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形成之前的太阳系是什么样的?一文看完太阳系的演化过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恒星的一般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 地球形成之前的太阳系是什么样的?一文看完太阳系的演化过程

地球形成之前的太阳系是什么样的?一文看完太阳系的演化过程

2024-06-03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太阳星云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37亿年前,大道本源“奇点”大爆炸,掀开了现今宇宙诞生的序幕。

初期,宇宙犹如热汤,其间充斥着“太初元气” -- 以氢分子为主的“分子云”。

其中,有一团数光年大的太初元气尤为特别,是太阳系的前身,被称为“前太阳星云”。

在形成太阳系之前,前太阳星云中已经诞生了数颗恒星,但最终都湮灭了。

宇宙星云

太阳

46亿年前,冥冥中自有“玄机”。

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一片沉寂的太阳原始星云突然获得了一丝动能,开始加速旋转并向内坍缩。

随着坍缩,太阳星云最终缩小到只有200天文单位大小(1光年=63240天文单位)。

其中绝大部分物质聚集在中心,形成了太阳,早期太阳的亮度只有现在的70%。

剩余的物质则形成了环绕着太阳的密集微行星群。

太阳系

其后的数千万年里,微行星之间不断吞噬融合,最终八大行星“据土封侯”,成为了最后的胜者。

此外,其余难成气候的“散兵”则形成了火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域。

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从前几代恒星残骸中获取了重元素,在太阳的高温辐射下依然保持着固体形态,成为了岩态行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

展开全文

剩余的木星、土星、海王星则被称为“类木行星”,没有固体表面,由氢、氦等轻元素构成,由于处在冻结线以外,类木行星上往往还有大量的冰。

地球

地球、月亮

45亿年前,作为“诸侯”之一的原始地球形成。

不久,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的天体冲向初生的地球,发生大碰撞。

碰撞的残骸脱离地球,形成月球。

41亿至38亿年前,地月系统进入后期重轰炸期,无数小行星撞击月球,形成了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

可以推测,当时的地球亦遭到了大量的小行星撞击,好在最终坚挺了过来。

40亿年前,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形成坚硬的岩石。

生命

待地表充分冷却后,原本在高温下蒸腾的水汽转化为暴雨,这场暴雨下了成千上万年,形成了海洋。

蓝星、生命

海洋催生了生命的诞生,可以自我复制的核糖核酸分子作为初期的生命形式开始出现。

但此时的地球仍然充斥着危险,猛烈的太阳风不断吹袭着地球大气层,使之无法成形。

原始生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直到35亿年前,最强护盾“地球磁场”出现。

有了地球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无法吹散大气层,为生命的演化创造了安全的环境。

直到5亿年前,积累数十亿年的生命在这一刻绽放,轰轰烈烈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来临。

从此,太阳系不再枯寂!

注意:以上故事以宇宙大爆炸假说、星云假说、大碰撞假说等理论为蓝本创作。这些假说是目前接受度较高的理论,但仍未被完全证实,请注意甄别。

注意:以上故事以宇宙大爆炸假说、星云假说、大碰撞假说等理论为蓝本创作。这些假说是目前接受度较高的理论,但仍未被完全证实,请注意甄别。

-- END --

我是阿木,关注我!一起探索这个神秘而有趣的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