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走出困境需多方位布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乳制品消费 中国奶业走出困境需多方位布局

中国奶业走出困境需多方位布局

2023-03-23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料图片

调整乳制品消费结构是关键

“从奶业全产业链的角度看,消费仍是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从消费结构看,由于中国消费的乳制品将近80%为液态奶,而液态奶货架期短,乳制品消费一旦疲软,那么加工企业就不愿意多收鲜奶,从而出现特殊的周期现象,表现为每年春节过后,奶源过剩;进入夏季,奶产量下降;到10月份,奶源又开始紧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胜利对当前的奶业形势进行了分析。

“提振国民的乳制品消费、改善饮奶习惯和消费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乳制品消费量和奶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改善乳制品消费结构是提升消费量的有效方式。”李胜利表示,在欧美国家,奶业已经从过去的“喝奶”升级到如今的“吃奶”。“他们将40%的原奶加工成奶酪。”由于奶酪货架期较长,就相当于延长了液态奶的销售时间。比如在美国、德国,人均牛奶消费量每年达到200多千克,其中一年吃奶酪16千克(1千克奶酪由10千克牛奶加工而成),相当于消费了160千克液态奶,其余为日常喝的液态奶。

“所以摆脱奶业周期现象,也就是春节过后的奶源过剩,关键在于调整乳制品消费结构。”李胜利说。

“其次,要重点关注种养结合模式。”李胜利指出,我国原奶生产成本始终较高,饲料成本也在日益增长,国内奶业应该继续重视优质粗饲料的自给,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合理配置“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规划玉米青贮、苜蓿和燕麦草的种植面积;同时,国家应该给养殖企业匹配自有土地的政策支持,发展种养结合。“若能够实现1头牛2亩地,不仅可以控制成本,也可以消纳牧场的粪肥,实现良性循环。”

据李胜利分析,在欧洲,奶农都是自种牧草,小型牧场供养10—20头,甚至100多头奶牛。一方面,饲草成本低,奶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粪污还田,实现良性循环。对比来看,中国这些年建设的牧场,需要大量流转土地,养殖成本高。同时,从美国、澳大利亚大量进口优质牧草,导致成本压力很大。

资料图片

“两条腿走路”做好“育种”工作

在整个乳制品行业上下游链条中,科技附加值最高的“种业”是中国乳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节点。“尽管近年来,国内奶牛育种、饲养技术进步迅猛,但国内外差距还不小。”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乔绿指出,解决奶牛种源问题,既要做好本土自繁自育,也要重视和奶业发达国家进行遗传物质交换。

乔绿认为,做好奶牛种源的培育,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应该做好国内优秀种牛的自繁自育,在现有牧场中选出产量高、性能好、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种牛进行扩繁;另一方面,应该做好“交流”,当前奶牛养殖业国产冻精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0%,进口遗传物质的占有率为70%,所以养殖业也应该广泛地和奶业发达国家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加快优秀种牛群的建设。

据了解,首农畜牧目前与现代牧业、宁夏农垦等国内大型奶牛养殖企业进行联合育种,重点发展种业,支持建设种业示范基地,建设奶牛种业的科技孵化器。

另外,发展新型乳肉兼用牛不仅高效而且经济,符合当前国内的奶业发展形势。李胜利指出,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优势在于既产奶又产肉,且在乳脂、乳蛋白等主要营养指标方面都比荷斯坦牛更优。同时,乳肉兼用牛具有耐粗饲的优点,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强,尤其在当下牛奶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乳肉兼用牛的优势更加凸显。

李胜利介绍说,目前在辽宁省鞍山市就有牧场将荷斯坦牛替换为乳肉兼用牛,既搞养殖又搞加工,效益可观。在李胜利看来,我国需要及早布局,做好长期规划,重点培育新型乳肉兼用牛。

加快实现牧场智能化管理

在目前全球奶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用科技为中国奶业赋能,进一步增强本土奶相对于进口奶的竞争优势?

“在奶牛养殖环节,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应用,提高奶牛养殖的技术含量,更广泛地应用机械化、智能化的装置设备,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整体提升奶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养殖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李胜利指出,中国奶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时间短,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应该有意识地加大培养国产自主品牌,加强国内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的开发。

“目前,规模化养殖的模式仍然在我国奶业发展中起到了带动性和指引性的作用。”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鸣指出,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建成投产,目前国内的万头牧场已经接近100家。牧场奶牛存栏的增加,对牧场的管理要求就更高,所以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就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能够实现牧场智能化的管理,其效率将大大提升,不仅节省劳动力,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都将实现突破。

END

丨来源:中国食品报

丨记者:杨晓晶

丨本期编辑:杜兆侠

丨校读:杜兆侠

丨监制:张耀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 部分 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奶业“多点开花”,振兴“阔步向前”

“中国乳都”8个新建规模化牧场集中开工 | 伊利集团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开建!

李胜利:2022年奶价需要维持在.......

25万头奶牛集群合作项目在这里开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