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往的本意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2022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2022

2024-06-03 07: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雅礼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初三上学期入学考初三年级 语文科目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五道大题,17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一、书写(10分)请将唐代诗人耿湋(wéi)的诗作《咏宣州笔》用楷体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二、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剔透(tī) 隐晦 气息奄奄(yān) 海市辰楼B.刹那(shà) 伛气 谆谆教导(zhūn) 顾名思义C.挫折(cuò) 屏障 前倨后恭(jù) 谈笑风生D.木讷(nà) 对峙 高屋建瓴(líng) 明察秋豪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B.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C.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4.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唯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名篇有《关雎》《蒹葭》等。B.庄子,春秋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者著有《庄子》一书。C.十二生肖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里人与自然的紧密相连,例如小华出生于庚辰年,那么可以送他一只生肖兔作为生日礼物。D.游记往往只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串联全文,宜详写;一是描写景物、表达看法,须简略。6.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句。(共4分,每空1分)(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复杂心理。(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运用(6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弘扬“和”文化,班上拟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参照示例,理解下面句子中“和”的内涵。(4分)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 声律相和谐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 ________________②师克在和,不在众。(《左转·昭公十年》) ________________(2)为介绍“和”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某同学找到以下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2分)①贺人新婚时会说“百年好合”“琴瑟和鸣”。②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③中国人春节拜年时互道“万事如意”。④很多中国人家里挂有“家和万事兴”的匾额。⑤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A.②③ B.②⑤ C.③⑤ D.①②三、古诗文阅读(共10分)月【唐】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远离亲人,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8.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A.首联“万里”一词,表明月亮运行万里而来,突出空间范围之广,又暗喻诗人漂泊万里,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和孤独。B.颔联中的“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常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诗歌语言更富有韵律美。C.颈联中,月亮高高地悬挂于天空,为诗人带来穿透衣襟的清爽,而且在诗人眼里,月亮亦挂满泪痕,与之同喜同悲。D.尾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四处漂泊,无处栖身。E.全诗以明月兴思情,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感。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①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②,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③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④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注释】①羸服:贫贱人的衣着。②窭:jù,贫寒。③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④橡栗:橡树的果实。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成语“事出有因”中“因”的本义为“原因”,据此可类推“因许甫自往省视”中的“因”也为此意。B.“负”的本意是“背,背着”,“负薪拾橡栗自给”“负荆请罪”“如释重负”的“负”都是这个意思。C.字典中“以”有“因为”“用、拿、把”“按照”“用来”等意思,文章中“武以世旧,待甫甚善”的“以”应为“因为”之意。D.“县令自棹舟迎之”与“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中的“之”的用法和意思都是一样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B.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C.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D.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B.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C.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D.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历经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四、《水浒传》名著阅读(共10分)12.下列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2分)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官逼民反”是这一小说的鲜明主题。B.《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前四十回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第七十回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再到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C.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李逵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D.为了和林冲比试他倒拔垂杨柳;为了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他”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1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绰号,就是根据某人的特征给他另取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或开玩笑的意味。如“及时雨”宋江、“鼓上蚤”柴进等。B.《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C.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D.《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那八位梁山好汉分别是:赤发鬼刘唐、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立地太岁阮小二、浪里白条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入云龙公孙胜、白日鼠白胜。14.下列有关林冲的四个情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棒打洪教头 ②火拼王伦 ③雪夜上梁山 ④误入白虎堂A.③④①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15.将下列地名依次填入方框相应的横线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快活林 飞云浦 蜈蚣岭 鸳鸯楼B.鸳鸯楼 蜈蚣岭 飞云浦 快活林C.飞云浦 快活林 鸳鸯楼 蜈蚣岭D.快活林 飞云浦 鸳鸯楼 蜈蚣岭16.《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不搭配的一项( )(2分)A.武松——嫉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五、语言表达(共50分)17.暑假即将进入尾声,你是如何度过的呢?是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增长了见闻?是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获得了成长?是奔波于学习的路上提升了能力?是遨游于书籍的海洋愉悦了身心?还是请以“暑假,我这样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雅礼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初三上学期入学考初三年级 语文科目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五道大题,17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一、书写(10分)请将唐代诗人耿湋(wéi)的诗作《咏宣州笔》用楷体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分析】本题考查汉字临摹。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书写的汉字与给出的汉字相一致,书写正确,另一方面,书写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体要求,书写时注意美观、整洁。【解析】答案:寒竹惭虚受 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 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 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 舍此复何从二、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剔透(tī) 隐晦 气息奄奄(yān) 海市辰楼B.刹那(shà) 伛气 谆谆教导(zhūn) 顾名思义C.挫折(cuò) 屏障 前倨后恭(jù) 谈笑风生D.木讷(nà) 对峙 高屋建瓴(líng) 明察秋豪【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和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解析】A.有误,“气息奄奄”的“奄”应读作“yǎn”,“海市辰楼”的“辰”应为“蜃”。B.有误,“刹那”的“刹”应读作“chà”,“伛气”的“伛”应为“怄”。C.正确。D.有误,“木讷”的“讷”应读作“nè”,“明察秋豪”的“豪”应为“毫”。故选: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析】A.使用有误,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该成语属于望文生义。B.使用有误,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该成语不合语境。C.使用正确,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D.使用有误,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该成语属于望文生义。故选:C。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B.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C.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解析】ACD正确。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眼前”改为“耳畔”。故选:B。4.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唯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主要内容后,再找总领句或总结句。【解析】由后面“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息”可知,前面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提到的是陶渊明,属于东晋。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提到的是蒲松龄,属于清代。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提到的是杜甫,是唐代。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提到《诗经》,《诗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是④①③②。故选: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名篇有《关雎》《蒹葭》等。B.庄子,春秋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者著有《庄子》一书。C.十二生肖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里人与自然的紧密相连,例如小华出生于庚辰年,那么可以送他一只生肖兔作为生日礼物。D.游记往往只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串联全文,宜详写;一是描写景物、表达看法,须简略。【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解答时,要多积累。【解析】A.正确。B.有误,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有误,庚辰年是龙年,故“送他一只生肖兔作为生日礼物”错。D.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故选:A。6.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句。(共4分,每空1分)(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复杂心理。(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析】答案:(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重点字:拣)7.综合运用(6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弘扬“和”文化,班上拟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参照示例,理解下面句子中“和”的内涵。(4分)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 声律相和谐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 ________________②师克在和,不在众。(《左转·昭公十年》) ________________(2)为介绍“和”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某同学找到以下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2分)①贺人新婚时会说“百年好合”“琴瑟和鸣”。②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③中国人春节拜年时互道“万事如意”。④很多中国人家里挂有“家和万事兴”的匾额。⑤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A.②③ B.②⑤ C.③⑤ D.①②【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是内涵的理解。①句意为:我们心中产生的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情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观点,这种状态叫做“中”;表达(对某事物的)观点及情绪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既不会令他人难受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这种境界叫做“和”。句中“和“的内涵是:表达(对某事物的)观点及情绪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既不会令他人难受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②句意为:出兵征伐能够取得胜利,在于人和而不在于人多。句中“和“的内涵是:军队上下团结一心。(2)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ABD符合要求。C.不符合,③讲的是人们在春节时的相互祝福,与“和”无关;⑤讲的是君子当自强,与“和”无关。故选:C。【解析】(1)①情感表达恰如其分、有所节制 ②军队上下团结一心(2)C三、古诗文阅读(共10分)月【唐】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远离亲人,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8.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A.首联“万里”一词,表明月亮运行万里而来,突出空间范围之广,又暗喻诗人漂泊万里,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和孤独。B.颔联中的“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常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诗歌语言更富有韵律美。C.颈联中,月亮高高地悬挂于天空,为诗人带来穿透衣襟的清爽,而且在诗人眼里,月亮亦挂满泪痕,与之同喜同悲。D.尾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四处漂泊,无处栖身。E.全诗以明月兴思情,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感。【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解答时,要了解诗歌内容,再结合选项对比分析。【解析】ABD正确。C.有误,颈联的意思是: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干衷。所以“高当泪脸悬”中的“泪脸”,是诗人痛苦内心的写照,并非是“月亮亦挂满泪痕,与之同喜同悲”,所以C项错误。E.有误,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诗人抒发的感情中并没有涉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感”,所以E项错误。故选:CE。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①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②,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③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④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注释】①羸服:贫贱人的衣着。②窭:jù,贫寒。③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④橡栗:橡树的果实。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成语“事出有因”中“因”的本义为“原因”,据此可类推“因许甫自往省视”中的“因”也为此意。B.“负”的本意是“背,背着”,“负薪拾橡栗自给”“负荆请罪”“如释重负”的“负”都是这个意思。C.字典中“以”有“因为”“用、拿、把”“按照”“用来”等意思,文章中“武以世旧,待甫甚善”的“以”应为“因为”之意。D.“县令自棹舟迎之”与“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中的“之”的用法和意思都是一样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B.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C.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D.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B.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C.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D.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历经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分析】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是京兆人。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流落到四川等地,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至德二年,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A.有误,“因许甫自往省视”的意思是:于是杜甫只身前往鄜州探视。因:于是;B.有误,“如释重负”的意思是:如同放下重担后那样轻松。负:重担;C.正确;D.有误,“县令自棹舟迎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杜甫;“其翼若垂天之云”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用法和意思不同。故选:D。10.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流落到四川等地,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可据此断句为: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故选:A。1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A.有误,原文表述的是“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是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见杜甫;B.有误,原文表述的是“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此时杜甫客居秦州,而不是在京城;C.有误,原文表述的是“为设牛炙、白酒”,意思是请杜甫吃烤牛肉,喝白酒,而不是“请他吃牛骨头”;D.正确。故选:D。四、《水浒传》名著阅读(共10分)12.下列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2分)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官逼民反”是这一小说的鲜明主题。B.《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前四十回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第七十回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再到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C.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李逵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D.为了和林冲比试他倒拔垂杨柳;为了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他”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ABD.正确。C.有误,“豹子头”突出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故选:C。1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绰号,就是根据某人的特征给他另取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或开玩笑的意味。如“及时雨”宋江、“鼓上蚤”柴进等。B.《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C.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D.《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那八位梁山好汉分别是:赤发鬼刘唐、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立地太岁阮小二、浪里白条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入云龙公孙胜、白日鼠白胜。【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A.有误,“鼓上蚤”应为:时迁。B.正确。C.有误,林冲是在柴进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D.有误,阮小五的绰号为“短命二郎”。“浪里白条”是张顺的绰号,他并没有参与“智取生辰纲”。故选:B。14.下列有关林冲的四个情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棒打洪教头 ②火拼王伦 ③雪夜上梁山 ④误入白虎堂A.③④①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分析】《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按照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先后排序即可。顺序应该是:林冲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故选:D。15.将下列地名依次填入方框相应的横线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快活林 飞云浦 蜈蚣岭 鸳鸯楼B.鸳鸯楼 蜈蚣岭 飞云浦 快活林C.飞云浦 快活林 鸳鸯楼 蜈蚣岭D.快活林 飞云浦 鸳鸯楼 蜈蚣岭【分析】《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阅读原著可知,这些回目的名称为:“武松威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岭”“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吴松岭”。故选:D。16.《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不搭配的一项( )(2分)A.武松——嫉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分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解析】怒杀阎婆惜的是宋江,不是武松。故选:A。五、语言表达(共50分)17.暑假即将进入尾声,你是如何度过的呢?是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增长了见闻?是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获得了成长?是奔波于学习的路上提升了能力?是遨游于书籍的海洋愉悦了身心?还是请以“暑假,我这样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暑假,我这样过”为题,编写故事。考试结束之后,你将拥有一个漫长的暑假,你设想如何度过?是开启一次梦寐以求的探险之旅,还是去探访久未谋面的亲朋好友?是去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还是和理想高中来一次亲密接触?是摆脱父母束缚静享一个人的美好时光,还是和小伙伴一起去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请发挥想象,选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写作即可。【解析】参考范文:暑假,我这样过盼望已久的暑假就要来了,我的内心雀跃不已……我早就安排好了这个暑假生活。第一件事去溜冰。讲起溜冰,对于初次学练溜冰的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妈妈带我来到了万象城溜冰,那儿是真的冰面,我赶紧穿上溜冰鞋向冰面中心滑去,结果刚进去摔了个猪啃冰,我爬了起来继续滑,结果又摔了一跤。过了一个小时后,我已经很熟练了,但已经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了,身上浑身是伤。第二件事就是爬山。如果你觉得溜冰不算惊险的,那么爬宝山一定会让你觉得很惊险的。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措施下,徒手爬那块光秃秃的岩石,几乎找不到攀爬的地方,只能利用岩石上的几个浅浅的凹坑,慢慢的向上爬,而且越往上爬越让我胆战心惊,总觉得自己会摔下去,趴在那里不动。在爸爸的催促和协助下,我才勉强上了山,我以为既然上来了那么下去也不难,但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和爸爸向下爬去,可是不知怎么得,爬到一半我的脚就是不听使唤了,爸爸在下面接应我了,虽然爸爸接住了我,但脚上还是擦破了一点皮。还有一件愉快而又开心的事情就是挖土豆活动。当家长委员会委员长简单地交代了一下挖土豆比赛的规则后,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同学和家长像离了弦的箭似的,拿起锄头就往土豆田跑。小孩们努力地挖了起来,结果要么就是没挖到,要么就是太用力,把土豆挖烂掉了。还有些同学觉得挖太累了,就想不劳而获,一个劲地捡起地上露出头的土豆,结果捡的不是烂的就是破的,弄得同学和家长哈哈大笑。挖土豆活动结束了,同学们都满载而归,手里都拎着满满的一袋子土豆。这是一个增长知识而又得到锻炼的一个假期,我在这个暑假中写了很多作文,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我还读了英语,背了单词,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做了数学考卷,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我每天还做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这个暑假收获的可真多:有惊险,有开心,有的令人难以忘怀,有的令人感叹万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丰富多彩的暑假。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