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 – 你懂你的情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情绪是一种 脑科学 – 你懂你的情绪?

脑科学 – 你懂你的情绪?

2023-11-15 1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绪会引起人体生理、行为趋向、主观意识的反应:既然情绪是对内、外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就是说是一种本能、或潜意识的防御机制。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有利于物种生存的情绪反应才被保留,因此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情绪反应均是经过选择的,例如敌人的出现,引发我们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心跳与血压上升,皮质醇分泌增加,使身体准备打或逃的反应(fight or flight),另一方面也呈现外显的凶恶表情以及显示具有防御与攻击姿势的行为。 在情绪是本能防御机制的前提之下,压制自身防御机制对?找人发泄对?在情绪发生当下积极引导当事者就能化解情绪? 情绪的产生和人的过去主观认知与经验有关:这个观点为心理咨询、积极心理学运用(如NLP、SFBT)留下了操作空间。 同样是到非洲卖鞋,有人非常悲观认为无人会买鞋(没人穿鞋),但另有一些人则乐观认为将能大卖(没人穿鞋)!相同的情境引发不同的情绪便是因为过去经验与认知不同所致

心理学家Krech、Crutch field、Livson认为人最原始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基本情绪是不学而会的,其他的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都是由这些基本情绪组合而成。

快乐:达到所盼望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另外,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体验。快乐有强度的差异,从愉快、兴奋到狂喜,这种差异是和所追求的目的对自身的意义以及实现的难易程度有关 愤怒: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扰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个体明白挫折产生的原因时,通常是对引起挫折的人或物表现愤怒的反应。个体如果看不出是什么原因阻碍他达到目的,一般只会感到沮丧而不是愤怒。对象明确的愤怒常诱发攻击性行为 恐惧: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所引起的 悲哀: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主体心理价值的大小,心理价值越大,引起的悲哀越强烈

图一人的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

情绪是如何产生

有两个理论与情绪有关。

第一个是美国心理学家Paul McLean提出Triune Brain Model,认为大脑的各部份功能是基于生存进化而来。

其中边缘系统在脑干之后进化,负责情感、直觉、哺育、搏斗、逃避等部份,这个脑有基本价值判断、喜欢开心与舒适感觉、爱憎分明,没有中间状态。

早期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正是依赖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情绪反应原则生存才得到保证。控制情感的边缘系统虽然生理上位于新皮质之下,但在心理防御机制被启动时候能够优先于、甚至阻止新皮质高阶功能。

图二边缘系统对情绪的控制

第二个则是Arnold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

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以及杏仁核,在大脑皮层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并综合杏仁核反应,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或愤怒和攻击等)。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化学反应与内分泌反应。

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回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3

从科学的角度看情绪

认为情绪是一种能量或许过于抽象,但以下四个科学实验可以让我们对于情绪有更深刻的了解。

实验一

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简称HeartMath)是一家成立于1991年专门研究人类心脏与心理健康的专业机构,他们通过不同的生理心理指标实验发现,心率变异性分析法能够最为客观和动态地反映人的内在情绪和压力状态,能够准确反映人的情绪变化、疲劳程度以及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具有低频特性,正面情绪具有高频特性。很明显,负面情绪扰乱心脏的节律和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对身体的其余部分产生不利影响。与此相反,积极的情绪创造更多和谐和周期性规律的心律,改善神经系统的平衡。

实验二

美国高等医学期刊刊登的“关爱情绪和愤怒情绪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效果比较”展示实验结果:5分钟的关爱情绪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内使免疫力不断上升;而5分钟的愤怒情绪使免疫力急速下降,并在6个小时内都不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实验三

一支来自芬兰的科研小组对700名志愿者进行了情绪对生理变化影响的实验,测量人体在不同情绪控制下各个部位的温度,然后用热成像图表示出来,实验结果中有关于快乐、爱、恐惧、愤怒、悲哀的各有不同的颜色,其中:

幸福:全身洋溢着代表温暖的红黄色,与我们感到快乐时全身温暖的感觉不谋而合,所谓的红光满面了 爱:除了双腿,其他部位温度都明显升高,心中往往充盈着异样的快感 愤怒: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一种,人体上下半身的温度形成鲜明对比,上半身体温明显升高,表示人体已经做好的战斗准备 恐惧:胸腔温度升高,与愤怒不同的是,四肢温度很低,也就是我们常常感受到的四肢冰凉 悲伤:四肢温度显示为代表寒冷的蓝色,只有胸腔一小部分温度高点,也会出现四肢冰凉的感觉

图三不同情绪的温度

实验四

美国哈佛大学与罗彻斯特大学于1996年时以796名平均年龄44岁的人为分析对象,了解其压抑情绪的程度,12年后进行第二次调查时,受访者间已有111人死亡,研究团队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的人皆死于癌症或心脏疾病,且死亡率较高的为平时较会压抑悲愤情绪、隐忍情绪的受访者。

他们的研究发现,较会压抑情绪的族群,早死机率比较表达情绪的族群高出3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高出47%,而罹患癌症的机率更是高出70%。

从这些实验可以发现情绪会牵动体内的生理与化学反应。

正面的情绪使人的生理健康、对外部的抗压性提高、身体充满热量;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内疚、愤怒、沮丧,不仅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有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最终还会遭受到情绪(所引发体内化学反应与内分泌)对身体器官的影响。

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爱得关节炎,焦虑和压力过大会影响肠胃,恐惧则容易紧张,会导致脱发和溃疡(这和中医认为过度情绪会造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说法不谋而合)

图四中医对过度情绪的看法

另外,压制情绪不宣泄出来,等于是让身体内已产生的化学反应与内分泌无处使用、堆积在自己的身体、以及未发出的情绪体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这种现象往往会在日后造成身体的负担加重、情绪的移转与不经意爆发(如心理学中著名的“踢猫效应”即是典型的情绪移转)。

4

情绪的作用

情绪是进化以及人的主观认知、经验对当下情境反应的产物,主要的作用是心理防御。而心理防御机制的落实则有赖于情绪引发动机、心理活动的组织、以及沟通三个层面上。

◥ 情绪的第一个作用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能驱使生理发生反应,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生理内驱力是启动行为的动力,但是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信号,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

例如在缺水或缺氧的情况下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产生补充水分或氧气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驱策行动,这时产生恐慌感和急迫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并与之合并而成为驱策人行动的强大动机。

此外情绪反应比内驱力更为灵活,例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能使人退缩,愤怒会发生攻击,厌恶引起躲避等。

◥ 情绪的第二个作用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Yerkes-Dodson Law认为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及强度。

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认情绪背景,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曲线呈倒“U”型,过低或过度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

而负情绪如痛苦、恐惧的强度与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情绪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G.Bower研究表明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这说明情绪具有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影响人的行为上。当人处在积极、乐观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勇承重担。而消极情绪状态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渴求、也更易产生攻击性。

◥ 情绪的第三个作用是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

情绪通过独特的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互相了解。

在许多情景中,表情能使言语交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情况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而在另一些场合,人的思想或愿望不宜言传,也能够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

从沟通交流的发生上说,表情信息的交流则出现得比语言要早得多,情绪是高等动物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也是未学会语言的婴儿与成人互相沟通的唯一管道和手段。

情绪的适应功能正是通过其沟通作用实现的。

5

如何避免与化解坏情绪

有两种方式可以避免、化解坏情绪。

第一种是动情绪、动念头时能够自我觉察。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的员工来到身为人资主管的你的面前,由于以前常受到这名员工骚扰,因此看到他来时,自我防御机制、深植于过去经验的主观认知立即启动,产生愤怒、不安的情绪,言词与行为也因此转为防御的应对姿态。

但如果你能自我觉察、前额叶的理智能适时的干预杏仁核自动化的反应,那么就应该能平静下来、理性面对。

依我的经验,以下几个方法有助于觉察能力的养成:

常画萨提亚冰山 养成每日留一点时间放松与放空自己并回想当日的所有决定 对自己期望、对他人期待、他人对我期待的正确认知 对深层渴望的正确认知

第二种方法是经由第三方使用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或ABCDE方法来化解已经产生的坏情绪、负向思考。

一般人习惯于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但ABCDE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直接引起来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Belief)引起的,而解释和评价则源于人们的信念,最终形成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onsequence)。

ABCDE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藉以改变原有信念。

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来当事者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图五情绪的 ABCDE疗法

如果你问我情绪什么?我会说:

情绪是一个流动的动机,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情绪一旦产生必有其意义,压抑情绪只会让情绪伤害身体、或是转化为别种行为伤害别人 陪着有坏情绪的人哭,然后给他/她一个拥抱,可能是更好的情绪处理方式 正确的认识期待、渴望,有助于避免因主观认知而产生坏情绪

来源: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你认为

情绪是什么呢?

更多一米服务,戳下文蓝色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