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专题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度假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微度假专题研究

微度假专题研究

2023-11-09 2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我国带薪休假提供法律保障

201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交通便捷化为微度假出行提供了有利出行条件

•2018年京津城际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铁时代”。据中国铁道部相关报道,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达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成为现实,为人们的旅行出游提供了极大便利。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我国由此进入“汽车时代”。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与2018年相比增长8.83%。其中私家车保有量达2.07亿辆。私家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意味着每7人中就有一人拥有私家车。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使自驾游、周边游成为旅游热门选择。

运营商积极包装推介微度假产品

紧跟市场需求,各旅行运营商推出各种促销优惠助推微度假旅游活动。

携程发布多种“周五下午+周末”旅游产品并给予各种优惠;同程旅游在业内率先推出“2.5天轻旅行”产品并送红包减现;去哪儿网针对2.5天小短假旅游发红包;驴妈妈旅游网推出1-3小时周边城市自驾游套餐、1-2晚亲子游产品。

微度假的起源是市场细分化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随着我国旅游发展的自主化、散客化、休闲化,传统的度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旅游需求,以旅行时间短、交通距离短、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的微度假旅游形式出现。这种旅游主要表现为自驾休闲游、农事体验游、康体养生游、亲子度假游等形式。

博雅方略认为:“微度假”是亲子游、周末游、自驾游时代的产物,适应了现代旅游发展需求与趋势。

微度假的定义

以此为基础,结合目前旅游需求变化、交通便捷化发展,博雅文旅将微度假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微度假是指旅游者利用周末闲暇时间,以出行者居住的城市为中心,以3-4小时车程为出游半径,到城市周围旅游目的地度假的旅游模式。

微度假目的地类型

按目的地所在位置及其发展与周边景区等资源的关系,可将微度假目的地分为四类,即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城郊型微度假目的地、景区依托型微度假目的地和独立型微度假目的地。

1 城 市

交通便捷、休闲接待设施良好、文娱设施丰富、城市特色突出的城市圈城市,往往互为度假目的地

2 郊野型

大中城市周边1-2小时车程内环境优美的乡村,是城市周末游和团队乡村休闲的重要选择。

3 景区依托型

年接待量不低于50万人次的景区随着产品休闲度假化升级,其部分休闲度假功能会外溢到乡村空间,形成乡村与景区互为补充的形态。

4 独立型

少数的资源禀赋极佳、或具有稀缺自然景观、或保存有大量有价值的乡村建筑遗产的村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度假目的地。

微度假的核心特征是“微”

博雅方略认为:从需求角度,“微”体现为车程近、周期短、花费低、频次多。

1 距离近

目的地一般选择周边城市或村镇,以高铁或自驾等快捷交通方式为主,车程在2小时内。

2 时间短

微度假以周末短期出行为主,旅游时间通常为2-3天。

3 花费低

相比长度假,微度假由于车程距离近、周期短,其花费(尤其是交通花费)相对较少。

4 频次多

微度假的发生时间主要指向城市居民的周末和小长假,一般多次发生。

从出行边界看

中国短途游快速增长

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数字显示,2018年中国短途游在整个旅游市场的份额为25.8%,市场规模达197.4亿元,相比2013年的13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40%。

2013-2018年国内短途游占旅游比重走势

2013-2018年国内短途游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从出游时间和距离看

周末和小长假以家庭为单位的短途自驾游是城市居民追求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方式

据途牛旅游网与车轮联合发布《2019上半年自驾游报告》显示,2019上半年,82.6%的车主有过自驾游经历,其中近八成车主选择周边短途自驾游。出行时间以小长假和周末为主,家庭游和亲子游是主要出游组合。

自驾出游首选时间分布

自驾出游同行对象选择

来源:途牛旅游网与车轮联合发布《2019上半年自驾游报告》

从出游消费看

近九成游客倾向3天以内的短途游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 (SSIC) 的调查显示,56.2%的被访者选择“2-3天”,35.5%的被访者倾向于停留“1-2天”,8.3%的被访者选择“3天以上”。

游客目的地停留时长

来源: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

从出行频次看

短途游趋于高频次发生的行为

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四成以上消费者每季度会有1次短途游,21%的消费者选择每月1次出游,可见短途游趋于高频次发生的行为。

2018年中国短途旅游行业需求偏好

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从目的地供给角度

“微”体现为“小”“轻”“新”

01小尺度

近距离、尺度小、微景观是微度假目的地的发展优势。微度假的目的地一般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建设用地,强调主题概念、产品创新、景观创意、体验特色等度假元素的多元有机组合,集约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具有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特性。

02轻资产

微度假目的地依托成熟的景区或度假区,一般不需要大体量投资,而是一种“四两拨千斤”式的轻资产开发模式,建设投入少,成本可控,并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作出更新调整。

03重创新

小而美是微度假目的地的突出特点。颜值、创意、故事是微度假项目的立命之本。微度假目的地要保持持续的创新力,不断更新产品、提升体验、打造亮点,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微度假的基本功能仍是“度假”

具有主题特色的一站式休闲度假体验是微度假目的地的基础特点

•微度假是针对城市居民减压、亲子、旅居等需求,提供出行更加便捷、形式更加灵活、活动更加自由、环境更加优美、体验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对目的地承载的功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从市场需求看,单一主题功能已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复合、多元的产品才符合家庭、全龄段出行的休闲度假属性。因此,微度假产品是以一站式组合性综合产品,通常以“特色住宿+景区+其他休闲项目”的形式出现。

微度假发展的比较优势

微度假适应现代旅游需求趋势和发展方向而出现,具有传统度假无可比拟的优势,未来将迎来长足发展。

•客群广:旅游群体适合全龄段,能满足亲子家庭、工薪阶层、中产阶级等多个消费层级的旅游用户需要。

•时间短:旅游时间指向周末假日短时旅游,旅游时间更契合大众休闲度假需求。

•消费低:微度假经济消费消耗相对长度假低,更适合大众旅游群体。

•类型多:微度假目的地可选择范围广,可以选择乡村游憩、康养运动、亲子游乐、文化体验等多种类型目的地,且单一度假目的地可一站式满足吃住行游娱购康养学等需求。

•项目新:微度假目的地以景观、文化、创意等为卖点,对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依赖性不强。项目建设从城市客群需求出发,不一定追求高大上,但力求突出主题性、休闲性、文化性、游乐性。

趋势1:疫情后时代,微度假将迎来蓬勃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下,以健康游、周边游、自驾游等为形式的微度假将更加盛行。

趋势2:城镇化比例升高促使微度假群体扩增

旅游活动的主体人群是城镇居民。城镇化人口的提升,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镇,工作从农业走向工业、服务业转型。城镇化的提升将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度假旅游活动。

趋势3: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引领微度假产品品质化发展

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人们对休闲度假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纯满足旅游需求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其需求,人们更寻求一种高品质、全配套、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微度假消费群体:全龄段

家庭亲子休闲群体

以家庭出游为单位,以自驾、火车等一站式抵达交通工具为主,要求旅游接待设施齐全,倾向游乐类、体验类旅游项目。

中小学研学度假群体

以科普、研学、教育为主要目的,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出行,对安全的关注度较高,要求住宿、休闲、学习场所等接待设施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

中青年减压放松群体

以放松身心、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对生态环境、休闲设施、接待设施等有较高的要求。

老年享老养老群体

以健康、养生为主要目的,以短期旅居为主,要求度假地具有完备的住宿设施、医养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

微度假需求分析:(1)基本需求分析

保障性满足“食住行游娱购”旅游基础要素需求

餐饮需求

注重健康养生、绿色食材选择,喜欢当地特色饮食及文化。在产品设计时,可通过餐饮场所建筑风格及装修的特色化设计,营造独特的乡土文化氛围,通过特色美食制作参与丰富游客饮食体验。

交通需求

要求微度假交通便捷,旅行车程宜控制在1-2小时;游客可通过自驾直达或高铁+公共汽车的方式到达度假地;度假地提供环保观光车、自行车租赁,和具有乡土特色的交通工具,如马车、人力车等。

住宿需求

在充分满足游客对安全、卫生、舒适的住宿需求基础上,发展特色主题和中高品质住宿产品,如对废弃旧屋或民房进行乡土风格化改造建设民宿客栈,引入标准化管理的连锁酒店、星级酒店。

游览需求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原生态文化为支撑的休闲体验产品是度假地的核心竞争力和新引力。尤其是微度假体验产品要突出文化性、休闲性、创意性和体验性。

购物需求

微度假购物产品发掘要紧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如民间工艺品、非遗作品、特色农副产品等;在景区或度假区设置特色商店或专营店、购物商街等;同时要规范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保障产品质量,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娱乐需求

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策划系列赛事节事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季季有活动“的娱乐产品体系。

微度假需求分析——(2)微度假发展需求

发展性满足“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拓展要素需求

微度假产品六大模式

微度假是适应减压、亲子、旅居等需求而出现的周边游升级模式。微度假对其目的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交通更加便捷、出行形式更加灵活、度假环境更好优美、旅行活动更加自由、度假体验更加美好等。因而,微度假目的地的功能已不是单一的住宿功能或游乐功能,而是多元复合的功能。

从目前微度假市场上出现的较为成熟的项目来看,根据项目的核心功能及属性可将微度假目的地产品分为六大类型。

模式1:特色景观型

定义: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开展自然生态和人文观光为主的度假模式。

特点:优美的自然风光、新鲜的空气、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观光度假的核心吸引力;亲子娱乐、乡村游憩、文化娱乐等各种游乐活动是传统观光游的有效补充。

传统观光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并受限于地带性。如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其观光型微度假活动多发生在5-10月份,其余时

间为淡季;而对我国南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四季则无大的差异。

代表案例:浮云牧场

案例:四川浮云牧场——一个以精致化景观著称的特色酒店

【位置】位于四川阿坝州理县,距离成都170公里

【规模】占地120亩。

【时间】2016年投入运营

【背景】浮云牧场属于典型的半高山体验型野奢酒店,利用西山村海拔2600米以上部分荒坡荒地和闲置土地,通过景观改造和酒店业态植入而建成的一个特色酒店。2018年随着抖音短视频的热播,一跃成为成都周边游必去“网红打卡地”,热度经久不衰。

【客源】以成都及周边城市为主体核心客群

【业态】主题酒店+帐篷体验+景观拍照打卡地+养殖种植观赏+恒温半山泳池+儿童游乐

模式2:文化体验型

•农耕文化体验——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是微度假出游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住农家房、吃农家菜,耕种、收采等一系列农事活动,深刻体验乡土文化和田园生活。

•特色民俗体验——挖掘利用地方民俗及民族文化,通过沉浸式参与民俗民俗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体验别样地域文化的兴奋感。

•创意文化体验——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旅游地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艺术化加工,创新文化表达和展示方式,创新文化内涵,并使之融入创意体验活动,以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产品类型:休闲农庄、民俗村、特色小镇、文创园等

•代表案例:南非好望天阶庄园;庾村1932文创园。

案例:南非好望天阶庄园——基于农场升级改造的野奢度假庄园典范

【位置】南非(Babylonstoren Farm)位于南非西开普省,距离首都开普敦约50分钟车程

【面积】占地面积3000多亩,核心体验区约180亩

【时间】农庄建于1690年,庄园宅邸建于1777年

【客源】主要城市休闲度假人群

【业态】农业生产(葡萄园、酿酒车间、酒庄)+农艺体验+野奢酒店+花园+休闲水疗+创意餐饮+婚庆广场+艺术商店等

天阶农庄一角

天阶农庄酒店

【发展特点】

1、农业为基,锦上添花

充分尊重土地性质和农业生产需要,保留90%以上庄园的生产功能,营造风景秀丽、田园牧歌般的田园观光区。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土地打造高品质高品位休闲度假体验区,并撬动整座野奢度假庄园的发展。

2、创新开发,丰富体验

核心区精心融入原生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了野奢酒店、观光游览、农艺体验、儿童游乐、老人疗愈、婚礼聚会、餐饮购物等多元化体验产品,使农庄的风格明确、体验充实。

3、酒店为主,多方营收

以酒店为核心业务,为入驻酒店的游客免费提供庄园观光、花园游览、水疗、温泉、游泳等众多体验项目。而未入住游客进入核心体验区则需购买门票。

案例:莫干山庾村1932文创园——一座以乡村再造为梦想的文化集市

【位置】位于德清莫干山镇,距离杭州1小时车程,上海2.5小时车程

【规模】占地面积2.5万平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

【时间】2013年开业运营

【客源】以长三角经济圈为主体核心客群

【业态】文化展示(艺文展览中心)+文创市集(蚕种场)+生态乐园(古井花园、蚕宝宝乐园)+书屋+特色农贸市场+主题餐饮(SHARE·飨餐厅、窑烧面包坊、茧咖啡、茶屋)+主题酒店(茧舍)

【背景】这里原为黄郛夫妇1936年建造的莫干蚕种场,可以说是乡村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设计师和工人们将废旧蚕种场改造,利用竹棚把所有活动空地串联起来,并且通过打造魔术剧场、主题餐厅、民宿学院、文化艺术展厅等将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内部涵盖各种游乐项目。

模式3:特色住宿型

•定义:结合市场细分人群需求,提炼某一独特要素,构建以特色住宿为核心吸引物,搭配周边景观、景区景点、休闲娱乐设施等,形成的微度假旅游地。

•特点:

•1、住宿的主题特色明显,如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汽车营地、主题民宿等;

•2、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并与周边旅游景区景点有机衔接;

•3、有丰富多彩的夜间休闲活动。

案例:北京密云日光山谷——轻奢型自然度假营地乐园

【区位】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密云水库南线,距离北京市区约1小时车程,是由日光域集团出资成立的以特色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营地乐园。

【规模】总占地面积825亩

【时间】2018年开业

【客源】以北京及周边城市为主体的核心客群

【业态】特色住宿+亲子娱乐+户外运动+餐饮美食+自然教育(开心农场)+会所

【产品】6种不同的特色住宿体验+3种不同的特色美食+30种不同的运动项目+16条周边延伸线路+10种不同的会议私享空间

【发展特点】围绕住宿核心,打造一站式家庭微度假目的地

1、区位交通便捷,周边辐射资源丰富

位于北京1小时都市经济圈内,3小时车程内覆盖约1亿主要城市消费人群。南距北京市区72公里,距密云机场 10 公里, 临近京承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周边基础建设完善,如高尔夫球场、国际青年营、滑雪场等地,同时辐射的景区资源十分丰富。

2、多形式打造,凸显营地住宿核心板块

以露营地为入口,依据山谷的独特地形量身打造房车、木屋、民宿、野奢帐篷、集装箱和新民居6种不同的住宿形式,满足不同客群的住宿需求。

3、通过业态植入与周边协作,构建一站式营地休闲度假良性生态

营地引入了迪卡侬运动体验公园、ATV越野车、卡丁车赛道、趣味登山步道等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并联合周边景区(点)开发了16条旅游线路,形成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营地度假目的地。

案例:昆山计家墩——以民宿产业带动空心村到理想村蜕变的乡村振兴典范

【区位】位于苏州市昆山锦溪古镇南首,处于江南两大著名水乡——周庄和锦溪之间,距离上海和苏州市区均1小时车程

【规模】所辖区1800亩,核心启动区150亩

【时间】2017年开业

【客源】以上海为主体的核心客群

【业态】民宿+餐饮+茶室+工坊+亲子乐园+市集+书院+俱乐部+村民公社

【背景】计家墩全村由两个自然村合并组成,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3人。计家墩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古村落,建筑本身也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任何资源禀赋,空心化严重,面临搬迁。计家墩开发由政府和专业团队合作开发,开发方式是轻资产村舍租赁模式。

通过民宿产业带动配套业态形成旅游完整产业闭环的微度假目的地。

【特点】

1、专业团队入驻,合理定位团队基于计家墩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资源禀赋,通过乡村集体资产的整合再利用和乡村旅游配套产业的植入,打造乡伴·计家墩-乡村生活共创集群。

2、聚焦民宿,构建民宿产业集群

聚焦民宿产业,集结原舍、呆不住、溪地清舍、大乐之野、树果等高端品牌民宿,形成聚集效应,延伸配套多项休闲体验业态,最终形成计家墩乡村休闲综合体。

3、打造“1+X”生活方式集群

计家墩通过全新功能定位,资源梳理、文创策划、业态设计、主题经营等方式,打造乡村生活示范区,形成以民宿业态为带动引擎,文化商业、主题餐饮、休闲体验、有机农业等多元文旅休闲业态融合发展的业态集群,即“1+X”模式。

模式4:主题游乐型

•定义:以家庭亲子为核心客群,以某一特定主题的乐园、公园等为载体,以儿童游乐、亲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微度假模式。

•主要包括以大型游乐设施为主体的游乐园、大型微缩景观乐园,以及提供情境模拟、环境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影视城、动漫城等。

•特点:

•紧邻庞大的主要客源地或城市群,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占地规模大;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和专业的运营机构管理。

•代表:广州融创文旅城、上海奇迹花园、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大阪乐高主题公园、韩国首尔爱宝乐园、江苏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等

案例:广州融创文旅城——文旅商综合体

【项目简介】融创文旅集团旗舰型文旅项目,立足打造粤港澳湾区的游乐新地标

【位置】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

【面积】占地面积220万平方米

【时间】该项目于2019年6月15日开业,立足打造粤港澳湾区的游乐新地标。

【业态】融创乐园+雪世界+水世界+体育世界+融创茂+高端酒店群+滨湖酒吧街+融创广州大剧院(8大业态)

【发展特点】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花都中轴线上,距离白云机场20分钟车程,距广州北站15分钟车程,距广州市40分钟车程。圳、香港等地游客,可通过地铁、高铁和城轨等交通方式,1小时抵达。

2、业态多元,一站体验

广州融创文旅城是一个不同消费业态和都市化服务的多元化场景体验旅游目的地。8大业态组合了不同休闲消费场景,是一个集都市人群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3、项目新潮,差异体验

深挖独特的本地文化内涵,并融合全球前沿的文化、旅游、商业、生活理念,创新项目设计(如雪世界,大剧院)让游客既能享受到文旅城的独特服务,又能感受岭南特色韵味。

4、打造泛文旅目的地

以“旅游+”融合文演、娱乐、会展、研学、科技等产业,打造文旅商综合体。

案例:上海奇迹花园——以童话城堡为模板的4A级郊野公园(一座集世界花卉艺术、智能亲子拓展和科普认知于一体的花主题乐园)

【区位】又名浦江郊野公园,坐落于上海黄埔江郊野公园中部,距离上海市中心半小时车程

【规模】占地面积约650亩

【时间】2017年开业

【客源】以上海市为主体的客群

【业态】花卉展园+智能儿童探索中心+精灵剧场+开心农场+光影秀

【发展特点】

1、地理位置优越,景观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市中心,与此同时坐拥5.3公里的黄浦江岸线,优美狭长,景观丰富。是上海先行试点的郊野公园之一,也是上海第一个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郊野公园。

2、“花”的主题突出

奇迹花园的核心在“花”,规划以花为核心,结合城市、艺术、郊野等特点,以花卉艺术、展陈艺术、灯光艺术等形式,打造了10大类主题景观、多种季节主题特展和亲子研学产品,让游客产生集游乐和亲子教育于一体的微度假体验,达到一年多次重游的效果。

模式5:康体运动型

•定义:以康健身体、体育运动为主要出游目的的微度假旅游模式。

•特点:

•康体运动游以中青年为主要群体,普及性较广,有大众性的健身运动、也有高端体育俱乐部和专业性体育运动。

•康体运动游多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开展受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较大。

•代表案例:意大利塞拉里亚运动村

案例:意大利塞拉里亚运动村(Salaria sport village)以运动康养为特色的罗马知名闲暇运动场所

【位置】塞拉里亚运动村位于意大利罗马市北部,距罗马市区仅6公里

【面积】占地7.5万平方米

【时间】2006年6月对外营业

【客源】主要客源为城市居民及到访游客,同时也满足了各级别运动员集训的要求

【业态】运动健身+高端酒店+休闲会所+生态公园+泳池+疗养中心+美容中心+特色餐饮+商业场地等

【发展特点】

1、充分借景,营造运动健身舒适环境

运动村依托台伯河优质水体及河畔田园风光,营造“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享受运动健身的畅快与舒适”氛围。

2、细分需求,创新开发多元化度假产品

精准把握各个细分人群的需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度假产品。除具有一定级别的运动设施之外,运动村还配备了高端酒店、生态健身房、标准网球场、生态球场、体验动感划艇的滨水码头、高规格泳池、水上娱乐户外泳池、具备先进设施的疗养与美容场所、生态公园、特色餐厅、亲景酒吧等,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此外,运动村还拥有一个可举办汽车发布会、产品展示、音乐会、时装周等活动的商业场地空间。

3、举办活动,保持运动村的活力和吸引力

运动村每年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大型游泳比赛、市级网球赛、小型划艇比赛、中小型足球赛事等体育赛事,圣诞庆典、“Salsa之夜”大型舞会、Lo ballo母亲节庆典舞剧、时装巡游周音乐会等节日庆典活动,以及露天音乐晚会、户外健身会、啤酒节等活动,保持运动村的活力和吸引力。

模式6:养生疗愈型

•定义:以青老年养生、来年人养老享老等为目的到城市周边度假的微度假旅游模式。

•特点:

•优越的健康养生环境是前提,舒适齐全的接待设施、专业的康养服务是康体养生游的主要构成要素。

•康体养生游对度假环境、配套设施及服务质量水平要求高。

•目前,微度假康体养生游主要有温泉养生度假、中医药养生度假、颐养度假等形式。

•代表案例:青城山六善酒店

案例:青城山六善酒店——一个国际知名高端疗愈酒店品牌

【位置】都江堰青城山,距离成都70公里以内(约1小时车程)

【面积】占地约200亩

【时间】2015年开业

【客源】以成都为主体核心客群

【业态】精品酒店+六善SPA+生态有机农庄+亲子俱乐部+特色餐饮

【发展特点】

1、区位交通及环境优越。地处幽静的青城山,除疗愈所需的优越自然禀赋外,交通便捷,同时符合游客对高端休闲度假私密性需求。

2、多龄段多元化的产品。在主打精品酒店和疗愈产品的同时,将亲子俱乐部和生态农庄产品涵盖在内,以满足家庭出游各年龄层的度假需求。

微度假目的地开发的五大考量

•结合上述微度假需求分析及六大项目类型,微度假目的地与传统度假目的地相比,客群更广、出游时间更短、频次更高、形式更灵活、产品更复合多元、体验性更强。因此,在开发和操盘微度假目的地项目时,更需要注重以下五点:

(1)项目选址科学

•贴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周边拥有可衔接的景区景点,是微度假项目选址的首选,如一二线城市近郊区域,环境优美的景区周边区域。

(2)交通便捷通达

•项目地与客源地的交通距离直接决定说走就走的微度假是否成行。1~2个小时是最受欢迎的车程距离,也更契合微度假人群的需求。项目地距客源地的交通路网完善,铁路、航空及其他公共交通畅通,可极大缩短旅行时间,有利于促成微度假出行。

(3)项目体量适宜

•微度假目的地的项目用地规模和投资体量不宜过大,综合案例来看,占地面积不宜超过1000亩,总投资额不超过10亿,以保证项目运营规模和成本的可控。

(4)项目定位精准

•最大程度整合利用项目地及其周边资源,紧密结合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及发展趋势,策划设计差异化的项目主题及满足微度假人群一站式复合多元体验需求的项目功能。

(5)运营服务优良

•要有高品质的运营管理及服务理念,通过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度假体验。

微度假目的地开发模式

•微度假目的地绝不仅仅是一个度假农庄、度假酒店或精品民宿的小范畴概念,而是一个复合多元的旅游度假综合体概念。

微度假目的地产品打造路径

•基于多年的文化旅游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并结合行业相关研究成果,博雅方略研究院总结提出了微度假目的地打造的六大路径。

(1)精准定位主题,明确核心产品及功能

•结合目标客源市场人群需求特征及优势资源特征,策划相应的主题定位,微度假产品可设计以下主题:

(2)设计在地场景,提升感官体验

充分尊重并合理利用原生环境和资源,在保护原生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IP植入、情境塑造与独特场景打造,打造差异化的在地休闲度假场景,给游客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带来一种独特的情境感受。在地场景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合理配置业态,良性发展

•一站式全业态配置:微度假旅游地是多元复合功能的度假综合体,其业态配置是集精品住宿、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商业购物于一体的一站式全业态设置。根据需求特征合理设置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多业态比例。

•微度假业态选择,要充分结合主题定位及细分客群的不同需求,品质化、国际化度假业态趋势,以及周边景区业态设置,设置各细分客群生活场景,设置各尽其能、良性发展、优势互补的多种业态。

(4)策划主题活动,提升客流

•主题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客流,增加消费,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北方地区由于季节限制带来的淡季经营压力问题。微度假可集合利用资源,策划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赛事、节事、展览等活动,主要从以下两个着手:一是时间跨度方面,应考虑“四季全时”系列活动策划,特别是四季夜游活动的策划;二是活动主题方面,应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避免同质,以差异化视角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中国著名节庆活动代表

(5)加强区域协作,推进综合开发

•微度假目的地属于度假综合体,涉及精品住宿、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特色景观、主题商业等多种业态,任何一种业态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协作,共同作用于微度假目的地开发。旅游微度假产品对内要体现功能协调、对上要遵循上位发展规划,同时微度假地应与周边景区/景点/度假地等功能互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微度假目的地。

(6)提供媒介,发展社群

•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

•社群主要特征: •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共性人群,人群层次差异不大); •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靠制定规则来管理); •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群传播速度快,用户比较精准。

•旅游社群五大精神: •参与和分享——生产内容与精神产品 •仪式和节日——给你参与和期待的理由 •规则与担当——认同来自共同成长 •合作与同创——与懂你的人一起玩儿审美与素养

度假地提供社群发展媒介,构建人人都可参与的社群,有助于与游客建立稳定的客地关系,有助于收集社群用户需求,乃至让群成员参与产品设计创新,进而在社群内或社群外变现。

博雅案例1:大同黄花田园综合体

【项目地点】山西省大同县西坪镇

【设计时间】2017

【占地面积】4363公顷

【项目类型】总体规划

【项目定位】以生态田园为基底,以西坪镇特色的黄花种植为基础,以“黄花”文化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引领,以黄花养生、富硒生态为特色,以现代健康生活为理念,融农业生产、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生态旅居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黄花之乡”——高品质农产品基地;全产业链消费基地;高标准乡居度假基地。

【形象定位】忘忧田园,自在乐园

博雅案例2:岳池县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项目位置】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安市

【占地面积】4363公顷

【项目类型】旅游规划

【发展定位】智慧创新、文化铸魂、农旅双链、产业复合,打造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大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文化旅游为引导的集“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产DIY、创意文化、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地产、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农业园区整体规划形成“一带连三谷、一廊串五片”的空间功能结构。

一带—— 广岳大道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带;

三谷——三个特色拉动引擎:湖山谷、三国谷、养修谷;

一廊——以“111产业大道”为载体打造“百里农画长廊”;

五片——以“111产业布局”为基础,打造经果采摘休闲体验片区、休闲农业产业片区、大地田园农艺观游区、有机蔬菜生态食疗片区、药材康养休闲体验片区,五大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片区。

博雅案例3:柳树泉生态农业旅游区

【项目位置】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泉农场西南部

【项目类型】柳树泉生态农业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发展定位】乡村休闲养生体验之都;兵团乡村旅游新旗帜;多民族和谐发展建设集中展示区;兵团“旅游富民”发展先行实践区;东疆旅游体系中重要节点和服务配套基地。

【规划思路】以自然山水体验为核心,乡村旅游发展为引领,以多民族民俗文化体验为特色,以第十三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托,打造一个集合自然观光体验、民俗体验、 乡村旅游、城市游憩、商务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产品设置】根据规划区的资源特点和旅游吸引物分析,设定本规划区旅游产品为六大类:乡村休闲度假游、购物游、农业观光游、自驾游、科普游、军垦文化体验游。

博雅案例4:黎平“天香谷”芳香特色农业旅游园区建设规划

世界知名、贵州唯一“香一旅”一体化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园区一一中国民族香活态博物馆

【规划特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一次性规划、分阶段实施、多类型并存、滚动式发展”的原则。通过建设,以芳香植物的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加工及体验式营销相结合,建成效益明显、科技含量高、富有地方特色的芳香产业示范园区。塑立以“香”为核心、文化为魂的产业品牌,将历史上专供皇族、贵族使用的香料、香薰产品传播到普通百姓中来,达到“昔日宫廷香,散入寻常百姓家”的效果。并致力于打造七大示范区,支撑“世界知名、贵州唯一”这一总体核心定位:

① 侗乡文化联合发展示范区

② 生态文明示范区

③ 产业扶贫示范区

④ 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示范区

⑤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

⑥ 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

⑦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建设目标】围绕 2 个目标即建设“ 100 个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与“ 100 个旅游景区”,突出一张名片即“中国民族香活态博物馆”,达到“闻香识黎平 · 美丽侗人”的战略高度,创建“天香谷”品牌,发挥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高效生产功能,以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和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引领园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战略定位】闻香识黎平美丽侗人

【形象定位】天赐桂缘 幽谷飘香

博雅产品与服务

本文来源:博雅方略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