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景一画,这个户外展览用钢笔画展现愚园路百年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绘百年路 一步一景一画,这个户外展览用钢笔画展现愚园路百年故事

一步一景一画,这个户外展览用钢笔画展现愚园路百年故事

#一步一景一画,这个户外展览用钢笔画展现愚园路百年故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梧桐掩映的愚园路是上海的一条“网红”路,不论是上海风情的老洋房、数量密集的名人故居,还是街边充满文艺气息的特色小店,都值得慢慢探寻。

十一期间,“坚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百年愚园路”长三角新钢笔画作品展在这条马路上举行。9月29日展览正式开幕,漫步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在路边的广场、草坪上,随处可以见到艺术家创作的钢笔画和公共艺术装置。

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芜湖铁画”手工锻造而成的公共立体铁画艺术作品。

展览展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钢笔画优秀作品100幅,同时特邀4名著名海派艺术家针对长宁区愚园路重要红色地标和历史故事进行钢笔线描创作,利用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安徽芜湖铁画”将线描作品制作为公共艺术立体作品,陈列于描绘对象处,蕴含着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愚园路的红色历史风貌遥相呼应,艺术与历史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赋予愚园路更多文化艺术内涵的同时,也将美带到大家的身旁。

此次来自长三角各地区的艺术家围绕历史的质感、思想的轮廓、时代的线条、百年愚园路进行创作,挖掘愚园路在发展历程中点点滴滴的历史文化故事,用钢笔画的表现手法展现愚园路上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百年历史风貌。

入选作品中,有的布阵排线,描绘秋日阳光穿过法国梧桐后留在花园洋房上的斑驳;有的对焦愚园公共市集里修鞋工匠朴实坚韧的双手;有的用单色线条勾勒百年愚园的沧桑巨变;有的仅用有色钢笔“秀出”浓郁的路边美人蕉……

愚园路上展出的钢笔画作品

所有作品以户外展陈设计形式,以愚园路上的网红打卡地为串联,在2000多米的愚园路文化街上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画、一画一故事的新红色文化打卡地。愚园路正尝试着用新方式讲述自己独一无二的“传记”。

同时,展览方邀请海派艺术名家针对愚园路红色地标和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再创作,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芜湖铁画”,手工锻造、千锤百炼四件公共立体铁画艺术。艺术与非遗联名讲述红色故事,是此次公共艺术计划的亮点。

铁画、钢笔画虽是两个地域的不同艺术表达形式,但都以线条为基础描绘刻画对象。主办方将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带进愚园路上的弄堂口、街角处,作品中的人物穿越百年,与路边漫步、小憩的游客相互遥望、静静对话。

作品《回眸》以百年前愚园路上的生活场景、社会名人、市井印象为蓝本,先由前上海美协连环画、年画、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叶雄进行手绘创作,再由芜湖铁画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参与制作人民大会堂铁画老艺人张德才指导,芜湖铁画协会锻制技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龙、杨勇锻制,最终呈现为愚园路1315弄“愚园人家”门前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装置。

国庆期间,在愚园路可以免费观展。

作品《前哨》以1947年5月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设立为背景。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是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派驻上海,管辖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及平津部分党的组织与工作,并于必要时指导香港分局工作的秘密领导机关。作品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张安朴手绘创作,由安徽省级非遗传承人聂传春、艺术家郑德刚进行铁画锻制。作品画面以直线条为主,辅以简洁的人物刻画,形成以线带面的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戏剧效果。据悉,展览结束后,这一作品将入驻江苏路389弄21号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

展览期间,同时征集“我和百年愚园路的故事”,并邀请部分入选参展者在开幕式现场及公教活动期间用速写、钢笔画等艺术手法,将愚园路的百年故事进行现场创作。故事征集活动入围者还可参与到钢笔画的“徒步愚园路——导赏与艺术体验”活动中,将自己的故事以绘画形式展现,完成属于自己的钢笔画作品。

开幕式当天,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为新成立的“上海新虹桥钢笔画学会”揭牌。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