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至境问界M9:设计理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彩色产品设计理念 巅峰至境问界M9:设计理念

巅峰至境问界M9:设计理念

2024-04-20 22: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芝能汽车出品

今天的文章下午才发,主要为等问界M9的发布会开完,目前的价格是:增程Max版46.98万元、纯电Max版50.98万元、增程Ultra版52.98万元、纯电Ultra版56.98万元。你满意么?

在参加问界M9的Workshop,也是记录了这款车的设计负责人一些深度的介绍,包括科技旗舰问界M9的详细的设计,限于篇幅,在这里主要围绕设计部分来解读。请注意问界M9产品的设计汇聚了整个华为工业终端BG团队每一位设计师的智慧。

Part 1问界M9的设计理念

工业设计的顶层架构在华为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希望科技感知未来,创造智慧,我们也希望创造一种通过科技传递温暖的感觉,而不仅仅是科技本身。我们引入了一个内外宏基的理念。这个理念不仅仅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而且在理念和精神力上都是多层次的,整车设计实际上带有一种精神力。

鲲鹏是一个神话(探寻天际的豪迈与翱翔万里的姿态融入车身设计,塑造充满力量感的“高智生命体”形象。)。鲲鹏之志, 以人为本,智界S7已介绍了横向的部分,而纵向强调的关键词是“容”,意味着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所有华为的黑科技与智慧,这是一种强大而威严的状态。

具体设计方面,有一个明显的符号(鲲鹏标志)。万象归一在车色上体现为地平线的概念,分层的侧面是十分细致的,而鲲鹏展翼部分强调水上的庞大。这一理念延续到车灯的设计,沿袭了华为终端在设计手机时的理念。车侧强调通过面来塑形,光影成为整车最重要的元素,高级而简约符合华为终端一直以来的美学追求。车身长度为5230mm,宽为1999mm,高为1800mm,轴距达到了3110mm,车高提供了进入第三排的便利性,以及智能化设备配置。

在风阻方面,与传统产品相比,问界M9的车头相对较低,呈现出优越姿态。在保证第三排头部空气流动的基础上,低风阻设计已经达到了0.26cd的水平,使其在同类SUV中具有领先地位。即使在追求低空气阻的设计中,我们并未牺牲第三排头部空间的设计,这在同类车型中也相对领先。

Part 2问界M9的大灯和尾灯

前大灯的设计,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理念,与华为手机采用的一体化理念相呼应,从图形层面减少元素的交互和识别数量。

大灯模组中,最内侧的灯实际上是最亮点的灯,采用了华为 Pixel 智能化架构,与华为 x Pixel 做了造型上的归因。在下层设计了社会交互矩阵,并集成了空气动力学的气帘,使整个设计元素实现一体化,前后脸部也形成了呼应。

在大灯区域,用户可以通过软件OTA更新或在预设时设定自己的夜间手势,实现定制化,主题是星辉散落(后续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定制化)。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大家都在等待充电(充电焦虑体现在充电排队时车主的心情),希望为车主提供显示支持的功能,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尾部设计旨在展现电池状态和智慧的像素大灯,大多数观察车辆状态的时间是通过尾部完成的,因此设计中强调了尾部设计的功能性,也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空间。大灯在尾部的设计更具功能性,并通过千车千面的个性化定制功能,使前后灯光更具人文情感。

美瞳这一部分,最初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感谢登录的标识,我们注意到社会上内心孤独的比例较高。在繁忙的交通中,通过智慧像素大灯在车前后营造友善沟通的氛围,尤其考虑到车内外音响,这种外放音响结合露营可营造出愉快的氛围,这是我们多种场景中比较典型的四个场景之一。

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些节日场景,比如在元旦推出的风车队场景。人们可以观赏、登上,甚至可以想象,如果用车做风车,甚至连彩带也可能变得不再必要。外观颜色,共有五种(“牧野青”、“鎏金黑”和3 种双拼色“丹霞橙”、“雅丹黑”和“星河蓝”),展现经典和一定英式品质感,尤其是“牧野青”深沉的绿色,

“鎏金黑“有深邃的金属质感。“丹霞橙”是一个年轻化的出圈版本,经过黑化处理,使整体体验更简单、更接近路面。“雅丹黑”和“星河蓝”是使用相同银色车身的两个版本,车顶设计旨在提高整车的出发感,增加银色装饰,拉高整体视觉效果,营造高档优雅的印象。最终设计分为两个层次,也更注重入门级的体验。

Part 3问界M9的内饰设计

内饰提供了三种颜色:

● 望舒杏:浅色、奢华亮丽的内饰,配备全系针控制板和大面积木质板

● 赤茶橘:更适合年轻、活泼的用户

● 月影灰:偏向科技风、简约风,适合对科技、清爽有追求的用户

内饰设计,最初我给整个设计团队的规则是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许多设计团队通常强调创新与独特性,而我们更注重“时光感”的体验,希望用户感受到的是一种卓越的内饰,一种无论从视觉还是品质上都令人满意的内饰人性体验。因此问界M9,强调了几个关键词,其中之一是"极致对称",这实际上也是华为美学追求的目标。

在中控部分采用了强烈的空间设计,双环抱式座舱设计(中控软包的设计),我们进行了业界挑战。在所有识别元素上都使用了基础元素,如音响、网照和方向盘上的喇叭。这样基础元素之间的协调可能更加和谐,对更多的用户来说更易接受。在整体状态中,创造一种平静秩序的感觉和实质感。

Part 4问界M9的座舱设计

引以为傲的是座舱,为我们提供了下一代座舱屏幕解决方案,称为"三连屏"。当然全车满配可搭载 10 块屏幕,满足驾驶、 娱乐、工作的全场景需求。结合全新的 HarmonyOS 4,轻松实现多人多屏多设备交互,全新小艺智慧助手首次搭载 AI 大模型,依托于盘古大模型为基础,AI+数据带来更多可能。

从视觉和感知上来说,这块屏幕可能不会立即领先于竞争对手,但我希望大家能亲自体验一下这块三连屏的设计工艺和精度,这是以手机为对标设计的,相较于大部分行业产品更为精密和精致。

三连屏的主题是"21/9"(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在这个21比9的比例中达到屏幕的最大尺寸,因此左侧的屏幕对称允许的最大尺寸了。为什么我们没有缩小中间的缝隙呢?这是一个考虑到体验优先的因素。我们进行了非常长时间的内部讨论,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是,在观看影音时,用户可以长时间舒适地坐在车内,不希望用户在观看时需要一直扭转自己的身体。

这块屏幕基本上是完全对称设计的。按照中轴和对称的原则,完全以体验为出发点的。智能座舱的中控屏采用了一块15.6寸的中屏,在左侧我们还配置了一块12.3寸的屏幕,而副驾驶则引入了一块16寸的玻璃滑动区,覆盖整个屏幕。右侧的屏幕具有私密账号功能,采用了21:9的宽高比,这一设计是我们内部经过反复调研得出的,旨在提供更好的适配性,避免出现黑边,同时拥有更大的可用屏幕空间,并保持对称美感。

第二排的主幕布是整体设计的一大亮点,我们在车顶集成了一块电控幕布。

在提出这个概念时,我们团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如幕布的稳定性,是否会在行驶状态下颠簸抖动,以及涉及到支架、幕布本身的抖动,还有背后造型设计等多个方面。经过几轮优化,我们解决了每个节点的问题,甚至采用了一种新的材料,提高了幕布的反射率,最大可以达到32寸左右,投影面积是传统7.0寸的一倍以上。幕布经过多次认证,右侧达到了100% ECI的认证。

整车上,我们还为第三排配置了市场反馈良好的麦克风,我们特别关注了布置位置(Mapping)的配置,因为我们注意到很多家庭用户的小朋友通常坐在第三排,我们实现了多屏同看的状态,通过车机和车上设备的互联,包括幕布与车机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华为设备和车机之间的互联,以满足家庭观影的需求。

你可以看到整个内饰的所有元素基本上都是以基础元素为主导,我们在中轴线上安排了两个亮点的水晶元素,这些都是真水晶元素,体现了一些奢华感。上方的星环散射体来自2012年华为实验室的黑科技,通过反射槽反射音频,通过数据确定每个槽的深度,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高音的平均散射,让座舱前排的每位乘客都能更好地体验音频效果。华为音响系列的设计理念是每一个音槽都是通过2012实验室的计算而得,完美适应于车顶的影剧院设计。

在中间的水平旋钮更多地是为了应对最初对像素大灯体验的需求,可以快速调节后座的具体状态,但同时也可以进行自定义,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百分设想空间的部分,这实际上也是整个内饰中的几个亮点之一。首先是空间,尽管听起来可能不太有趣,但我们的可用内功非常大,从踏板到第三排的位置,我们现在为用户提供的可用内功是2725,相较于主要竞品,这是一个更大的空间。

小结

这段内容是问界M9 设计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图文展现给大家华为在设计这台车的时候努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