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部高口碑的烧脑悬疑电影 反转又反转 体验智商被碾压的快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悬疑类美剧榜豆瓣 推荐20部高口碑的烧脑悬疑电影 反转又反转 体验智商被碾压的快感

推荐20部高口碑的烧脑悬疑电影 反转又反转 体验智商被碾压的快感

2024-06-02 0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何为“烧脑”,就是电影的剧情让你看一遍似乎懂,又似乎不懂。混乱的剧情,错综的人物关系,高深的学术知识,甚至有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每一部电影都是整个剧组人员的心血。今天,烂番薯推荐20部烧脑的电影,希望你也喜欢。(排名无先后顺序)

1、《盗梦空间》

推荐级别:一直在牛逼,从未被超越。只有Nolan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部电影拍得很完美,如果你是一个很讲究电影逻辑的人,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你的福利啊。这部电影,导演把他的多条线交叉发展这么一个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电影的情节叙述还差了一点点。但是比很多的大片好上许多。而且我认为这部电影把,引发了一个讨论的命题,就是我们怎么看待现实和梦境,谁才是现实,谁才是梦境?这值得大家观影后,做一个思考。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有很深的想法,从感官来说看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吸引人眼球和享受听觉色,因为电影里不管的打斗的,回忆的造梦的,还是电影取景的都给你视觉上的享受和听觉上的享受。从神经上来看,我之前就说了这个电影比较烧脑,一般人给看的晕乎乎的,因为没有或者逻辑不强跟随电影取思考逻辑会被绕晕。从心里感情来看吧,虽然人家是商业电影,但是电影的诚意我们却可以感受的到,里面满满的对于梦境和现实的思想,也正是我们所好奇,导演以电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让我们在心灵上有了一次感触。

2、《穆赫兰道》

推荐级别:每个悬疑片爱好者必看影片。这部电影也不是普通的在情节上或结局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它更是一种学术上的严肃的研究,关于梦境。

《穆赫兰道》虽然神秘而费解,但却被BBC评为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这并不是一个巧合。《穆赫兰道》披着梦幻的外衣,实质上却是对好莱坞尔虞我诈的不良风气漂亮的一击。《穆赫兰道》在主题和概念上更具吸引力。该片并没有讲述伟大的电影是如何实现的,而是讲述了一部伟大的电影可以实现什么。

该片的梦幻色彩创造了很多难解之谜,让人十分困惑,但却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人们的解读欲望。该片中还有些令人难忘的插曲,包括20世纪60年代流行音乐的演绎,某种方面来说,营造了既庸俗又难以捉摸的音乐氛围。该片中最重要的场景是在Silencio俱乐部,这是该片主题的延伸,真正的令观众难以忘怀。它既是一种华丽的感官体验,也是一种自我反思锻炼,升华了整部影片,让观众们可以看到该片中感人的内在片段

该片的叙事手法略微新颖,用了当时颇受观众们青睐的平行叙事手法,情节乍一看颠三倒四,但最终折射出“万花筒”般的迷离而深邃的光彩。该片绝对不是一部易懂的电影,散乱在各个角落的故事和来回跳跃的镜头像是在考验着观众的心智和耐心,轮廓一点一点地清晰,如同一个人在早上醒来竭尽全力在回忆着昨晚的梦境。观众必须一遍一遍反复留意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细节,但即使是这些独具匠心的细节,比起该片深邃的主题、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和非凡的技巧也只能黯然失色

3、《致命魔术》

推荐级别:你从一开始就会渴望被剧情欺骗,当你彻底陷入一场骗局,你看到的只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这也是影片的伟大之处。

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故事。因为不管是对成功的绝对崇拜,还是对仇恨的无法放弃,都注定了这个游戏会不死不休,阴魂不散,直至一方付出致命的代价。致命的从来不是魔术,致命的永远都是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黑暗的人心。

影片的设定在维多利亚时代,除了可以带入精美繁复的服装,绚丽浮华的舞台背景和离奇迷幻的故事以外,更多的是制造一个遥远的隔膜的幻像——那是只有在那个时代才会有的人心躁动和迷失,而现在文明社会的我们是理性,克制,清醒,而不屑的。

就像老魔术师说的那样:“人们都是希望能够被欺骗的,哪怕片刻也好。”所以看完电影的我们也都心照不宣,不去想那些在铁笼里被迅速夹死的小鸟,不去想那些成功喝彩后的惨痛代价。在我们通往成功的路途中,再多的困难重重,我们也不会把自己的灵魂分成碎片,不会做出人前风光人后黯然的选择的,对吗?

人们都是希望能够被欺骗的,哪怕片刻也好。

4、《恐怖游轮》

推荐级别:所有悬疑片中情节最最复杂的,但又感觉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在看它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不得不飞速运转起来,才能理清全片的结构。

我刚开始看恐怖游轮的时候并没有感觉这是一部多么好的电影,纯粹是因为别人推荐我才有耐心一直往后看下去,才会由我越往后看越有一种知道真相的感觉。可是整部电影看完了总感觉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释清楚,于是带着疑惑开始了第二遍观看,这时对于影片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了。看了第二遍不得不说里面有很多的伏笔(或者说是很矛盾的事情),也正是这些细节让我崇拜起来了这部电影,慢慢思索就渐渐的感觉到了这部影片说明的事情并不简单,达到了一种能够让人思考人生的高度。

我体会出来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不愿意承认的事情,可即使你再怎么不承认。他都已经发生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是你能够改变的。如果你一直执迷你就会受到风神的诅咒。整个影片我是这么概括的:女主兴高采烈的带着孩子去海上游玩,结果路上出了车祸。孩子死了,女主不愿意承认,于是受到了风神的诅咒,于是陷入了无尽的循环里来。

5、《****》

推荐级别:故事告诉我们别多管闲事,每天让自己充满正义感去拯救别人太愚蠢了,你以为你是谁啊?神啊?救人?省省吧!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是跟我弟弟一起看的,他是第三次重温,当时我问他为什么要看这么多遍?他给了我一个特别中二的回答,因为一部好电影是值得你多次回味的,因为里面许多导演设置的精巧细节第一次观影你是肯定注意不到的,而我回答他的是一个深深的白眼。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且又找了许多关于电影的资料后,我不得不承认,真的值得再看一遍,才能挖掘出里面的条条线索,为导演设置的细节拍手叫好!这个片子看完后,最最另外惊叹的是,影片从一开始导演就把剧透渗入在播放中,每一个情景都是不可错过的提示。

作为一部恐怖片,《****》有足够的特点可以将自己与其它恐怖电影区分开,非常适合在万圣节的夜晚窝在沙发里观看。连贯的剧情,层层相扣的阴谋,让观众一步一步为此着迷。

影片的标题“****”也颇具讽刺性,一把看似万能,能打开所有门,解开所有疑惑的钥匙,最终却引导卡罗琳走入魔鬼的圈套。

电影中有一段看似不经意的谈话,细想却令人毛骨悚然。老太太问卡罗琳:“你有信仰吗?”卡罗琳回答:“没有,我喜欢接受各种观点。”老太太说:“很好。”

6、《搏击俱乐部》

推荐级别:给自己个活着的解释,不再装他妈的孙子!

在影片《搏击俱乐部》里,一批被现代生活方式麻木了内心的人认为自己是失掉了人性和感觉的社会的牺牲品,他们痛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但同时又无能为力,这是欧美人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而我们在有这种困惑的同时,还要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的——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装孙子。

影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的灵魂已被肉体俘获、禁固,只有抛开一切,才能迎来灵魂重获自由的那一刻。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其中还要先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勇气与努力,否则,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没有,何谈精神的自由。

改变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影片虽然充满了暴力和血腥甚至毁灭,但我认为可以换个角度理解,也就是说改变并不一定非要毁灭,可以是重构,历史告诉我们,推翻旧秩序的目的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建立新秩序,思想的改变同样可以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构思想,探询活着的意义,给自己一个解释,在当今这个物质世界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证实自己的存在,如何让自己生活得快乐?是否只有权、钱、色,才是我们的最爱,才能够找到灵魂的自由?或许我们都应该反省一下,如何在理性与疯狂中,找到生命的价值。

7、《致命ID》

推荐级别:精妙绝伦的剧本。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影片非常耐人寻味,切换焦点时镜头的微小变动更是非常隐喻。结局倒不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片子到最后肯定会回头给观众一枪。编剧太牛了,前后呼应的巧妙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是6年前的片子,如今看来也生猛十足。

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

“暴风雪山庄模式”是许多推理悬疑作品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模式,它又被称为“孤岛模式”。而在同类电影中,《致命ID》可以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它注重细节,意外连连,又融合了解析型人格实验以及心理犯罪等内容,值得一再欣赏品味。

《致命ID》以它超强的意外性著称,可以说不到最后一刻,你根本猜不透结局,一切危险都在暴雨中若隐若现,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一点一点跟着去推理事实的真相。然而,就当你看到某一刻,以为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随即突如其来的反转,又会让你为此发出惊呼和感叹。

8、《记忆碎片》

推荐级别:如果还没看过,那么现在最该做的是千万别看任何有关的评论,立刻打开手机,找到带导演评论的D版,然后开始失忆之旅。

《记忆碎片》是迄今为止我看到剧情编排最精妙的一个片子了,看完以后竟然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对于片中人,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没有一个人拥有完整的事实真相,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好在这只是一个电影,而它的造物主,导演和编剧,一定很缜密的设计了故事的事实真相。

导演用一种前无古人的倒序方式营造出“支离破碎”氛围,让观众深刻体验到Lenny破碎的生活及内在,我们如Lenny般扮成侦探,在电影里寻找着所谓的真实。而那织在复杂结构中的情感更让人没有办法不被感动。“如果自欺才能使我快乐,我选择如此的活着。”我们要生存下去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否则就会精神分裂。但那些我们坚持的东西可能只是自己假象中的虚幻。一觉醒来时看着天花板问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然后你开始回忆,当那些记忆的碎片一点一点拼凑起来,一个完整的可能也并不客观的现实呈现在眼前,你,是否惶恐?

9、《十二宫》

推荐级别:完美地描述出来一场让人惊恐的心理战,对手则是美国历史上最聪明、最难以琢磨的系列杀人犯。

简洁、镇定、沉稳、大气。看后简直感慨到无语,觉得几乎无可评说。因为可说的太多。大卫.芬奇叙事的功力是已臻化境了,凝炼而沧桑。好多人喊闷,所谓“没有兴奋点”,我可是从头至尾忙着接招,看得脊骨生寒,并不觉得有一处废笔虚笔。

芬奇对时间的表现,朴素而冷静。我们只看到渐渐斑白起来的两鬓,逐渐疲惫不耐的面色,看到各职责部门机构的推诿与撤出,合作默契的缺乏,沟通的阻滞,案情一再的延宕。看到都市在昼夜姌替之间转换着面目,当事人们逐一涣散了心力,只想干脆离开和遗忘了事。时光淘掉了很多,但是真相依然隐匿。这是真正的残酷与嘲弄。在罪恶黑暗前我们的无力感,都像是影片最后罗伯特凝视疑凶的那一眼,也像是拿出一排照片让幸存者指认的警方官员,脸上所挂着的那个震撼而又难堪的表情。我无法总结那个表情。我怕说出来,就太悲观了。

而芬奇,只是冷静而客观的,记录了下来。

10、《生死停留》

推荐级别:罕见的演员阵容,罕见的看不太懂的片子,不过的确好看。

先有了《穆赫兰道》的试炼,再看这部就较容易理解了,频死经验中弥留的精神活动,用对客观事物的映射从而创造了一个梦境,主人公在此梦境中原谅了自己,最终得到的救赎。

第一次看穆赫兰道那时候真的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然后惊叹不已,之后再来看生死停留就觉得简单多了,基本上看到小一半的时候就清楚了。个人认为想要看懂stay这部电影主要是抓住两个地方,第一是这类电影只有最后15分钟左右真相大白时刻是真实的,前面一个多小时都是梦境,而在梦境中出现的人一定是在真实中见到过的,所以记住最后时刻站在车祸现场围观的那一群人,回想一下在梦境中他们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身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第二是从电影的一开始到最后多处穿插了那种只有一帧的画面,观看的时候感觉只是闪了一下,如果正常速度播放的话根本看不清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慢放一下看清楚那个画面,例如在Sam和Leon下棋Henry出现之后的那里就有几个闪过的画面,在看的时候暂停倒回去慢放一下,就会看到是Henry的全家福还有车祸时的景象,所以我当时看到这里就彻底明白了。 

11、《七宗罪》

推荐级别: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欲望。讲的是一个连环杀人案,细节设置巧妙,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层层递进,结局意外惊悚。以主人公的形象一步一步的解读整部电影。

《七宗罪》是一部经典黑色惊悚片,剧情与天主教中的七种死罪紧密相连,但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机械性的将这七宗案件罗列在一起,而是从两名警探的视角出发,逐渐的推理向案件背后的真相,而凯文·史派西扮演的连环杀手不但以自首的方式让案情峰回路转,第六、第七宗案子的完成更是出人意料!

《七宗罪》的电影场景被导演大卫·芬奇布置得像后现代装置艺术的展览场,比如饕餮罪现场让人作呕的黄光色调意大利面、**罪现在的红色血腥场景、骄傲罪里洁白房间显现的恐怖感,以及懒惰罪里污秽黝暗的绿色光影,当然混沌和黑暗才是影片的主调。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大卫·芬奇不但打破好莱坞传统类型电影的框框,还不断把惊喜带给观众,使这部看似是警匪惊吓片的电影比其他同类制作的电影还要出色和震憾。另一方面,片中的美术指导与摄影技巧也是同样的严谨细致。暗色调的渲染、不停下雨的城市,昏暗的灯光和明暗处理,不论何时似乎都笼罩着一层诡异地面纱。不同如《十二宫》那种似有似无的迷雾效果,《七宗罪》的画面都是清晰的、残酷的乃至血淋淋的。

12、《非常嫌疑犯》

推荐级别:即使你完全投入到电影中去,但是不到最后一秒你还是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

《非常嫌疑犯》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悬疑电影。全片以倒叙的方式,给我们揭开了一桩借刀杀人惨案的真相。全片完全推翻了观众的惯性逻辑思维,将一个剧情复杂的故事拍得戏剧张力十足,自始至终扣人心弦。

这部黑色惊险片在剧本结构上有突破性成就,完全推翻了观众的惯性逻辑思维。导演布莱恩·辛格才华横溢,将一个剧情复杂的故事拍得戏剧张力十足,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欣赏本片时必须全神贯注留意每一个细节,如此才能在压轴高潮谜底揭晓时获得恍然大悟的乐趣。电影以金特的叙述为主线,把恐惧和背叛很好的融合了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黑色氛围。电影的结构突破了传统悬疑电影的习惯,处处观众的出乎意料, 张力十足,扣人心弦,以致有人惊呼这部电影是不是拍得太聪明,超出了观众的理解力。

这部电影在叙事上的贡献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告诉了你谁是终极boss,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你自己又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和立场。等到你终于可以十拿九稳地判断出谁是boss的时候,剧本又完成了一次颠覆性的“自我证明”。

13、《蝴蝶效应》

推荐级别:亚马逊雨林一只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一部好的电影总有一个地方是突出的,画面、技巧、音乐等等,而这部电影的突出之处就是他的主旨及情节。很多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要么情节很乱,偏离了主旨。要么情节贫乏,无法体现主旨。但这部电影虽然情节看似杂乱,但每一个情节就仿佛被一根线牵引似的,完美的体现了电影的主旨。这种完美的结合,不得不让多老板佩服。

而这部电影的主旨如果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总结,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回到过去所改变的任何一个细节,可能就像蝴蝶在北美洲扇了一下翅膀,却在南美洲引起了海啸一般。而且我们认为可以挽救我们未来的细节改变,真的就能够让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幸福的结局么。电影通过一次次的让男主回到过去改变细节,再让他一次次的看到因为他的行为所展现的不同未来。

电影的优点之一就是现实与空间的盒子,我们通过这个盒子以别人的眼光体味着不同的人生,在男主一次次被改变的未来中,我们也明白了有时候改变过去并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美好未来,只有把握当下,才是人生的真谛。

故事里男主角有6种不同的未来,而每次引起这种未来的改变,就是他儿时失忆的时候,这里多老板就不在剧透未来是什么样,请大家带着疑问观赏这部电影,说不定你还会挖掘出更多的东西。

14、《源代码》

推荐级别:8分钟的不断重复,但每次导演都会透露出一点线索来。没有太多的高科技镜头和特效,但是以稳稳的节奏和耐人寻味的细节令人叹服。

《源代码》是一部奇怪的电影,当你越多占用关于这部电影有知的部分,就会发现更多的未知领域被揭开,深入思考下去,会有更多的假设和悖论蔓延开来,由此影片情节的缘起、走向和隐喻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说就有了N多种可能性,于是在一起观看了《源代码》的人,对于影片可能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情节复盘结果。

这一点上《源代码》很像《盗梦空间》,都是让人很有讨论欲的电影,而且《源代码》在情节的发散性上走得更远,这主要是因为《盗梦空间》的设定做得很严密,影片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述盗梦和植入的原理,而《源代码》的设定则简单得多,只用了一句话来解释source code的运作原理,更深层次的演变都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己完善起来的。打个比方,这就像围棋一样,在各种棋类游戏中围棋的规则是最简单的,就是圈地取子,但也正因为这个规则简单,围棋才成为变数最多、战术最复杂的棋类游戏。

1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推荐级别:围炉夜话神游八荒,科幻真正的魅力不是视觉效果能取代的。男主是一个活了一万多年的人,每十年就要换一次居住的地方。搬家前和许多教授喝酒讨论关于人类的种种。

 这部电影最先被人提及的就是它超小成本的制作:一群人、一间几乎被搬空的屋子,在没有任何其他场景的情况下,所讲述的居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男主人公除了有自愈能力、可以长生不死之外,其他的与常人无异:记忆力很普通,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事;走路靠脚;说话靠嘴。但是由于他活的时间足够长,所以遇到过许多大人物,知晓他们与历史记载完全不同的一面,而他本人正是传说中的上帝,也正是这个点成为了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

关于拥有永生不死这种能力,如果我是他,我的想法大概会比较悲观,在有了数次遇到灵魂伴侣并眼看着她死去的经历,我己经不愿意再主动与人接触。也没有了努力工作生活的动力,我会消沉很久,像乞丐那样生活,任时间流淌。我大概会精神混乱到分不清白天黑夜,分不清陆地海洋,一切颜色、一切气味都不能让我打起精神。在长时间消沉之后,我可能会想重整旗鼓,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之后继续消沉,循环往复。

男主人公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选择当不同大学的教授,他选择当大学教授可能是因为他想尽可能的学习更多的学科用以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我大概会把长生不死的这件事当作上天对我的惩罚,无限的生命反倒变成了鸡肋,想舍弃有些不甘,不舍弃却又在不停地轮回之前的经历与苦楚。

16、《达芬奇密码》

推荐级别:电影对于耶稣在西方至高无上的地位发起了冲击,让人们对于自己的信仰产生了质疑。

达芬奇密码,一听到这个影片名字就感觉很神秘,观看时的神秘感也是贯穿始终。这部于2006年震撼上映的大片由朗.霍华德执导,并由汤姆.汉克斯和奥黛丽.塔图领衔主演,伊安.麦克莱恩和保罗.贝坦尼也倾力加盟。它是根据全球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改编而成,小说的受欢迎程度足以证明影片不会逊色,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整部影片以圣杯的秘密为主线,是一部历史和宗教色彩浓厚的经典悬疑大片。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世界著名画作,均是由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做。而且还对《最后的晚餐》做了详细鉴赏。在维莱特堡里,雷·提彬这位历史学者利用高科技对《最后的晚餐》做了独特讲解:圣餐杯不在圣餐桌上;13个人中有一个是位女性——抹大拉的玛丽,她是耶稣的妻子;圣杯是在耶稣和玛丽之间……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在卢浮宫里,索菲为逃跑而拿着达芬奇的一幅画威胁警员,没想到,那名警员竟为了救画而放跑了索菲和罗伯特。

客观上它拥有了很高的影视艺术和文学价值。可是,主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区别,它给我们这些东方国家的观众带来了某些困惑,例如宗教语言繁多,宗教仪式性质不明等等。

《达芬奇密码》,一部争议声巨大的大片,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我想还有对历史的重视,对艺术的欣赏,对事实的尊重。观看了这部影片,更加佩服外国一些电影的艺术和技术,同时也憧憬着我们自己也会拥有如此经典大片。

17、《猫鼠游戏》

推荐级别:事实证明,聪明的头脑永远可以赚钱。这是我看过的来奥纳多最可爱的角色。

虽然可能看的有点晚,但实在非常精彩,这世上真的有人那么的聪明,把谎话说的比真话真,还要镇定自若。相比之下汤姆汉克斯那只能算勤奋了,两个聪明人的较量,喜欢他的爸爸 那么的坚定和乐观,对儿子的爱。虽然有些纵容,但看他好不容易逃出去却看见他妈妈的幸福生活,挺辛酸的。看完以后真的难以置信这不是故事而是真事,震撼 !

根据阿巴格诺的自传《有本事来抓我吧:一个诈骗犯令人惊异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FBI探员卡尔与罪犯弗兰克之间进行较量的故事。弗兰克是FBI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通缉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广大,伪装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几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迹。

FBI探员卡尔领教到这个犯罪天才的过人智商,他屡次被弗兰克这个黄毛小子捉弄,心里又恨又不得不佩服。

经典台词:有时候,生活在谎言中更轻松些。

18、《嫌疑人X的现身》

推荐级别: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 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 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根据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悬疑电影,讲述了天才数学家为了他所爱女人的犯罪制造完美不在场证明的故事。

该小说先后被翻拍过多次,其中以福山雅治和堤真一主演的这一版本评价最高,两位主角精湛的演技功不可没。

经典台词: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为答案揭晓的那一刻,也是灰飞烟灭的开始。

19、《惊天魔盗团》

推荐级别:有明星 有特效有高潮 有悬念 你还要什么!

圣经•启示录中曾描绘世界末日之前会出现四骑士(Four Horsemen),分别骑着白、红、黑、灰四匹马,各自代表征服、战争、饥荒和死亡,见证从兴盛到灭亡的过程,当七印全部揭开之后将会迎来最后审判。电影《惊天魔盗团》(Now You See Me)中借用「四骑士」这个与审判相关的宗教符号,而具体象征中则又套用塔罗牌之中大阿尔克娜的四张图案意象——恋人、女祭司、隐者和死神。

故事整体以四骑士团的三场魔术表演秀为纲,情节构造不可不谓细致用心,以抽丝剥茧的方式环环相扣,逐个引人入套、故布疑阵、惩罚审判。曾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合作的两位老戏骨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再度携手助阵,同时饰演反面角色,虽为配角戏份倒都不少,精湛演技为本片增色不少,数度使我真的疑心其中一位是幕后策划者。

在烂片迭出的当下,《惊天魔盗团》还是值得推荐的,至少有灿光溢彩的魔术舞台秀,满足感官的视听体验,多层伪装的悬疑情节,还算用心的数处伏笔设计,尽管不乏一些剧情漏洞硬伤,剧情深度和角色刻画也稍显不足,但完全配得上抽出2小时时间欣赏。

20、《局内人》

推荐级别:这就是真实的纽约:所有的宗教、信仰、口音、肤色都在一起;

影片开始就非常强烈的斯派克.李的风格,开场音乐是印度音乐,让我几乎怀疑下载的影片声道作坏了。克里夫.欧文的开场描述充满了悬疑,你知道整片故事就是要来给你诠释他的话的,但是到了影片一大半的时候,你都还没有建立起关联。

影片从抢银行开始,节奏也很明快,但是不同于一般的警匪动作片,本片对人物哪怕是很小的配角的刻画也非常写实,每个人都着墨不多,但是刻画鲜明,它并不是通过一个小对话和表情来刻画,每个人物在几个重要场景的表现中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复杂性。这种刻画让我觉得有一丝凉意,这种凉意来自于镜头的近乎冷酷的冷静。没有表现出对人质的同情,也没有表现表现出对抢匪的憎恶,也没有表现出对警察的尊敬。

随着谜底的一步步揭开,整个事件被彻底颠覆,正与邪,忏悔和救赎,自我与社会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温暖在整部黑色影片的结尾逐步显露,让人有一种在阴霾中压抑了一整天忽然拨云见日的感觉。

整部影片是一次很美妙的享受,节奏并不明快,但一直很紧张,动作并不火爆,但给你一种压迫感,导演的功力和影星的演技融合的很完美,是近期一步难的的好片。

21、《彗星来的那一夜》

推荐级别:和来自地球的男人一样都胜在设计,往往在超自然的力量下面人类很容易暴露本性的缺陷,比如猜疑,鲁莽,自毁。这个电影在无数平行空间的外套下面,其实讲的是一个女孩,当她人生中的机遇都一个个逝去的时候,到最后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甚至不惜去做一个替身。

此片作为科幻烧脑片,的确够新颖,以至于如果你是发烧友,大概前十分钟你会有十次关掉此片的冲动,那些晃动的镜头,那些跳跃的话题,那些琐碎的对话,你甚至来不及记住人物的名字,就要被各自的八卦与情事给绕晕了,然后心里开始大骂网上推荐此片的各路大神,都TM给我装13,这又是耍的什么文艺作死向!

此片的确是手段新颖巧妙,从更接近普通生活的角度来展现那些无法想象的科幻场景,试图真实地描述当时空穿越发生时,身临其境的人们究竟会如何做出反应,算是很值得推敲的科幻小品。

22、《大卫戈尔的一生》

推荐级别:这个世界需要偏执狂,但1个就足够了。有时候被震慑到痛哭并不是因为肉体的残忍,而是你不知道人的内心和精神竟然可以如此坚硬,与其等待被事后施舍的内疚,也许我们可以主动创造这一切,哪怕结果,微不足道。

震撼。这是我看完《大卫·戈尔的一生》(又名《命悬一线》)后最深切的感受。也许世界并不完美,人生也不乏空虚无聊,但偏偏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坚定地信仰并执着追寻着理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铺就着通向理想的路途。很多情况下,这些理想的殉道者并不能够被世人理解,有的甚至遭到人们的误解、唾骂。但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以飞蛾扑火的精神给人类预示着希望和未来。大卫·戈尔无疑就是这种人中的一个。

大学里受人尊敬的哲学教授,同时更是一位反死刑运动的激进分子,大卫·戈尔的这两种身份在他的人生价值观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他在哲学课上这样对学生说:“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或许,正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可以更理性的看待他人的生命,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所在,大卫还有他的助手康斯坦斯才会更为坚决而激烈的反对死刑。

23、《杀人回忆》

推荐级别:那种抓不到、还被调戏的无力感

十七年后2003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这几秒,被韩国影帝宋康昊诠释的非常精彩。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这部电影也许就没有这么出色。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

最后例如《电锯惊魂》《禁闭岛》《控方证人》《黑暗面》等其实还有一些优秀的悬疑影片,就不在这里一一推荐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推荐好的影片给大家!最后,小编祝你烧脑愉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