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估指南》背景下的高质量师幼互动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估指南 基于《评估指南》背景下的高质量师幼互动策略

基于《评估指南》背景下的高质量师幼互动策略

2023-10-05 0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师幼互动可定性为是一种人际交往,它包含着教师如何去说、如何倾听幼儿、如何表达、如何观察幼儿,在观察后如何用行动去支持幼儿。在这样的互动中,一句简单的问候、一种倾听的态度、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不经心的动作所传递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感受和信息,直接影响互动双方的心情,决定互动的质量。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主动的意识,即教师和幼儿都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例如教师主动跟幼儿互动,而幼儿没有任何反应,这就不叫互动,相反如果幼儿主动跟教师互动,而教师对于这种互动处于敷衍的状态,忽略了幼儿,那就是没有质量的互动。

另一方面互动是有价值的,即教师和幼儿双方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实际,向对方主动发起有价值的互动,这种互动式双向的,链状的,意思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会牵扯到很多方面,例如在互动当中无意间谈到的一些东西,所引发幼儿的其它思考,或者幼儿无意间给教师的一个回应,教师思考到这个东西的价值性,而生成其它的活动,这就是链状的、辐射的、然后循环的。同样这一个互动还需要是连续的,互动需要师幼之间来回的碰撞、争论,不断抛出新的观点出来,才能形成连续的交互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幼儿才会不断的成长。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就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作支撑。如果说过程质量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师幼互动质量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即教师能够很好的和幼儿互动,那班级所产生的活动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师幼之间的关系一定是非常好的。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对师幼互动进行了特别强调,进一步说明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并对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进行了标准化的说明。

1.双主体性

单方面的互动不算有效互动,互动的发起者不完全是教师,也有可能是幼儿,且教师不是权威、居高临下的,不是只有教师想要谈论某个话题,师幼才一起讨论,而是当幼儿对某个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去回应幼儿。所以幼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认同幼儿,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可以进行主动学习,进行交流的沟通者,教师需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或者是单纯的幼儿为中心,不能走到从教师为中心,走到以幼儿为中心极端。

教师更应该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因为幼儿是自由自在且没有目标意识的,活动开展没有目标,就不是有价值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就是没有意义,所以要让活动有目标,很多时候就需要教师参与进去,把幼儿自发活动拓展为一个有目标、有目的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失去教师应有的决策地位,教师是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同时也要承认,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沟通者,这两种身份都需要去认同。

2.对话性

没有对话就称不上互动,在对话当中,我们只有知道幼儿在想什么,让幼儿表达出来,教师才能从获取幼儿需求中发挥帮助指导的作用,同样幼儿与教师对话,也是在帮助教师去理解、指导、教育、读懂、分析幼儿。

想要幼儿对教师畅所欲言,就需要教师真诚的对待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宽松和谐的。所以真诚面对幼儿是教师与幼儿实现良好互动的基础。以及教师需要真诚的对待幼儿的告状,去听听幼儿为什么告状,告状背后的原因,有没有一些价值的问题可去挖掘,最后教师需要真诚的对待幼儿的情绪、感情,当幼儿有情感流露时,幼儿是渴望教师接纳自己的情绪,那教师就要认真的安抚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重视。

3.高频率性

不是一两次简单的互动,就能将所产生的问题解决并达成共识,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积淀,甚至持续长时间解决,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不断地寻找方法,去实践验证,最终形成一种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和幼儿保持高频率的对话。

4.有效性

教师与幼儿之间互相有对话,必然是一种接纳的态度,大家互相敞开心扉,共同分享,在彼此互动中对活动内容的产生新理解和认识,使彼此双方都是积极、愉悦、尊重、宽松、自主、和谐的。

1. 尊重民主,建设和谐师幼关系

尊重民主,建立和谐师幼关系是实现高质量互动的前提。只有在充满着平等、尊重、关爱、民主的环境中才会有和谐的师幼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情感互动氛围和信息交流状态。

并且“尊重”要发自内心,要落到行为,要成为习惯。做到“尊重”,意味着要有坚定的幼儿立场,有自然而然的幼儿视角,能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

切记“民主”不是口号,要渗透在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的点滴之中,要自然而然。做到“民主”,意味着要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赋予幼儿主体地位,一日生活中与幼儿有关的决策均应听取幼儿的意见,享有在生活、学习、游戏中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决策权。

2.倾听回应,搭建师幼互动桥梁

重视幼儿通过给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一一《评估指南》

敏锐的察觉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以积极的、有效的方式回应幼儿;有意识的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主动去接纳幼儿情绪,与幼儿共情;采用多种方式倾听幼儿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表征;平等地与每一名幼儿对话交流、有效回应.....这些都当成为幼儿教师工作的日常,渗透到到每一个寻常时刻。

3.信任支持,实现师幼共生共长

信任支持,实现师幼共生共长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保障。《指南评估》中提到“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这便是对信任价值的强调。信任之于幼儿的成长是无穷的动力,基于信任之下的支持,更是幼儿成长的助推剂。在信任支持的氛围中,教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生活,共构课程,共同成长。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不是单方的行动,是教师和幼儿双向积极的奔赴,是教师和幼儿以平等的关系围绕一些事物、现象、问题或疑问等高频率地相互阐明自身观点与想法,并寻求一个相互认可的平衡点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过程。

对师幼互动质量的追求将是当下及未来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既需要对《评估指南》反复研读、学深悟透,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深耕细作的贯彻落实。

保持一颗童心,和幼儿共同生活,做到尊重民主、倾听回应、信任支持定会在高质量师幼互动中实现师幼共同成长。

注:本文来源于2022年12月王红宇园长开展主题为《基于背景下的高质量师幼互动》专题培训,此文为个人整理,供大家学习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