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2024-06-14 1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关推荐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呢?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所提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概念大相径庭。学校也只对考试有关的科目重视,对于美术、音乐、德育这些课就觉得不重要。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1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内容落后

  小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化是教学内容所呈现的趋势,而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加强了一些课程,他们都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而目前小学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这必然导致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导致老师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二)教学观念落后 强制性过强

  目前的教学技能中强制性的要求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培养观念略显落后,难以真正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与教学技能培养中过度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也有重大关系。

  (三)学习效率低下

  在自然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认知是混沌的,对于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每天应学多少为宜,什么时间复习最为有效,如何只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等等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做到精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掌握的.东西还在花时间学习,未学会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很多时间花在重复学习、无效或低效学习上,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四)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不低于6节课,初三、高三更是基本没有周末,加上大量的考试和课外作业,给人的印象是中国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考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最长,课堂学习行为最积极,不良学习行为最少,但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最低。 同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公布的2009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跟踪调查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1995个家庭。调查显示,发现三地在校学生每天平均用于学习的时间为12小时,其中,北京的学生学习的时间最长,为12.7小时。

  (五)教师压力过大

  在现有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升学的压力及家长的预期,教师的压力也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大量备课、备考、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等等也造成很多教师身心疲惫。

  (六)学习过程无法监控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对学习和教学活动都无法做到同步监控。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才能够得到评估。然而,这种评估有三个重大缺陷。其一,测试无法覆盖学生所需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其二,由于评估滞后,无法对学生学习活动即时提供指导;其三,无法精确地知道每个学生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等学习进步情况。

  (七)学习效果无法保证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千百年来,教育基本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个基本预设是,老师只能保证“教”,并不能保证“会”。即使是再好的教师也只能做到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旁征博引。能否掌握所有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复习。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2

  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

  思想是工作前进和取得成功的“软生产力”。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重要原因就是其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仍沿袭重复过去对管理的认识观念。实际上,人们对于“管理是什么”的认识,不仅在教学管理领域,而且在整个学校管理及宏观的教育管理,甚至社会其他领域的管理中,仍是滞后的。过去人们认为管理就是领导、管理就是决策,近期人们又热衷于“管理就是服务”这句口号。而时代进步至今,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心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尤其是对学生来说,一切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管理是什么”这个命题,新的正确认识应是“管理就是发展”。“管理就是发展”理当成为管理者新的管理指导思想,并以之不断去探索、改革、创新。

  二、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在做表面工作,玩花拳绣腿,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时下一些学校管理者自己认为自己是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对于学校管理者该姓“教”还是姓“钱”,实际情况是一些管理者平时姓“钱”,上级来检查时姓“教”。为了推进课堂教学,学校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等。一些学校的这些课给人留下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配合得天衣无缝。其“完美”程度,让人惊叹,也让人心存疑虑,还让人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其实,这些课的表演色彩太浓。这些课失去了一种真实,那种苦乐共存、暇瑜互见、教学相长的真实。所以,难怪现在有人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假设计、假民主,课堂教学要打假。

  三、管理手段与方式方法落后

  学校的教学管理手段仍主要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教学管理的方式,强调整齐划一,提出并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检测为内容的“五统一”教学管理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教学管理,在提倡并尊重创新与个性的今天,已愈显不足。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还表现在对教师的不尊重不信任。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的教室,其后门大多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窗口。不言自明,这是便于学校教学管理干部对师生的课堂进行防不胜防的“窥视”。这个小小的“窥视窗。让教师感到很难受。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多元化,人的突出特征是主体性。教师有权自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所谓“教书不拘一格,育人各得其所”。我国中小学现在呼唤“人本管理”,那么就让我们的教学管理者切切实实地来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吧。

  四、重数量轻质量

  “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你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你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翻你写的教案厚不厚,写了多少页;政治学习评先进,看你的笔记抄了多少字,字迹工整不工整;检查教师对学生负不负责,看你的作业批了多少本,一本批了多少次;学校搞启发式教学,就职手指数你课堂上提的问题多不多;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干部将不能量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

  俗话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不是不要数字,而是不要那些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更不能要那些本末倒置、损害教师积极性最终损害教育事业的数字。“向管理要数量”的.行为必须改变为“向管理要质量”。如果我们去捕捉一下当前有关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我们会发现,质量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关注热点,教学管理干部应进行“有质、优质”的管理。

  五、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对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等现象。学校的各门课程缺乏整体性协调发展目标,一般是对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管理多,自然、社会、体育等学科缺乏管理。一些教师不能科学地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上课没有准确的计划与安排,出现“讲到哪里算哪里,铃声一响喊起立”的现象。

  学校教学工作乃至其他工作出现无序与不协调的局势,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管理与学校管理者缺少方向感,缺乏管理目标。在当前,很多中小学提出并实行“目标管理”,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我们需要注意那些可持续发展性目标。

  六、重教不重学

  受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等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的现象。在学校的档案材料中,关于教师方面的资料是数不胜数。而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发育、道德养成等方面的资料是寥若晨星;学校召开的会议关于教师的多,而关于学生的少;在课堂上,突出的仍是教师的中心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帮办替代”现象:本来应该由学生体验的却由教师替代体验了,应该由学生思考的却由教师替代思考了,应该由学生解答的却由教师替代解答了。在教学检查方面,也是查教不查学,在方法指导上,注重教师教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学的方法指导。

  过去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所以有了“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现在,学生主体作用上升,又有了注重教师引导的“用教师的一碗水引出学生一捅水”的说法,甚至还有了注重探索发现的“寻找桶外水”的认识。从近期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其重心已日益倾向学生学习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与学的统一发展中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学管理必须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

  七、“务实”管理常抓不懈,“务虚”管理时有时无

  教学管理干部有一种片面认识,认为教学管理就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抓住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对上汇报工作,对下指手划脚,排课表,写计划,查教案,开会议??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有的学校对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务虚”管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放松理论学习。一些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或其他科学理论或者是次数少,或者是走形式。另外,从中小学教师平时所接触的期刊看,关于教学研究、学科教育方面的期刊较多,而诸如《教育研究》之类理论含量较高的期刊,要么是没有,要么是无人问津。第二个主要表现是对教科研抓得不力。过去那种认为教师搞科研是不务正业的看法现在可能减少了,但切切实实抓对抓好教科研工作仍是力不从心。

  八、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够

  一般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其组成要素大体包括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这几部分。这种教学管理系统注重自上而下的管理(如教导处管理教师),缺乏自下而上的管理(如学生、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突出从内到外的管理(如学校向家长),缺乏从外到内的管理(如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这种管理系统缺乏开放性。

  我们知道,系统的开放性是其维持其生命与取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要使教学管理富有生命力与发展力,也应该加大其开放性,也就是既重视自上而下的管理,也重视自下而上的管理,既有从内到外的管理,也有从外到内的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一些学校设置了“课堂教学行为监督员”,用以监督、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激励教师参与教学管理,欢迎广大家长以及社区力量也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在一些发达国家,其教学管理已出现了新动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在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改善师资队伍、监控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九、管理效益不高,浪费严重

  我们知道,管理效益=管理产出÷管理投入。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许多投入最后却是低产出的,甚至是没有产出,教学管理效益低下。造成教学管理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投入不足,尤其是经费投入不足。比如现在提倡管理设备的现代化,但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连计算机是什么形状都不知道,一些管理行为是既费力又费时。一些学校

  搞科研,由于缺乏科研经费,最后导致课题有始无终。原因之二就是教学管理人员与机构问题。管理人员与机构过多,人浮于事,责任分散,不能形成专事专办的集中力量。有些学校则是该管教学的不管或很少管教学(如校长),而代管的则往往由于素质不高往往造成管理低效。原因之三就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涉及到管理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一些学校的教具、挂图、仪器、模型、学生用品等,平时见不着,上级来检查时发现都是崭新的。浪费现象在我国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中大量存在。

  十、教学管理维持性色彩浓厚,改革创新性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维持性管理,注重继承、平稳、常规。这种维持性的管理对于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非常必要的,起着一种基础性保障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维持性管理,教学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易走入死胡同。教学管理工作缺少探索、创新,易造成教学工作死板、教学氛围千篇一律。有些外国人惊诧于中国的这种整齐划一:教室的桌椅摆放方式一样,学生走路的姿势一样,举手的姿势一样?我们自己也发现我国是千校一样,万人一面。

【中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问题】相关文章:

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08-11

班组管理存在哪些问题03-09

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哪些01-26

孩子教育存在哪些问题07-19

大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03-01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哪些问题03-10

薪酬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03-25

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02-22

幼儿教育存在哪些问题03-0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