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引,深耕文旅“新沃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旅游 山水为引,深耕文旅“新沃土”

山水为引,深耕文旅“新沃土”

2024-06-18 16: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山水为引,深耕文旅“新沃土”

——康县高质量发展观察(中)

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景点之“蛟龙在水”。陇南日报记者 冉创昌 摄

  陇南日报记者 尚敏贤

  漫步青龙山旅游度假区,造访“山根梦谷”,打卡“52”生态农场,邂逅“天然氧吧”……初冬时节,在康县,遇见一切自在与美好。

  素有“陇上西双版纳”“万宝山”之称的康县,生态环境优越,特色资源富集,是陇南特色产业发展的要地,更是康养宜居的胜地。

  近年来,康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瞄准创建“文旅名县、康养示范县”和建设“五美康县”目标,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实现了从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有序推进。

  乘着高质量发展东风,康县深耕全域旅游沃土,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融于隽秀山河里,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多彩画卷。

  (一)

  “高山不语,唯有巍峨。”相传,古时有青蟒自他山而来,至康县境内被山中灵气吸引,至此盘踞,潜心修行、守护一方百姓。经岁月轮回,终得仙道,赐神号“龙王神”,故其所居之处得“青龙山”之名。

  山峦幽深,古道蜿蜒……冬日的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在薄雪的覆盖下,如诗如画。山脚的游客服务中心,有一景点“蛟龙在水”,湖中青山倒影浑然一体,吸引游客目光。

  “青龙山自然景观独特,康养资源富集,具备夏避暑、冬赏雪的天然优势条件,是一颗镶嵌在绿色大山之中的康养明珠,也是一片避暑纳凉和休养生息的人间净土。”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辛福国说。

  大自然的厚爱和独特的资源禀赋,赋予了康县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造就了全域康养福地。

  森林覆盖率高达85%,处处茶园织锦的阳坝4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是中国名茶重点生产县和西部地区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观光胜地;

  古树、老宅、古道相互交融,山水、林木、花草自成一派,如同一幅古朴悠然的乡村画卷的山根村,蛰居在群山之间;

  漫步朱家沟村,一条条宽宽窄窄的小巷,一栋栋夯土房、老院落,尽情书写着这座底蕴厚重、古朴自然的村落;

  ……

  像这样的景区景点,在康县宛若繁花。它们各具特色,串点成线,逐渐成面。

  从云影到星光,从暮霭到黄昏,在康县,你可以欣赏自然美景,体验乡野生活,疗养疲惫身心,尽享美丽风光。

  为实现旅游业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康县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

  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打造全域旅游大产业”的工作思路,统筹建设美丽乡村,培育文旅康养产业。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突出休闲度假、文旅康养,致力于把“青龙山”和“阳坝水”打造成为全域旅游新引擎。

  据了解,青龙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正酣,全县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景区游人如织,70个旅游示范村各具特色。

  借势而发、乘势而上。康县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境内三百里国省县道公路沿线栽植竹子、银杏等各类绿化树木,将公路沿线打造成为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把沿线350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实现从单个景区的“单打独斗”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同心协力”。

  全域旅游展宏图,大美康县奏欢歌。如今的康县,坚持以秀美山水为平台,以丰富旅游业态为依托,一幅围绕全域旅游的壮丽画卷,在康县大地铺陈开来。

  截至11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9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63亿元。

  (二)

  翻开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地图,一个个景点“各显神通”——“蛟龙在水”看山湖倒影,“见龙在田”赏乡愁田园,“游龙在山”走蜿蜒龙道,“青龙在巅”打卡康县最高点,“飞龙在天”远眺“诗与远方”……

  “玩累了,可以在附近的民宿、温泉酒店休憩。”辛福国补充说,“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游客集散中心、景区道路提升重点项目已全面建成,周边已建成的‘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花桥国家4A级景区、花桥如意鎏璟温泉酒店、山根梦谷民宿等项目,留住了游客的脚步。”

  北面看山,南面游水。天鹅湖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边簇拥着墨绿的森林,古柳垂丝,竹林玉立;月牙潭像一弯新月横卧在梅园沟的中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山秀水美,康县处处充满新的希望与活力。

  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指数发布暨陇上户外运动旅游启动仪式和青龙山山水半程马拉松比赛、阳坝旅游采茶节、山水茶园徒步健身走、阳坝户外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阳坝端午节龙舟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擦亮了康县对外推介的新名片。

  成功入选“2022年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最美康养文旅度假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美丽乡村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一项项荣誉“花落”康县。

  树高千尺,根植沃土。康县在打造全域旅游的路上,步履不停。

  谋划文旅重点项目22个,全力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和阳坝茶文化园区建设、阳坝梅园沟景区提升工程。

  同步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启动长坝青龙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长坝文化旅游康养小镇建设,积极推进阳坝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工作。

  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成康县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全力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康县还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持续释放旅游产业活力。

  每年四五月,康县阳坝镇的茶园翠色欲滴,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茶叶的清香。

  依托茶资源,以基地为载体,以茶叶为主题。在完善茶山步行栈道、茶屋、茶主题民宿的同时,阳坝镇深入挖掘发展茶文化体验,推出了“认购一亩茶,助农暖万家”、茶园采摘及观光等活动,并别出心裁地推出“茶叶膳”12道特色菜品,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今年以来,我们紧抓全域‘六无’(无禁用农药、无化学肥料、无金属超标、无水源污染、无病虫侵害、无垃圾堆积)茶园建设步伐,做深‘茶旅融合’,提供一站式的茶叶制作工艺、茶文化体验,打造以茶为主题的集体验、休闲、度假、避暑等功能一体化的旅游胜地,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新格局。”阳坝镇党委书记王贵强说。

  在康县,类似“茶+旅游”的旅游融合项目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逐步成为旅游融合发展的康县名片。

  驭风而上,持续攀登。如今,康县“全域旅游”的版图逐渐扩大,展现出蓬勃生机。

  (三)

  青龙山默默矗立,诉说着康县的前世今生。

  燕子河静静流淌,见证着康县的绿色发展。

  冬日暖阳下,山根村村口的“桃园喜居”民宿门前的红灯笼随风摇曳,迎接到来的游客。

  “近年来,长坝镇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引进桃园喜居等精品民宿集群,既给游客带来养生福利,也给群众带来生态红利。”长坝镇党委书记张俊文说,“‘五一’开业至今,桃园喜居营业额达到80多万元。”

  村民江芳兰从民宿开业就在这里上班,她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工作地点离家近,也方便照顾家里。

  每年夏季,都是阳坝镇最热闹的时期,各类表演和特色饮食让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的阳坝比以往更热闹。我们围绕消夏避暑、休闲旅游等内容,成功举办了‘民俗迎端午龙舟伴粽香’端午节民俗系列活动和户外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王贵强介绍道。

  王贵强说,之后不仅要持续推出特色菜品吸引游客,还将以“康养+生活”为核心,以茶产业、茶体验、禅茶康养、中草药养生、温泉康养为特色,预计通过5—10年,将建设包括阳坝康养小镇、阳坝茶乡休闲综合体等近30个规划项目,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多功能服务的阳坝茶旅融合康养旅游示范区。

  来自兰州的赵女士对阳坝的天麻宴、茶叶膳、包谷珍珍饭等特色美食念念不忘,“明年夏天,我还要再来这里。”

  在康县,“期望与未来”的故事俯拾皆是:

  阳坝山泉水生产基地已建成纯净水处理生产线和1条自动灌装纯净水生产线,投入市场后将促使“阳坝水”成为全域旅游的新引擎、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岸门口镇贾家村“52”生态农场里的酒坊里芳香四溢、豆腐坊新鲜出锅的豆腐鲜嫩可口。“明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娱乐设施、建立研学基地,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杨新颖说道;

  在大胆探索中不断进步,在美好期待中不断前行。

  “康县将继续积极推进‘大健康+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坚持点线面结合,对旅游线路的景点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建设百里山水画廊,把旅游景点、美丽乡村串联成线,优化精品线路,实施森林康养、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等项目,不断促进传统业态和新业态融合。”康县委书记张书怀充满干劲与信心。

  “下次来康县,我们一起去打卡‘青龙之巅’。”“明年我一定要来康县阳坝参加赛龙舟活动。”这是我们的约定,也是康县的未来。

  从青山绿水中谋发展,康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整合盘活县域资源,以山水自然之美、乡村集群之美、特色产业之美,持续助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旅芬芳,满溢康城。康县,这个独具韵味的魅力之城无处不美、无处不可入画。

记者 尚敏贤责任编辑:顾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记者热线:0931-7550315 编辑热线:0931-8151739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微信 相关新闻 2023年12月20日匠心独运,雕刻城市“精致美”——康县高质量发展观察(上) 2023年12月12日康县:用心“结对”显真情 用行“关爱”暖民心 2023年12月08日冬日的康县山间如水墨画一般,行至朝雾里,坠入暮云间 2023年12月08日康县:医保服务为群众撑起“健康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