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语刷题辅导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06-18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潜心思考及高考辅导经验总结,从1978—2019年的42年全国各地共计588份试卷12627道真题中遴选出800余道题,根据新课标考纲分门别类。这些真题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系统性,同时,本书所有真题按难度循序渐进,力求用真题取代模拟题让考生实战练习,让考生吃透每个考纲基础知识。 本书所选真题均是难题和压轴题,特别适合于冲击名校的学生修炼使用。对于想着力夯实基础的同学,可参考本书的番外篇《2021新高考数学真题全刷: 基础2000题》。那本书里有对高考数学的考点更全更基础的训练和巩固。

more >

鲲哥带你学数学不见方七年,世上满樱花 不见方七年,世上满樱花 1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是我当老师当得最好的时候。 那时的我,一个暑假上400小时课,从早上八点讲到晚上十点依然谈笑风生,根本停不下来。 那时的我,存了一肚子励志小故事,不管你问坚持还是勤奋、方法还是效率,都能给你举一堆生动可爱的例子,而且绝对不是你听过的名人轶事。 那时的我,已经有了从高一跟到高三的老生,哪怕我开“挖掘机班”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率众来报。 那时的我,哪怕只听了两天我讲课的学生,离别时也要拉着我依依不舍地合影。 当然咯,必须故意忘带几次书、盲讲几次,以显示自己对书熟悉到页码。 当然咯,必须不经意地猜到学生星座、学校、分数,以表明自己接近半仙。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我,把所有经验总结成《新东方及格老师的60个细节》,这篇文章先是发表在《早安,新东方》,随后被新东方兄弟分校的校长强烈推荐: “新东方正是有这样的老师存在,我们才配叫做新东方。” 没多久,《新京报》《读者》《青年文摘》等媒体纷纷转载,让我的学生抱着杂志疯一样跑过来: “鲲哥鲲哥,你看有你的名字!” “哦,随便写的。”我抿一口茶,像得道高僧一样淡远。 “鲲哥鲲哥,我买了10本啊,快给我签名!” “哎呀,你看你,这有什么好签的。” 说完从包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签字笔,我乐此不疲。性格不管活泼内向,我视之若掌上观纹。成绩不管羸弱强悍,我教之如探囊取物。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挑战的。想到职业生涯这么快就到达瓶颈,独孤求败悲从中来。 2 故事的转折在于有一天我遇到一位新来的学生。话说那天刚讲到数列的等差中项。 “这种方法很重要,高考考了很多很多很多次。” “老师!” “请讲。”我的班允许有问题的学生随时打断我,那时的我当然有这个信心。 “您刚说考了很多很多很多次,到底是多少次?” 我哪知道啊。我心里一句埋怨。不过这难不倒我,我慢悠悠地喝了口矿泉水,“比柯南抓到的坏蛋还多。”同学们笑。 “那到底是多少呢?” “呃……这么说吧,随便抽10张高考卷过来,至少有三四张考它吧。” “也就是说30%~40%的概率吗?对了,高考卷有多少张呢?” 我感觉有点儿不对劲了。听说最近竞争机构很活跃,这么快就派人打入我们内部了? “亲爱哒,你是处女座的吧?” “是,老师你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哈哈大笑,前排的乖乖党学生们则透露出不满。借着这种不满,我打了个圆场: “亲爱的,你下课来问吧,上课的时间属于大家。” 乖乖党们的不快马上变成了满意,化危机为契机,那时的我已经修炼得略有小成。 “处女座”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但那又怎么样呢,这种尴尬并不能影响我的权威。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课的时候,“处女座”又追了过来。 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在《及格老师的60个细节》里写道: “每堂课永远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老师,您刚说让我下课来问。” “嗯哪。”看到她,我不自觉地拿起水瓶。 “您说等差中项考了多少次呢?” “呃……你问这个为了什么呢?” “我就是想知道。” “你放心,高考不会考这个的。” “我听我同学说你什么都知道才来你班上的。” “你们要考的我当然知道,但你……哎呀,你这个问题太偏了。” “老师你也觉得难吗?” “是偏,不是难,懂吗?你自己看看你这问题偏不偏?” “好吧,就算是偏,那你知道吗?” 我突然愣住了,水含在嘴巴里咽不下去。我感觉刚才我的语气正是自己在《及格老师的60个细节》里写的垃圾老师。 对呀,“那你知道吗?” 我真不知道。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亲口说“不知道”的感觉了。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我把南昌所有重点中学的辅导资料全部都买回来刷了一遍,然后放出话: “你们问我题目,问出一个我不会的,请你吃一顿饭。”整整半年,前赴后继来答疑的学生,没有一个能得逞。而我,也训练出了10秒钟以内必给出思路的速度。 而今天…… 3 算了,要怪就怪这问题太奇葩了,不是吗?考了多少次?卷子多少张?你管那么多干吗?为这么个“奇葩”学生纠结值得吗?人家怎么说的?成大事者不纠结,管她呢,保持大多数学生对我的喜爱就行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发现这句话自我安慰的时候特别好使。但这种安慰是乏力的,是苍白的,回到家我还是失眠了。出于白羊座的虚荣,我决定弄明白那个问题。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 我连夜下单网购了一箱相关书籍,我想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当当的速度很快,第二天我就拿到了书,然而我没有找到答案。所有的书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们的研究范围大多都停留在最近5年。近5年的历史能真的反映高考吗?快马加鞭又下单了一批书,跑了几趟图书馆,我终于收集齐了这些年的试卷。花了几天时间我统计出了结果,答案并不是自己想当然的30%。这个考点与市面上大多数书写的不一样,那其他考点呢?好奇心已经被点燃了,我踏上了不归路。 又花了一个星期,我发现大多数辅导书的重点都是有严重偏差的。尤其是最流行的那几本5年系列,根本没有摸到高考的脉搏。至于那些“快速”“必备”“通关”“密卷”……充其量只摸到高考的尾巴,而高考并没有尾巴。 一个心愿在心里诞生,它强烈得像是一种暗恋。我要弄清楚从1978年至今的高考脉络。它到底在考什么?它到底在想什么?我们怎么抓住它? 与“处女座”同学的问题类似,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寻找?我的做法很简单: 我把这些年的题目一个一个做出来,一个一个统计出来。想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一步步走过去就是了。 4 2012年至今7年时间,几乎每天上午9~12点、下午3~6点的时间我都花在这本书上。包括大年三十,更包括大小节庆,学校的福利旅游我当然是一次都没能参加。也有俗务缠身或者人在外地学习的时候,但我都会打开书稿,写一个标点也是好的——努力这事儿很简单,喜欢就够了。期间也有累到崩溃的时候,但有井上雄彦(《灌篮高手》作者)、冰蛙(IceFrog,Dota作者)、CD PROJEKT RED(《巫师》系列作者)、席德·梅尔(Sid Meier,《文明》系列作者)做灯塔,我从未想过放弃,一秒都没有——坚持这事儿很简单,喜欢就够了。 我期待,它像《徐霞客游记》——每一段文字都来自于作者的切身体验。 我期待,它像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刺绣般的细密、手术刀般的精准。 我期待,它像《大英百科全书》——仅次于上帝的权威。 这些名字都是无上的光荣与梦想,远非我的天赋和目前已投入的时间可以企及。但我时时仰望,他们是我的北斗七星。而最根本的动力来自古龙的那句话: “骄傲的人就一定靠得住,因为他绝不会做丢人的事。”不做丢人的事,就是学生问“那你知道吗”的时候,我不必顾左右而言他,不必化危机为契机,不必说东扯西回避问题。而是直接告诉她: “从1978年至今,那个考点考了76次,其中第一次出现在1992年的全国卷。” “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把所有的真题一个一个都写过了。” 就这么简单。你认真,所以我认真。认真到: 我希望将来我的墓碑上不要刻“朱昊鲲”,而是刻“《新高考数学真题全刷》的作者躺在下面” 。 5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编写本书期间,新东方南昌分校更迭了五任校长(从强浩校长、毛成轶校长到如今的谢振华校长),是他们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和鼓励,让这本小书由最初“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本愿,变成脚踏实地的现实。 也特别鸣谢以下创作者: 万维钢、怀沙、褚盟、卓克、马伯庸、博物君(张辰亮),以及才华横溢的b站up主@华农兄弟、@牛叔说电影、@怪异君、@手工耿。在七年漫长的创作期中,他们的作品和节目予以我智识的启迪、思考的愉悦,或是轻松的时光,有时也是鞭策。是的,同为创作者,他们既是我的师友,也是我的“鲶鱼”。 当然,b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上“丞相”和“司徒”这两位歌坛不老松,更是一次又一次带给我单纯如童年的快乐。如果有天我失忆了,请他们在我病床前高歌必然是最好的医疗方案。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俞敏洪老师,不论身为新东方一员还是一位普通老师,他的亲自推荐都是再谦逊也无法否认的无上嘉誉。 七年下来,最大的感慨便是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说的那句话: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亲爱的“处女座”,我用了七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你能满意。亲爱的同学们,我用200万字帮你们铸造这三本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利刃,希望你们能满意。200万字的《新高考数学真题全刷》,献给我教过的所有学生和全国各地的读者,其实你们才是我的老师。 你的鲲哥于“真题全刷号”船长室

more >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版权图片链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