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和它背后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平碉楼图案图片 开平碉楼和它背后的故事

开平碉楼和它背后的故事

2024-06-03 14: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需求,比如我国古代文字表现形式的发展,先秦之前的篆书由于书写过于麻烦促使了隶书的诞生,比如宋朝战争频发,促使了杀伤力更大的热武器的诞生,又比如在战争时期为了更好的进攻和防守,甚至是存储武器等等。

这促进了碉堡的诞生,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为了防止匪患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建筑风格,它不仅有着防御和居住的功能,在外面看起来更是一种将中西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塔楼,这就是位广州岭南地区的开平碉楼。

提起开平那么一定要说起碉楼,而提起碉楼更是和开平密不可分,时至今日的开平依旧完整的保留着1800余座的碉楼,这些碉楼如今不仅仅是开平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承载了很多华侨华民浓厚的乡情。

碉楼虽然远在广州市,但实际它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让其在各种影视作品中频繁出境,比如《一代宗师》中叶问等武林人士齐聚的金楼,又比如《让子弹飞》里张麻子走马上任的鹅城。

关于碉楼的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时期,当时关于水利系统的修建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而位于珠江海口的开平更是因为地势低洼原因,经常会受到台风等洪涝灾害的侵害,特殊的地理环境更是让开平地区常年匪盗横行,为了自保村民不得已修建了带有居住功能的碉堡式建筑,形成了碉楼的早期雏形。

不过促使当地村民普遍修建碉楼的事件则是民国元年的劫持事件。在1912年-1926年间,开平曾8次遭遇劫匪掳劫数百名学生事件,搞得当地人心惶惶,食不安寝。而在1922年的再次掳劫中,劫匪被鹰村的碉楼探照灯照射,无法及时反抗,一举被当地的乡团制服,学生被安全救出。

海外的华侨得知这个喜讯之后,奔走相告,觉得碉楼防匪作用很强,便省吃俭用请人按照碉楼的工艺设计好碉楼的蓝图带回家修建,以保家人平安。从此,这种集居住、防卫为一体的碉楼就开始在开平广泛修建,于是就有了无碉楼不成村的说法。

现存的开平碉楼仍有1800余座,主要集中在开平市下属15个镇的乡镇街道之上,历经的历史洗礼,如今的开平碉楼不仅仅是伟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那段历史中留下的重要产物。

2001年6月,开平碉楼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在这些申遗提名的碉楼里,最有名的就数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迎龙楼、锦江里等,它们是中国首个以华侨文化为背景的世界遗产项目。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城,目前开平的户籍人口为70万,而旅居在海外的华侨就有78万,分别分布在世界的79个国家及地区,故有“中华海外两开平”之说。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美两国分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赋予了英美两国可以招募中国劳工的权利。

当时国内的社会动荡不安,连续的起义和土客斗械所形成的内忧外患迫使开平当地的贫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到海的对岸从事矿产开采、铁路修建、渔业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工的地方,这是开平碉楼的建设背景。

这些游走在外的华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接收到的各国建筑文化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平碉楼的造型也千变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和穹窿、、葡式建筑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等。

但无论这些反映主人家人生际遇或者审美情趣的建筑有多大区别,他们修建这些豪华“别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

碉楼一般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的防御。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楼层高达7层,矮的一般为三层。

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等。而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碉楼主要是钢筋水泥楼多,由于那个年代中国的工业还处于萌芽期,因此大多数的原料都是以进口材料为主,造价较高。

据悉,修建于1925年的“天禄楼”共耗资12000个银元。在当时,一个银元可以购买30斤大米左右,换算下来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那天禄楼的造价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万人民币。

碉楼既然是以防御和居住为主,自然配备了大量的防卫措施。碉楼的下层几乎都是相同的,除了开间和进深不同,几乎都是按铁门加铁窗的防盗模式修建。

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者火攻。窗户又比其它居民区的窗户要小得多,清一色都装有栅栏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的大门则采用厚重的钢板做成,一旦关上窗户和大门,碉楼就成了密闭的“保险柜”,刀枪不进。

碉楼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开有向下的射击孔,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设备,一旦土匪来临,各户居民都可以互相通知,居高临下的采取防护措施攻击前来抢劫的土匪。这种开门能过日子、关门能避敌的时代建筑是开平人民保卫家园的最好武器。

除了自家居住的居楼之外,还有全村或者若干人家集资修建,每户各分一房的众楼,以及修在村口或者村外山岗、河岸的更楼等。一般有匪贼入侵,站岗的居民会敲响铜锣通知村民。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开平的居民就是以这种的防卫模式来保证家人和自身安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侨汇的减少,开平碉楼的兴建进入衰落期。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逃命都顾不上,更无暇去修建这些搬不走的碉楼。

据统计,1949年以后,开平建成的碉楼只有二十多座。从那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开平碉楼的兴建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开平碉楼又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开平碉楼不仅是侨民的家族史、奋斗史,也是开平的血泪史、抗争史。我们通过这些遗留的建筑得以窥见当时中国乡村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先进理念,看到了各国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特色建筑。

如今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和平年代,当年为了保护家人和自身安全的碉楼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作用,虽然那些数不清的风霜和苦难已经模糊,但是如今依旧矗立的一座座碉楼更像是一枚枚印章在历史里依然清晰,这些罕见的建筑不仅仅成为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的瑰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