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想到和做到之间的鸿沟 我的学习流

我的学习流

#我的学习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问题导向我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或是看文章看完就忘有时候写作过程中突然想到某个点但是不知道在哪里读过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写在之前

我们学习一个方法或一门语言(计算机语言)通常会有两条路可以走:

先技后道,即先学会使用再学习背后的理论。先道后技,即先明白背后的理论再学习使用。

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句话古人是没说过的,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古人有说。所以写在之前的就是我学习流中的四个理念:

番茄工作法费曼学习法GTDZettelkasten(我习惯称之为卡片笔记)道(理念)

对于上面提到的四个理念,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所以我只谈谈它们是如何在我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番茄工作法

试着回忆一下,你有听过一堂完整的课而不发生分神的情况吗?一节课有 45 分钟,如果你让我连续学习或者听课 45 分钟,我是做不到的(但看小说和打游戏是可以的)。在学校课堂上有老师监督你,你可能会强迫自己去学习,但是如果在无人监督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会更难,而且在无形之中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我试着分析了一下原因,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

精力有限,注意力有限干扰太大

而番茄钟是很好的一个玩意儿,它只要求你集中精神学习 25 分钟。25 分钟能干嘛呢?看书是不够的,但是看一篇长文章是可以的,做一两篇阅读理解,听一段听力也是可以的。正是如此,在这一个番茄钟里,我们可以专注的干一件事,如前文说的做一两篇阅读理解或是读一篇长文章。

我在上班的时候发现一个道理:人需要必要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而番茄工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诠释了这个道理,在学习中穿插休息,在休息中穿插学习。

一个番茄钟是 25 分钟,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调控,当然这个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一个番茄钟的休息时常为 5 分钟,虽然可以改变,但是我没有改,因为这 5 分钟,回个微信,刷刷短视频娱乐放松一下足够了。

GTD

在 Topbook | 高效生活视频书 里面有一个关于 GTD 的学习计划,推荐一下!

GTD(Getting things done)引用 Topbook 里面的话说就是:把你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并处理它。它的功能就是清空大脑和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你只需要 just do it!

是否你经常会有这么一种状态。在无意间突然想到某件事情,然后过了会儿忘了,怎么也想不起来,GTD 就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你突然想到什么,就记下来(如果你忘记记了,那没办法了,但是养成习惯之后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如果过后忘了,那就忘了吧,但是此时不用担心,不用苦思冥想那是什么,因为外脑帮你记录了下来。

我用 GTD 来干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写日志,在 间歇性笔记 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了一个新的任务管理方式,利用 Timeline(时间轴) 来管理我的日常学习,预先安排好我下个番茄要做的事情以及今天要做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闪过而记录下来的)。我现在的学习过程正是这样,在看文章看书的时候会突然想到某个东西,我就将其记下来,等看完当前文章或书之后再去处理那些事情或是想法。

费曼学习法和卡片笔记

在读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时,里面提到了这么两段:

但这并不容易 , 因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在克尔凯郭尔看来 , 一个人真正的存在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存在 ——能够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这个巨大的鸿沟 。(《今天, 你刷存在感了吗?》)

费曼学习法和卡片笔记写作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而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确实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很容易陷入大脑安排的不思考,划线收藏即理解这个怪圈。我在读《认知天性》时,了解到人天生懒惰,趋向于不思考,思考是有违天性的,在读《刻意练习》时又了解到思维成长是伴随痛苦的,在一定程度上你对于一个东西思考或者记忆越痛苦,那么后期你运用或提炼信息相对更容易。

我关于读书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正常的读一遍,对于其中任何我觉得有意思有意义的东西都标注,读完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之后再回看,这次只需要看标注的,因为读过一遍之后对上下文是有一个了解的,然后就是攻读重点,在看书过程中的任何想法我都会第一时间记下来。基础模型就是:学习思考复述学习→思考→复述。

技(工具/软件)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需要的只是一个具有番茄钟的软件和一颗坚持的心,而滴答清单是提供了这个功能的。而且滴答清单还提供了数据统计的功能,可以在每天写日志的时候通过查看番茄数看看自己专注工作或学习了多久。

滴答清单番茄钟样例:

GTD

我会将所有不经意间的想法或是待办放入 Flomo 和滴答清单中,这两个软件都是全平台的,不用担心数据不通的问题。当然 Flomo 里也可以记录待办,因为你的需求只是一个记录下某一瞬间想法或待办的工具。

在 Flomo 下的样例:

在滴答清单下的样例:

如果你的工作是面对着电脑一整天,那么 Logseq 是非常适合作为你任务管理和间歇性笔记的工具,因为 Logseq 可以提供天然的 Timeline,Logseq 里面有 Current time 命令,这样就可以按照 Timeline 来安排你的工作和写日志了。而且在 GTD 里面有一个细化任务和下一步做什么的思想,在 Logseq 里你可以按照 Current time 细化自己的任务到每一个番茄钟或者每一个小时,从而确定自己做什么,然后 just do it!

Logseq 中的 Timeline 样例:

费曼学习法和卡片笔记

我在学习过程中靠的是自言自语和写下来,自言自语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清晰的表达某个概念或是观点,写下来是以存根的形式再次思考,卡片笔记和费曼学习法都鼓励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内容,而 Logseq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大纲类笔记软件,你可以将自己复述的语言放在外面,将原文放在下一级,这样在追溯过程中就会变得容易了。

在 Logseq 里面我自己的复述:

Logseq 下一级是原文:

Logseq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开源软件,它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如果你想去认识它,那么你将非常乐意认识它。Logseq 当前不是全平台的,提供了 PC 端和 Android 端,Logseq 数据是放在本地的,数据互通可能会有点问题,不过如果你不在乎数据实时互通的话,Syncthing 可以帮助你解决数据互通的问题,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类似的产品来完成这一步。

Flomo 也是作为记录和思考的软件,这在一定程度是弥补了 Logseq 数据不互通的问题,顺带一题,Flomo 的理念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在读《贫穷的本质》时记录在 Flomo 上的思考:

联合起来使用

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对着电脑的,所有我的任务管理流程就是滴答清单 + Logseq,比如在睡觉前我会想想明天干嘛,这时会将想到的东西输入到滴答清单的收集箱里面,在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将收集箱里面的需要做的事情移到 Logseq 里,并一一处理。

当我读书的时候,会将 Flomo 或是 Logseq 打开,边读边写,这里的写作方式主要来源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和思想。

当你的卡片达到一定程度或是思想达到一定程度是,写作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时我选择的工具是:Obsidian 和 Notion,两者都是非常强大的软件,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用来输出的软件不重要,你想记事本也可以,重要的是输出,去将你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接受别人的评论,大家共同进步。

「不写,就无法思考」——Niklas Luhmann(尼古拉斯·卢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