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慢性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 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2023-11-23 19: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肾脏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排出由体内摄入或由代谢产生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那么,当肾脏出现损害时会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尿量与排尿异常

正常成人尿量为1500ml~2000ml。当24小时尿量多于2500ml时为多尿,多尿包括生理性尿量增多和病理性增多。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即为无尿。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性症状,其他类型的排尿异常还有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和夜尿增加等方面。

水肿

水肿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症状。根据发病机制不同,肾源性水肿可分为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肾炎性水肿的特点是眼睑或面部非凹陷性水肿,同时伴有血压增高,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肾病性水肿的特点是晨起时眼睑水肿,傍晚时踝部或胫前水肿。随着水肿加重,面部及下肢出现持续性水肿,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浆膜腔积液,通常为凹陷性。

但不是所有水肿都是由肾病引起的,如果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没有问题,则基本可以排除肾病引起的水肿,而应该考虑为肝病、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等问题引起的水肿。

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可表现为泡沫样尿。正常情况下,因为排尿的高度、角度等原因,会使尿液产生一些泡沫,通常这些比较大的泡沫也容易消散。当肾脏排出较多的蛋白质时,尿液中蛋白质会改变尿液的张力,出现很多持续不散、细密的泡沫,则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不超过150mg,其中40%为白蛋白。根据蛋白尿产生的机制不同分为病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

血尿

血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肉眼血尿(出血量>1ml/L),也可表现为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蛋白尿同时发生,部分仅在体检及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有时尿液变红,是因为服用了一些药物比如酚酞含片;或者吃食物比如火龙果,而出现的假性血尿。

高血压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进展有密切关系。肾性高血压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但临床上多指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通常为良性肾硬化。肾病患者有高血压表现是很常见的,如果高血压在年轻患者(少于30岁)中出现,或者高血压患者在诊断时血压非常高,往往需要排除肾脏疾病。

贫血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肾脏病5期的患者有90%以上可出现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基础肾脏病原因及炎症状态等相关。当机体出现贫血时,患者可有头晕、乏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后心悸、食欲下降以及脸色苍白等表现。

腰痛

腰痛一般分为肾绞痛和普通腰痛两种,前者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输尿管阻塞、痉挛,肾盂急性扩张引发剧烈疼痛。普通腰痛则是除肾绞痛以外的其他腰痛。肾绞痛单侧常见,可有放射痛,多表现为辗转反侧、被动体位,绞痛缓解后可出现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结石、感染。普通腰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腰椎病变、腰部带状疱疹、腹膜后病变等。

以上为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早期往往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略。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体内多种毒素的积聚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患者可出现各种临床表现,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脏器和系统。

当肾功能衰竭进展至尿毒症期,患者可有以下几个系统受累的表现:

1.消化道系统:恶性、呕吐,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

2.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心肌病变,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

3.血液系统:可出现贫血、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

.呼吸系统:可出现气喘,呼吸功能障碍。

5.神经肌肉系统:抽搐,意识障碍。

6.内分泌系统:肾性骨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

7.神经精神系统:尿毒症脑病,出现精神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紊乱;周围神经病变。

8.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9.感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皮肤、呼吸道或者泌尿道感染。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家不可对号入座。当机体出现异常表现时,应该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上上之策。(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丘宝清)

原标题: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责任编辑: 黎丽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