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答疑支招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汽车行业答疑支招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趋势?

汽车行业答疑支招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趋势?

2023-06-21 23: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趋势?深圳市三人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首席咨询李桉华老师认为:特斯拉鲶鱼效应引发行业洗牌。

实施能源革命战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回顾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打造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特斯拉从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五年,对中国汽车业及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催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特斯拉“鲶鱼效应”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活力,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这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迅速发展并满足市场需求。根据2022年11月乘联会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36.2%,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产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的特斯拉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通过了欧洲等市场的认证要求,展示了中国制造品质的实力。自2019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从7.7%提升至2022年的21.8%,国内车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86%。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为6.2万辆,而到2022年,特斯拉出口量达到27.1万辆,国内车企出口量也增至38万辆。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在中国市场, 特斯拉的国产化率约 90%,除核心芯片、集成电路部分,整车基本实现中国制造。特斯拉鲶鱼效应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中国车企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合资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自主研发的品牌由于各车企发展水平不一、技术相对落后,形成了“低 端、低价、低质”的认知偏见。然而,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重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形象。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升至44.4%,同比上升 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2 年预计市场份额将接近一半,达到49.9%。

最新的乘联会发布的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销售前三名都是中国品牌乘用车,而2018年2月份销售前四名都是合资品牌。

特斯拉引领降价潮,鲶鱼效应再现

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倒逼国内汽车集团加速向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国内汽车集团若缺乏产业链优势和成本控制,以及更高的科技水平,将在制造成本和品牌力上难以与特斯拉抗衡。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和品牌塑造。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国内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将进一步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战略重点与误区分析

随着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大战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的观念正误导着部分企业和集团在战略布局上的选择。

产业视角:智能化仅是新能源汽车的辅助功能

智能化并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主要功能为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当前,许多企业过度追求智能化配置,忽略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和成本控制。这是对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的忽视。

用户视角:智能化服务特殊需求人群,非主流竞争

智能化功能并非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消费者更加关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安全性、充电时间和外观设计。企业应关注主流消费者需求,降低购车和用车成本,而非盲目追求智能化。

左一:著名品牌营销专家 李桉华老师 左二:著名咨询专家 许元德老师 右一:著名咨询专家 王海兵老师

竞争视角:智能化是新能源车特性的单一维度,不能成为企业战略

特斯拉曾以智能化功能打造品牌竞争优势,成功吸引关注。然而,其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于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低造车成本。汽车集团应在产业链整体优势方面下功夫,而非过分强化智能化。

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非智能化单一维度

国家政策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强链补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这也意味着企业在发展中应关注产业链整体优势,而非单纯追求智能化。

大型汽车集团发力产业链整体优势,而非单一的智能化

特斯拉、比亚迪和丰田等大型汽车集团均在努力建立全局的产业链领先优势。他们关注电池升级、降低电池成本,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而不是过分追求智能化。

特斯拉

电池技术和成本是竞争的核心。特斯拉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链竞争优势是其降价的底气。

比亚迪

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关注电池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继续巩固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丰田

丰田努力通过开发材料和结构降低电池成本,使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丰田2022年报显示,丰田集团正通过开发材料和结构将电池本身的成本降低30%以上。此外,他们还计划通过汽车和电池的集成开发,让汽车的电池成本从2020年下旬开始进一步下降。

“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是行业的普遍战略误解,应高度警惕。汽车集团如果出现战略错误,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最终要比拼的一定是吨位,吨位决定地位,规模成就品牌。新能源时代不拥有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汽车集团将会被淘汰。

超级技术品牌——新能源汽车核心战场

汽车发展史上,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这个过程中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品牌。对汽车集团而言,超级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在外部树立科技领先的形象,提高汽车主品牌的客户信任度和品牌溢价。缺乏科技领先认知的车企往往仅是汽车装配厂,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拼价格。

奥迪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口号,依靠五大超级技术品牌,从普通汽车品牌跃升至与奔驰、宝马齐名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迪 quattro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自1980年研发以来,quattro 已成为经典的超级技术品牌。

在商用车领域,斯堪尼亚V8发动机也是一大超级技术品牌。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14升V8发动机,曾为斯堪尼亚赢得了不少荣誉。这款发动机也是斯堪尼亚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发动机,销售总量超过17万台,让斯堪尼亚在全球市场声名远扬。

超级技术品牌之争,往往改变行业格局

丰田普锐斯搭载的THS(TOYOTA 混合动力系统),帮助丰田在节能领域树立了优势地位。在与本田的竞争中,丰田普锐斯成功压制了本田的上升势头。

借助超级技术品牌,丰田摆脱了“廉价车”的标签,为日后在美国市场与雪佛兰和福特竞争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成功建立超级技术品牌,丰田不会成为全球汽车霸主。

长城坦克的超级技术品牌3.0T.V6+9AT 高阶动力总成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高阶动力总成,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然而,北京越野缺乏超级技术品牌,其BJ60汽油版搭载 2.0T+48V 发动机,技术源于长城旗下的蜂巢易创。因缺乏超级技术品牌,北京越野逐渐失去了越野爱好者的信任。

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战场是超级技术品牌之争

在新能源时代,比亚迪凭借 DM-i 混动技术、刀片电池等超级技术品牌占据了新能源初期先发优势。

2023年3月10日,长城汽车举办了“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发布了全新Hi4混动技术。这是长城汽车开发的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电四驱结构。该技术兼具四驱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同时经济性堪比两驱车型,具有“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的特点,将新能源超级技术品牌之战推向新阶段。

此前,比亚迪推出了超级技术品牌“易四方”,包括四轮电机驱动、高速不爆胎、原地掉头、涉水模式等,震撼整个行业。虽然市场上拥有技术实力的汽车集团众多,如吉利雷神、长安蓝鲸、 奇瑞鲲鹏等,但在用户层面成功创建超级技术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

今天,超级技术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汽车集团应积极研发和推广具有广泛客户认知的超级技术品牌,利用超级技术品牌提升和改变主品牌认知势能,赢得新能源时代的竞争。

警惕欧美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节点“抄后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搞清楚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全军覆没。”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新月异,技术更新迅速,我们需要关注欧美传统汽车集团,凭借科技优势重获竞争制高点的可能性。

欧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领先国内企业

德国大众集团深入了解马斯克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收购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部分股权。欧洲电池生产线建设加快,大众在欧洲的 6座超级电池工厂至2030年预计年产能将达240千兆瓦 时。同时,大众与凯迈斯、美国Electrify.America等合作,搭建亚欧美充电基础设施。

奔驰概念车EQXX 对中国汽车企业产生冲击。EQXX 刷新能效纪录,最高纯电续航里程达1220公里,轻量化电池容量大幅提升。集结全球合作伙伴、创新机构以及F1专业人才,采用先进数字开发工具,EQXX仅用18 个月从零到整车落地。

深圳市三人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首席咨询李桉华老师认为:我们需要深思以下问题。

国内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是否仍具竞争优势?科技迭代速度是否已落后于欧美汽车集团?中国多数混动技术突破得益于美国Paice公司专利到期,但许多核心配件仍依赖欧美国家。

燃油车时代的底盘技术在新能源时代依然具有价值,如极氪001 空气悬架,在英国超跑团队的参与下,实现高性能极致操控。

在工业4.0时代,中国汽车制造的机床及相关智能制造设备大多依赖国外进口,关键制造环节仍被他人掌控。尽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领先优势,但国内汽车芯片自给率低仍是一大隐患,随时可能面临“卡脖子”风险。

因此,在这场新时代汽车工业的大竞争中,中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改善不一定能让企业盈利,但以盈利为导向的经营改善,一定可以让企业盈利。企业只有持续盈利,才能持续发展永续经营。

《100%盈利模式控制系统》及《量化授权经营模式控制系统》可有效解决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转型期等各个阶段所面临盈利性的管理问题,帮助您的企业长足发展,蓬勃兴旺。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行天下,以信而致远。我是您的思考源,著名咨询专家,曾服务于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现深圳市三人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李桉华老师,三人行管理咨询《100%盈利模式落地专家》,才是您身边真正的盈利模式深层落地专家。正确的选择决定正确的方向,更早的选择决定更早的成功,三人行管理咨询愿与您一同启航圆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