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毁童年”的恐怖童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恐怖童谣的声音 那些“毁童年”的恐怖童谣

那些“毁童年”的恐怖童谣

2023-08-27 1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哪些细思极恐的儿歌?

文 | 一辰 编辑 | 世先生

电影《隐秘的角落》剧照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听的儿歌旋律优美,朗朗上口,以为都是歌颂真善美,但是长大后重新再听,却发现歌词怪怪的,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比如最近在《隐秘的角落》里火了一把的《小白船》,其中一句歌词“漂啊漂啊,漂向西天”让人毛骨悚然,这明明是一首儿歌,怎么听着像一首安魂曲呢?

仔细一查,发现人家的确是一首来自朝鲜的哀歌,原名叫《半月》,是作曲家为了安抚丧偶的姐姐而创作的,虽然歌词十分宁静柔和,却透露着丝丝哀伤:

푸른 하늘 은하수 하얀 쪽배엔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계수나무 한 나무 토끼 한 마리

船上有颗桂花树,白兔在游玩

돛대도 아니 달고 삿대도 없이

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

가기도 잘도 간다, 서쪽 나라로

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은하수를 건너서 구름나라로

渡过那条银河水,走向云彩国

구름나라 지나선 어디로 가나.

走过那个云彩国,再向哪儿去?

멀리서 반짝반짝 비치이는 건

在那遥远的地方,闪着金光

샛별이 등대란다, 길을 찾아라

晨星是灯塔,照呀照得亮

背景细思极恐类童谣

从小听着安魂曲当安眠曲入睡,突然有点童年阴影了。这种原版与改编后风格大相径庭的歌谣原来还有很多,比如说《新年好》,你能想象在春节普天同庆的情景里,大家互相唱着的祝福歌其实原版也是一首充满悲伤的曲子吗?它改编自美国的童谣《Oh my darling, Clementine》,讲诉了19世纪淘金时代,一名矿工和他可爱的女儿生活在河流边,后来他的女儿不小心坠河而亡,这名父亲悲伤不已,在死去的女儿葬礼上唱起了这首歌。

Oh my darling, oh my darling

噢我亲爱的,噢我亲爱的

Oh my darling, Clementine

噢我亲爱的Clementine

You were lost and gone forever

你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Dreadful sorry, Clementine

我可怜的Clementine

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剧照

还有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曾经以为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温馨曲子,但其实是关于一对失散多年的母子重逢的悲惨故事,出自《妈妈,再爱我一次》和《苦儿流浪记》这两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孩子离开了妈妈后凄凉悲伤的独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梦里也会笑!

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剧照

但这首歌的歌词实在太过悲凉了,1958年发行至今一直存在争议,曾多次被人提出禁止在公众场合播放,原因是当中一句歌词“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涉嫌歧视:

“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太不友好,他们听了可能会造成伤害。”

“父爱同样值得歌颂,这个‘只有妈妈好’对父亲来说太不公平了。”

“儿歌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儿童,不应该给他们灌输这种价值观。”

同样因为歌词过于凄惨被认为不适合当儿歌的,还有广东传统民谣《鸡公仔尾弯弯》:

鸡公仔,尾弯弯,往日做人新抱甚艰难。

(鸡公仔,尾弯弯,做新媳妇实在是艰难)

早早起身都话晏,眼泪唔干入下间。

(早早起床都被人家说晚,眼泪没擦干就要去厨房干活)

原版唱出了旧时代女性被压迫的无奈,婚后在婆家不受待见,干活总是被挑剔,饱受棍打和罚跪的虐待又寻死不得的卑微命运,当中“做人新抱甚艰难“一句流传至今,常用来形容女子嫁人后的心酸。后来这首歌被重新填词,变成了鼓励儿童奋发上进的励志歌曲: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呢点可以怕艰难。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怎么可以怕艰难)

清早起床返学去,执齐D的书本啊上学堂。

(早晨起床上学去,收拾好书本上学堂)

歌词奇葩类童谣

有些歌谣要通过了解原版背景才觉得细思极恐,但是有些本身歌词就非常令人不安了,比如说《两只老虎》,歌词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而且很诡异: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

连眼睛和尾巴都没有的老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连歌词都说它们奇怪了,我们小时候怎么就不觉得奇怪呢?无独有偶,《泥娃娃》的歌词也总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

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说话

她是个假娃娃,不是个真娃娃

她没有亲爱的妈妈,也没有爸爸

有些歌听起来就觉得三观不正,比如《大王叫我来巡山》,节奏欢快又明朗,但是仔细一听歌词:

大王叫我来巡山

抓个和尚做晚餐

……让小孩子听这个真的好吗?做妖精吃人还这么开心吗?

还有《好爸爸坏爸爸》,简直就是在展示一个喜怒无常、爱打孩子的爸爸形象:

我有一个好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高起兴来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

嗯 真是稀里哗啦

哪个爸爸不骂人

哪个孩子不害怕

打是亲来骂是爱

哪个不是好爸爸

打是亲来骂是爱,但依旧是好爸爸,这是在宣扬什么一种价值观?棒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

有些歌词很奇葩,但有些歌听起来十分悲伤,不像是创作给无忧无虑的孩童听的,比如电视剧《快乐星球》里面的片尾曲《月亮船》,每次响起这首歌总有一种乐乐再也不会归家的孤寂感:

再见了妈妈

今晚我就要远航

别为我担心

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

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

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

电视剧《快乐星球》剧照

《鲁冰花》的不管是曲调还是歌词都非常的忧伤,讲述了孩子思念死去的妈妈的故事: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这首歌是来自同名电影《鲁冰花》的插曲,片中的主角阿明自幼丧母,与茶农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他的姐姐曾告诉他,鲁冰花凋谢后化作尘泥,会继续滋养和呵护茶树。就像过世的妈妈,一直会在天上守护他。

如果说《鲁冰花》歌词比较隐晦听不出有亲人逝去,那么《小白菜》言语直白得全歌只能用一个字来总结:“惨”。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亲娘呀,亲娘呀!

跟着爹爹,还好过呀;只怕爹爹,娶后娘呀。亲娘呀,亲娘呀!

娶了后娘,三年半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呀。亲娘呀,亲娘呀!

弟弟吃面,我喝汤呀;端起碗来,泪汪汪呀。亲娘呀,亲娘呀!

亲娘想我,谁知道呀;我思亲娘,在梦中呀。亲娘呀,亲娘呀!

桃花开花,杏花落呀;想起亲娘,一阵风呀。亲娘呀,亲娘呀!

这是一首北方的民歌,讲述了小女孩年幼丧母饱受虐待的故事,传说最初的版本并不是现在的歌词,流传开后,越来越多的穷苦小孩感同身受,把自己的痛苦寄托在这首歌上面,纷纷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才有了今天广为传唱的版本。

悬疑恐怖类童谣

如果单纯是歌曲悲伤也无伤大雅,毕竟歌曲也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些儿歌确确实实是“儿童不宜“,光是听见就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粤语歌《有只雀仔跌落水》,但是仔细一听歌词,你会发现这只雀仔(小鸟)其实还有点可怜:

有只雀仔跌落水,跌落水,跌落水;

有只雀仔跌落水,被水冲去。

而这首歌的原版就是英国著名童谣《伦敦桥要倒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歌,讲述了伦敦桥在历史上屡次倒塌的沧桑: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伦敦桥要倒了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要倒了,要倒了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伦敦桥要倒了

My fair lady.

我美丽的淑女

Build it up with wood and clay,

用木和粘土在把它盖好

……

Wood and clay will wash away,

木和粘土会被冲走

……

Build it up with bricks and mortar,

用砖和灰泥在把它盖好

……

Bricks and mortar will not stay,

砖和灰泥用不久

……

Build it up with iron and steel,

用铁和钢把它盖好

……

Iron and steel will bend and bow,

铁和钢会弯又曲

……

Build it up with silver and gold,

用银和金把它盖好

……

Silver and gold will be stolen away,

银和金会被偷走

……

Set a man to watch all night,

找个人整夜看候

……

Suppose the man should fall asleep,

如果那人打瞌睡怎么办

……

Give him a pipe to smoke all night,

给他烟斗整夜抽

用木和粘土会被冲走,砖和灰泥用不久,铁和钢会弯曲,银和金又会被偷走,只好安排一个人整夜看守,还给他烟斗抽防止他打瞌睡,可是这些方法都于事无补,到最后只能把她锁起来,但是这个“她”是谁呢?

take a key and lock her up

拿把钥匙锁起来

lock her up lock her up

锁起来 锁起来

take a key and lock her up

拿把钥匙锁起来

my fair lady

我美丽的淑女

传说就是歌谣里面一直唱着的“my fair lady”,因为古代迷信杀死小女孩后埋在桥的地基下献祭,就能保证永不倒塌,而且自古就有流传建桥会埋活人进去的说法。

这首歌流传下来变成脍炙人口的童谣后,人们还根据最后几句歌词衍生出了一款在儿童中中很流行的游戏:两个人双手高举中形成“拱桥”,歌曲开始播放,一群孩童排队从中间穿过,歌曲停止后“拱桥”就随机会落在一个小朋友身上,把他扣住。

一想到被扣住的小朋友就是传说里被选中的献祭者,心里就毛骨悚然,无法直视这个游戏了。

尽管《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在世界各地流传着不同的版本,但公认最早的版本是来源于英国的民间童谣集《鹅妈妈童谣》(Mother Goose),里面包含了五十二首儿歌。虽然传唱对象是孩童,里面却包含着许多血腥、暗黑的句子,有人认为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它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苦况,因此常常被称为“恐怖故事集”。

然而骇人的歌词并不影响这些歌谣在群众中的广泛传播,而且它们往往搭配着十分轻快优美的旋律,增加了传唱度。由于喻意深沉,《鹅妈妈童谣》里的歌谣经常在恐怖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被用作隐喻,当中最著名的一首莫过于《十个小黑人》,讲述了当中九个小男孩就连遭遇横祸死去,最后一个小男孩伤心自杀的故事。英国著名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无人生还》就是以此歌为创作背景:

Ten little Indian boys went out to dine;

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

One choked his little 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ine.

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Nine little Indian boys sat up very late;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

One overslept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eight.

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Eight little Indian boys travelling in Devon;

八个印地安小男孩,德文郡里去猎奇;

One said he'd stay there and then there were seven.

丢下一个在那里,八个只剩七。

Seven little Indian boys chopping up sticks;

七个印地安小男孩,伐树砍枝不顺手;

One chopped himself in halves and then there were six.

斧劈两半一命休,七个只剩六。

Six little Indian boys playing with a hive;

六个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A bumblebee stung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five.

飞来一蛰命呜呼,六个只剩五。

Five little Indian boys going in for law;

五个印地安小男孩,惹是生非打官司;

One got in Chancery and then there were four.

官司缠身直到死,五个只剩四。

Four little Indian boys going out to sea;

四个印地安小男孩,结伙出海遭大难;

A red herring swallow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hree.

鱼吞一个血斑斑,四个只剩三。

Three little Indian boys walking in the Zoo;

三个印地安小男孩,动物园里遭祸殃;

A big bear hugg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wo.

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两。

Two little Indian boys sitting in the sun;

两个印地安小男孩,太阳底下长叹息;

One got frizzled up and then there was one.

晒死烤死悲戚戚,两个只剩一。

One little Indian boy left all alone;

一个印地安小男孩,归去来兮只一人;

He went and hanged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电影《无人生还》剧照

在《明星大侦探》第二季“恐怖童谣”两期中也曾引用过这首童谣,歌词被改编成这样:

一个两个三个小朋友

四个五个六个小朋友

七个八个可爱小朋友

一起手拉手玩雪球

一起手拉手玩雪球

一本图书看到第八页

一首歌谣唱完第四句

一颗糖果只咬了半颗

还剩五个小朋友

一双拖鞋弄丢了一只

一部法典背完第二卷

一把猎枪子弹已上膛

还剩两个小朋友

一个故事还没说开头

一个小朋友睁开眼

综艺《明星大侦探》剧照

日本许多悬疑推理作品也是从这部童谣集当中取材,比如东野圭吾在《白马山庄杀人事件》里直接引用了其中的歌曲作为解谜线索,八个房间对应八首童谣,而且里面的旅馆直接就叫做“鹅妈妈旅馆”。

在推理动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狱门塾杀人事件》中,也曾引用过当中一首《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 的童谣来隐喻杀人凶手、死者和目击者,包括由贵香织里创作的漫画作品《毒伯爵该隐》和范·达恩创作的小说《主教杀人事件》(The Bishop Murder Case)都相继引用过这首童谣。

电影《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狱门塾杀人事件》剧照

回头一看,这些儿歌虽然细思极恐,但都简单顺口、节奏鲜明,被一代又一代的孩童传唱至今,也许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只是为了记录当时的民间百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童谣,后来,小孩子把它们当歌儿唱,大人们把它们当故事听。

除了这些“毁童年”系列,你还听过哪些细思极恐的儿歌?欢迎评论区补充。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