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成长有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小衔接一对一辅导时间 花开有时,成长有方

花开有时,成长有方

2024-06-09 0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我们培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而且是连续地、有计划地,从上一年段为下一年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小班孩子,我们侧重于幼儿的思维启蒙。用《它们在一起》的主题游戏把消防器材分一分、贴一贴,启迪分类思维;用《我变我变变》的区域游戏把积木拼一拼、搭一搭,启发分步思维。让孩子在科学系统的主动探索中,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和创造力,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小班「思维启蒙」

👦中班孩子,我们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如《跟着线走,环游世界》语言活动,分为阅读、倾听、表达、绘写四个主要类型的游戏,支持幼儿通过讲述、视听、表演、读写等多种形式发展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中班「阅读和表达」

👦大班孩子,我们侧重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有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自主签到、自主计划、自主晨圈、自主生活、自主游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在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提升学习能力,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提升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大班「自主学习」

这些基本能力和品质的养成,并非进入大班后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小班开始,不断积累由量变转成质变。这既是幼升小的“发动机”,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学习质量与效能。

02

重点衔接

以大班为主体的衔接

就要上小学了!大班的孩子有点儿兴奋,但又有点儿担心:

既兴奋又担心,几乎是所有大班幼儿的心声。

在这种情形下,师幼面对面交流,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专题对话,就成了缓解大班幼儿紧张情绪的“及时雨”。

从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出发,我们大班活动主要围绕“我要上小学”展开,逐步引导孩子了解小学课堂与幼儿园的有哪些不一样、小学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从而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担忧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随着幼小一体化项目的不断推进,我们大班的入学准备教育越发丰富多彩。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调查、云参观小学、绘画心中的小学、搭建心中的小学、模拟小学的课堂、我会整理小书包、学系红领巾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了解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幼小一体化离不开有效的课程实施。比如数学学科,我们运用时间签到、趣味数学、智力闯关、STEM创客等游戏方式,加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时学习到相应的学科素养。

大班是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我们在教育教学上多措并举,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小学。

03

家园衔接

以家园为主导的衔接

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也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孩子长大了要跨上一个新台阶,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身为家长,又该做哪些准备呢?

在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因为自身焦虑,会提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从而忽视了幼儿情绪和必备生活能力的引导。

立足于家园共育的角度,我们通过多元互动的方式为家长提供科学幼小衔接的方法指导,帮助他们与幼儿园协同做好科学的入学准备,来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

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幼儿园连接枢纽作用,通过家长会、家长助教日、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家园共育的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看到衔接活动的开展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我们开放“幼升小·云端沙龙”家长充电计划的直播通道,与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田冰冰,杭州市学军小学优秀教师黄红等教育专家相约“云端”,让家长更加充分地为孩子准备“上小学”这件事。

家长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践行者、支持者。科学的衔接,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支持。我们始终相信,家园协同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04

双向衔接

以小学为导向的衔接

小学是幼小衔接中的第二大主体,因此我们树立主动衔接的意识,多方研讨研究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接轨小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

为了消除家长的疑虑,我们邀请了海亮外国语学校、湘湖未来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来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讲座围绕“生活自理能力”“专注力和自控力”“适应能力”等真实案例展开,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入小学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湘湖未来学校还针对“准”小学生在萧山园开展了特色体验活动“动物明星SHOW”,让大班孩子感受小学特色课堂的魅力。

特色体验活动

花开有时 衔接有度

大班孩子们告别幼儿园

步入小学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我们希望每一位“准”小学生都能够

在家庭、幼儿园、小学三方协同的呵护下

心中怀揣梦想,涵养学习品质

自信满满地迎接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