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后,那个电击7000多网瘾少年的恶魔杨永信,终于遭报应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戒网瘾学校怎么折磨学生呢 17年后,那个电击7000多网瘾少年的恶魔杨永信,终于遭报应了

17年后,那个电击7000多网瘾少年的恶魔杨永信,终于遭报应了

2023-11-02 1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豫章书院案,重审了。

  这个曾轰动全国的“恶魔书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豫章书院创始人吴军豹,打着国学旗号矫正“叛逆孩子”。

  而他口中的“国学”,其实就是限制学生自由,用毒打侮辱等恐怖手段虐待学生。

  2020年7月7日,南昌青山湖区法院一审判决吴军豹有期徒刑2年10个月。

  眼看着要不了多久他就要被放出来了。

  如今重新开庭异地审判,恐怕自由身不会来得那么顺利。

  看了遭到报应的吴军豹,心情沉重之余,我想起了另一个恶魔:杨永信。

  2006年1月,由杨永信担任主任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成立了。

  明面是为孩子戒除网瘾,实际上是虐待孩子、摧残孩子的身心让其屈服。

  靠着这个网戒中心,2008年杨永信顺利升任临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

  依靠独特的电击“治疗”,多年间共有7000多名孩子受到过杨永信残酷虐待。

  后来,该事件在网上传开,一度轰动全国。

  2019年,临沂网戒中心正式关停,网上再没有杨永信的消息。

  这个作恶多端的魔鬼,最后吃牢饭了吗?

  如果你不了解杨永信这个人,一定会被他的表象迷惑。

  因为他身上有很多高大上的标签。

  如“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专业医生”、“精神治疗专业书籍作者”、“全国戒网瘾专家”、“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他利用这些标签,对外狂妄地说:“没有我治不好的网瘾少年!”

  只要你的孩子有问题,送到我这里来,用不了多久,我必还你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那么,他是怎么治疗的呢?

  “13号治疗室”给出了答案。

  小方(化名)16岁时,因为沉迷上网被父母送入临沂网戒中心。

  进入13号治疗室后,他还没来得及看清环境,就被七八个男孩按在病床上。

  医生笑眯眯地说:来,我们检查一下你有没有网瘾。

  话落,小方的大拇指、食指、手背处被扎上了针灸针。

  多频脉冲治疗仪的一头连着调节电流的开关和旋钮,另一头连着他的额头。

  医生拧动仪器转扭的那瞬间,仿若千万根针刺进肉里翻来覆去地搅动,比身体被捅一刀还要难受百倍。

  小方试图张口求救,有人立马上前用纸巾捂住他的嘴巴。

  电流持续一阵后,医生会将它暂停,然后开始一系列的灵魂审问:

  “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吗?”

  若是回答不满意,则继续电。

  直到小方像绵羊一样听话,承认自己有问题,愿意待在这里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杨永信这才停止电击。

  杨永信洋洋得意地说:几千个孩子在这个治疗室当场解决了问题。

  但这个密不透风的治疗室,却是无数个孩子挥之不去的梦魇。

  “电击治疗”只是杨永信的手段之一,他有着一整套治疗方案:

  心理+药物+物理的网瘾治疗模式。

  药物治疗就是一日三顿药。

  吃完以后头脑昏昏的,不仅提不起力气,更提不起脾气。

  你问杨永信开的是什么药,怎能如此神奇?

  他从不解释,你再问,他就电你。

  后来有人发现,这种药物含有大量激素和压制中枢神经的功效,极其伤大脑且有成瘾。

  心理治疗指的是心理点评课。

  孩子被电击过后,下午四点到六点是写日记的时间。

  日记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必须要感谢爸爸妈妈的陪伴,感谢杨叔叔帮自己治病,还要露出灿烂的笑容,说自己在这里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如果孩子在日记里透露了一丝丝悲观、求救的信号,这个孩子便会被送回十三号室进行二次矫正。

  每周都有一次心理点评课。

  课堂上,父母坐在一边,孩子坐在另一边,中间站着杨永信。

  每到这个时候,杨永信就会说:

  “孩子们,把你们今天的日记内容念给父母听一听,让他们知道你在这里都学到了什么。”

  孩子捧着日记本,念到泪流满面,父母也跟着泣不成声。

  孩子哭是因为绝望,父母哭是因为孩子终于知道感恩自己了,感动到喜极而泣。

  父母以为网戒中心还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孩子,然而杨永信只是培养了一个个迎合父母的“提线木偶”。

  父母、杨永信喜欢什么样的,他们就变成什么样的。

  只为能够活着走出网戒中心。

  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网戒中心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遭到如此虐待。

  但有的父母,他们不但知道,还助纣为虐。

  有一个男孩,躺在窗边的手术台上,等待被电击。

  此时,他母亲正站在窗外。

  他看不清母亲脸上的神情,但突然耳边传来一句带着愤怒的声音:

  “加大剂量电死他!”

  在一部分家长看来,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他们的孩子听话,那就是“良医”。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甚至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要逃跑,还帮忙抓孩子回去,举报孩子。

  整套疗程四个多月,一个月6000块,治愈率达96%。

  家长给钱给得毫不手软,杨永信手下的电击也毫不手软。

  60毫安、70毫安、80毫安…

  杨永信厚颜无耻地说:“哪怕成功救治一个孩子,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从网戒中心出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带着点心理问题。

  他们一边高兴自己终于逃离魔爪,一边惶惶不安,生怕哪天走在路上,天降麻袋再次把他们带到那个魔窟。

  于是他们开始逃离父母。

  小春(化名)说:“我离开网戒中心几年了,但那几个月的经历让我和父母的关系划开一道鸿沟”。

  “我再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相信他们。”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离家2000多公里的鄂尔多斯工作。

  每当节假日父母打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的时候,他也总是找借口不回家。

  其实,小春不是很能适应内蒙古的环境和饮食,但她说:这总比待在父母身边安心。

  还有做法极端的孩子:

  16岁女孩陈欣然在网戒中心待了4个月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绳子将母亲捆绑在椅子上。

  面对母亲的求饶,陈欣然无动于衷,还不停地拿电棒和锐器往她身上砸。

  8天8夜,她连一粒米、一滴水都不肯喂母亲,直至将母亲折磨死亡。

  被捕后,她说:

  “那根绳子原本是我用来上吊的,试了几次没有成功,就决定将它留给‘更需要’的人”。

  还有一个男孩,被父母送进网戒中心待了几年后,又去监狱待了7年。

  男孩坐牢原因:

  他从网戒中心出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捅了自己的父亲十几刀。

  别人问他,刚得到自由又要被束缚,后悔吗?

  他哈哈笑了,毫不犹豫地说:“不后悔!”

  “我在地狱待了好几年,之所以没有寻死,就是想亲手完成这几刀。”

  这些父母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们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好,结果却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2019年,杨永信的所作所为被曝光,隐藏在海底深处的真相,这才被搬到了明面上。

  无数网友心惊不已: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恶魔,怎么会有这么愚蠢或狠毒的父母?”

  眼看事态越闹越大,网戒中心以极快的速度被通知关停,这才结束了杨永信为非作歹的一生。

  但让人痛心的是,依靠现有的事实,无法让杨永信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

  对于杨永信的现状,有网友曝光他最近疑似半身不遂和偏瘫,需经常接受针灸电击治疗,是真是假还未证实。

  

  如果是假的,我希望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我一定拍手叫好。

  愤怒之余,一阵阵无力感从心底升起。

  杨永信电击室是关停了,但又走来了更残暴的豫章书院。

  当豫章书院被叫停后,河南雅圣思素质教育基地也冲上了热搜。

  不一样的名字,却有着相同的配方。

  学生一旦进去,从此甚至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就像是行尸走肉,游荡在人世间。

  那么,这一切最大的罪魁祸首是谁?

  是父母,是那个打着为孩子好旗号的父母。

  如果没有父母在一旁为虎作伥,杨永信何至于嚣张至此?

  你在大骂孩子戒不掉网瘾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带给他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和引导的时候,你总是缺席。

  某天一回头,发现孩子“长歪”了。

  你心里焦虑忧愁得不行,决定把孩子送到网戒中心接受治疗,然后期待几个月后就能收获一个乖巧孝顺的孩子。

  真的可能吗?

  恕我直言,真正该被送进去治疗的,是那个看不见孩子内心世界、愚蠢无知的你。

  作为父母,你必须明白:

  错误的教育开不出灿烂的花朵,迷失的羔羊也去不了辽阔的草原。

  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看待,并给予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才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思想。

  因为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最有力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