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养生主》一:养生之道,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技进于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庄子全篇多少篇 读庄子《养生主》一:养生之道,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技进于道

读庄子《养生主》一:养生之道,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技进于道

2023-03-14 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视频:邂逅经典文化

(一)养生之道,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技进于道。

俗话说:活得老不如活得好,活得好不如活得又好又老。人都想长寿延年,人都有自己的养生之道。在当今社会,面对五光十色的种种纷扰,如何修养才能使自己以淡然的境界生活,以诚恳的心态面对人生呢?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东晋陶渊明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一种物与心融,境与意会,情趣横生、超凡脱俗的养生之道。世事沧桑,只要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则一切荣辱、得失都不能困扰我们。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今天我们一起读《庄子•内篇》第三篇文章《养生主》,下面我们分两个部分阅读这篇文章。

庄子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对个体生命和“知”的发展作了比较,他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从而陷入困顿之境,既然所知是有限的,那么仍然不断地追寻外部的知识,那就十分危险了!合理的选择在于从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识回归自我本身上来。

接下来庄子又阐述了与个体存在相关的“善恶、名刑”的关系。庄子说:做了善事不贪图名声,做了恶事又不至于面对刑戮。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待人处事的做法,这样既可以保护自身,也能保全天性,既可以侍奉双亲,又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认为个体既不要过分的追求道德上的声誉,也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在道德和法律之间保持某种的平衡,保持适当的张力,这就是所谓的“中道”。在庄子这里“养生”不仅仅体现在饮食等方面的,更多的是呈现出精神层面的和个体生命形态上的“养生”

人生短暂,时光宝贵,一定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怎样看待成功,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自己及他人?怎样对待环境?怎样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不为生存,只为提高生存质量。

追求理想是人生价值的完整体现。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人生价值才能实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以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高尚情操,无不映射出追求和奋斗的轨迹。生活是一个过程,人的价值也不是一个点,都是一种存在。

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存在,然而由于奋斗,生命变得有意义,从而成为无限存在中的真正的一环。所以我们应该像山巅的雄鹰一样敢于顶风斗雨,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勇敢自由地翱翔。

“养生”具体该如何去做,庄子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对“养生”做出了独特的解释。

庖丁给文惠君宰牛,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向文惠君阐述了解牛的技与道的关系:

原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他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无非一头整牛。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得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有余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还是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技术是手段,而“道”是自然法则,由“技”进入“道”是技术遵循自然法则的约束。而文惠君从庖丁解牛中看到了“养生”之道,养生就是一个因乎自然的过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蓦然回首,邂逅经典文化。

 本文及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历史 哲学 读书 国学 书法  美文 

有态度,有温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