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在龙场这个地方,能突然悟道,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悟道指的是什么 王阳明为什么在龙场这个地方,能突然悟道,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王阳明为什么在龙场这个地方,能突然悟道,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2023-10-13 1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恶劣的自然环境。

贵州龙场地处密林,雨量充沛,湿度较大,蛇兽遍地,瘴疠弥漫,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说是贬为驿丞,驿站却没有住房,粮食也极度匮乏。加上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一般人很难适应。但王阳明却没有消沉,反而在这种严酷环境下,静下心来思索人生的生死。从而为他获得“生死一念间”的感悟提供了直接现实的条件。

由于没有房子,王阳明躺在自己垒的石墩里。这让他能排除杂念,专注于闭眼沉思,体会死亡,渐渐地进入忘我的境界。日积月累,在一个月明的夜晚,当双眼和月亮碰撞的一刹那,他突然感觉自己内心与周围万物融为一体,从而得出“心就是感应万物的本体”之感悟。

(左一为王阳明)

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体验。

在上书遭贬之前,王阳明前半生的生活一直顺风顺水,很难产生触动心灵的感悟。但当他正义上书,践行做圣贤之道时,却遭受40杖击的惩罚。要知道,不少人三十杖击即丧命当场,而王阳明虽血肉模糊,人事不省,却最终挺了过来。这是他第一次接近死亡。

出狱后被贬龙场,半路上又遭刘瑾指使锦衣卫追杀。虽凶险重重,一路艰辛,但终究躲过一劫,这是第二次接近死亡。到了龙场之后,毒虫猛兽,瘴气横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险的生存环境,这是第三次接近死亡。

反复生与死的体验,让王阳明看淡了一切,也因此获得了神奇的开悟体验。假如没有前两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不会有第三次面对死亡的坦然。所以王阳明正是在生死的轮回转换间,参透了死亡问题,并在龙场悟出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学的起源。

在经历龙场悟道后,他跨越了面对死亡的恐惧,达到释怀生命的精神境界,进入一种圣人精神状态。

此外,据记载王阳明从小就异于常人,其母亲怀孕14个月才生下他,到了五岁时还不会说话,直到神僧提示他的父亲,将“云”改为“阳明”,他才开口说话。这一系列的神奇,均预示着王阳明后期悟道的发生。

圣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天资聪颖,王阳明也不例外。在他11岁时,还没有真正接受正规教育,就能随口赋诗。曾有人怀疑他的才思,当场命题,他也是张口就来,引得在场的众人皆为惊叹。

等到15岁过后,王阳明还远走居庸三关,学习骑射之术。而文武上的聪颖天资,也成为他龙场悟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所以说,以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和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苦难经历,加上龙场恶劣但安宁的省悟环境,才成就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成就。

(参考资料:《王阳明传》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