钮Ctrl+S开根号@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sinh 按钮Ctrl+S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Qword F12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S.D. 按钮T+-*/=.+-*/=.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cosh 按钮Ctrl+O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Dword F2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Inv S.D. 按钮Ctrl+T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tanh 按钮Ctrl+T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Word F3在统计信息模式下按 CAD 按钮D切换到标准模式Atl+1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ln 按钮N 在程序员模式下选择 Byte F4切换到科学型模式Alt+2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Int 按钮;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RoR 按钮 K切换到程序员模式Alt+3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sin 按钮S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RoL 按钮 J切换到统计信息模式Alt+4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cos 按钮O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Lsh 按钮 将计算历史记录打开或关闭Ctrl+H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dms 按钮M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Mod 按钮 %打开单位转换Ctrl+U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pi 按钮P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Or 按钮 |计算或解决日期计算和工作表Alt+C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F-E 按钮V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Xor 按钮 ^打开“计算器”帮助F1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Exp 按钮X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Not 按钮 ~按下 M- 按钮Ctrl+Q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x^2 按钮Q 在程序员模式下按 And 按钮 &按下 M+ 按钮Ctrl+P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x^y 按钮Y 在程序员模式下切换位值 空格键按下 MS 按钮Ctrl+M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x^3 按钮#按下 MR 按钮Ctrl+R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log 按钮L按下 MC 按钮Ctrl+L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n! 按钮!按下 +/– 按钮F9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y√x 按钮Ctrl+Y清除计算历史记录Ctrl+Shift+D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3√x 按钮Ctrl+B编辑计算历史记录F2在科学型模式下按 10x 按钮Ctrl+G在计算历史记录中向上导航向上箭头键在计算历史记录中向下导航向下箭头键

补充:

1.如何计算log2(3):   先按3,再按log就是lg3,所以 log2(3)=lg3/lg2  

2.计算器中 CE、C、MC、MR、MS、M+的含义

名称含义CE全部清除C清除当前的运算结果,再次输入时可开始新的运算MC清除储存数据MR读取储存的数据MS将所显示的数存入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覆盖M+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