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述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的地形特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样描述地图的特点 怎样描述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的地形特征

怎样描述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的地形特征

2024-05-29 2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

山地:高大排列有序,脉络分明 500M以上。 丘陵:坡度和缓,连绵起伏多500M以下。 高原:边缘陡峭 起伏和缓 1000M以上。

平原:宽广低平,是主要的生活地 200M以下。

等高线的特性有:(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形态的特征。 地形图上的地貌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h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等高线一圈套一圈的地方,不是山就是盆地(要看等高线标注,由内向外数值由大到小的为山,由内向外数值由小到大的为盆地。或由外向内数值由小到大的为山,由外向内数值由大到小的为盆地,最里面的圈所指示的范围,不是山顶就是盆地的最低处)。 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的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的表示凹形坡) 等高线表示的坡形:

1、(凹形坡)(注:下图横线右上则的字是“剖面线”)

等高线下疏上密,从分水脊线向下。随着坡长的增加,坡度单调减小,坡度与坡长的关系存在负相关关系,纵剖面为上凹形,凹形坡中部侵蚀最强。

2、(凸形坡)坡面呈一上凸的曲线,表明山体浑圆,坡上部平缓,下部较陡。

3、复合形坡也叫S形坡,坡形变化复杂,表示坡形有时呈拉长了的“S”形,即坡上部浑圆而上凸,下部陡而下凹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