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手机微缝听筒结构 全面屏手机?

全面屏手机?

#全面屏手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于各种原因从高二以来,对手机行业关注度都比较高,到现在为止也有三年多了,今天就来谈一点关于手机“进化”的事情。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打破了以往手机按键占据很大空间的惯例,从此奠定了以后智能手机的外观基调。

iphone一代的按键就只有屏幕下方的一个“返回桌面”

LG P990

其他品牌在此基础上经过菜单、桌面、返回、搜索四大天王之后简化成菜单、桌面、返回三大金刚并延续至今。

三星盖乐世S7 edge

可以看到:手机除了功能上的增加(指纹),屏幕大小的变化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手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在科幻片里经常会看到未来的通讯工具是一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实体按键并且半透明的蓝色投影。空气中投影目前还很难做到,那我们可以不可以先从正面全是屏幕开始呢?于是2016年小米公司发布了小米MIX,正式开启了“全面屏手机”的时代。

如果要做到正面全是屏幕,就有几个部件需要解决,如前置摄像头、手机听筒、距离感应器(打电话的时候防止脸部误触)这三个是一定要消除掉的。但是受限于技术和群众需求,至少前置摄像头是需要保留的,那么以现在的技术来看有三种可行方案:

三种处理方案

①把包括前置摄像头在内的诸多元件放在屏幕顶端。好处是各种元件一样不少,坏处是上面的刘海看起来不是很舒服。假如再把元件两边也做成屏幕,就是这种方案的代表——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 X

②把前置摄像头放在屏幕右下角,其他元件另想办法。好处是观感上更好看一点,坏处是自拍反人类(需要倒着拿)以及其他元件需要新技术才能保留。其代表是小米MIX

③做一个升降式的机械结构,把前置摄像头放在机械结构上。好处是让屏幕最大限度的占据手机正面板,坏处是机械结构易损坏。其代表是vivo NEX

这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并没有说屏占比最大的第三种方案就是最好的,毕竟手机为了一体化连电池都不可拆卸了,摄像头的升降机械结构还是不够稳妥,官方宣称50000次升降完全没问题,不过要是加上偶尔的磕磕碰碰,可能就不行了,如果不小心摔太狠可能连屏幕都带裂掉。当然也并不是说第三种方案非常的差劲,如果没有一定的抗摔测试,vivo和oppo也不会推出升降式手机了,oppo FINDX的保时捷版可以在35分钟内充满4000mah的电池,加上优秀的配置和3D面部识别,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的量产手机了。

值得一提的是,后两种方案的手机顶端都是屏幕,所以距离感应器、手机听筒、等元件各家厂商都做了不同的处理:在小米MIX上去掉听筒之后采用的是手机中框震动发声,缺点显而易见——打电话就像外放,缺少了保密性。紧接着MIX2和MIX2s就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微缝听筒。在oppoFINDX和vivoNEX手机上则使用了屏幕发声技术,目前对这种技术的评论还不是很多,我猜它们会有相同的缺点。

小米MIX2s上的微缝听筒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最近手机上除了全面屏之外比较厉害的“黑科技”:3D面部识别、屏下指纹识别和华为独有的GPUturbo技术。

3D面部识别最先在iphoneX上出现,与现在各大厂商宣传的面部识别解锁不同,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的面部识别都是2D面部识别(2D意为平面,3D意为立体)也就是说照片有一定的几率解锁手机,虽然各大厂商在识别中加入了如“睁眼才能解锁(防止睡着时手机被别人解锁)”之类算法上的校正来努力达到防止被照片解锁的尴尬情况,可是既然它的原理是2D的,也就是平面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能不能真正防止不被照片解锁目前还不知道。在2D面部识别中走得最远的应该是加入了红外2D面部识别的小米8,而到2018年6月份为止能够进行3D面部识别的手机只有iphoneX和尚未开售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oppoFINDX三个。

值得一提的是,3D面部识别需要大量的感应元件,所以“刘海”就必须非常的宽,所以现在宣传自己手机的“刘海”比iphone小多少多少的都有一定的虚假营销嫌疑,3D和2D一个天上一个地下,2D的不小才不正常呢。

由于3D面部识别的极高安全性,iphoneX和oppoFINDX都只采用了面部识别,只有小米8透明探索版同时采用了面部识别和屏下指纹识别,虽然被人说多此一举,不过我倒是觉得指纹识别比面部识别要更快,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有总比没有好。

当屏幕越来越大,指纹识别模块越来越不好放,在经历了正面指纹识别、背面指纹识别和侧面指纹识别之争之后vivo率先在vivoX20上给出了答案——屏下指纹识别,原理是屏幕特定位置的光打到指纹上,在经过每个人独一无二指纹的反射之后被感应器接收到并识别出来,原理和第一次尝试无孔式指纹识别(不再专门开一个孔给指纹识别模块)的小米5s采用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有些类似,不过小米5s上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在解锁速度和准确率上还不够优秀。

GPUturbo是在荣耀play手机发布会上余承东亲自宣布的“吓人的技术”,名字的由来是汽车上的涡轮增压。首先要说明一下,手机芯片主要分CPU和GPU,CPU负责手机大部分运算,GPU则专门负责和图形处理有关的运算(例如播放高清晰度的视频、玩高清显示的游戏等)。华为采用的海思麒麟芯片的一大短板就是GPU太弱,在用上GPUturbo技术之后终于麒麟芯片的GPU也站在了手机芯片的第一梯队。很可惜的是此项技术只能在华为及荣耀手机上使用。

说回全面屏手机,现有的三种解决方案都有对必要元件的妥协之处,也都是无奈之举,三种方案虽然都能接近理想中完美的全面屏,但实际上三种方案下的各种手机无论有多少创新科技,都更像是传统手机像全面屏手机进化过程中的过渡产品。所以我和我的小米5要继续奋斗一段时间啦~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