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潭岛地理位置的地图 福建平潭岛

福建平潭岛

#福建平潭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9. 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主要是基岩海岸,也有砂质海岸,淤泥质海滩,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平均坡度2.2度。沙粒细小,晶莹洁白。

福建平潭岛

10.海坛岛的风力发电场。

福建平潭岛 11. 海蚀地貌:在花岗岩海岸地区,以低缓丘陵为主,风化强烈,加上海水的强烈侵蚀,坡麓堆满巨砾,形成石蛋和石河地貌,岩石表面可见海浪侵蚀的痕迹。

福建平潭岛

12. 福建沿海属于焕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纪,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和俯冲,平潭一带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形成大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随后的地壳运动使岩石产生了断裂和位移,形成了著名的北东向平潭 东山剪切构造带,加之先后形成的其他方向的断裂,构成了平潭复杂的断裂格局。

福建平潭岛       13.

福建平潭岛 14.环太平洋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岩浆活动频繁,这里随处可见黑色的火山岩。

福建平潭岛      15.

福建平潭岛

16.仙人井:在此处有深40多米的天然海蚀竖井唤作“仙人井”

福建平潭岛 17.仙人井井壁陡直,这里最适合观潮,潮涌时水声就仿佛海底龙宫奏乐,更为这里添了几分神秘感。“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之大峡谷,唤作仙人谷。

福建平潭岛

18. 福建平潭的千礁百岛,大部分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由燕山晚期的花岗岩类(包括部分花岗闪长岩)所构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断裂节理对岩石的切割,地壳的抬升,加上海浪雨水的侵蚀,造就了平潭多姿多彩的花岗岩地貌。

福建平潭岛

19.石牌洋:两片像船帆一样的石柱立在海中央。这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传说这是东海龙王的神器,就像两片船帆一样立在那里,这成为平潭岛的标志性景观。我们2月份去的时候由于风浪大,天气冷,很遗憾没有登上岛去观赏,智能在海边远远眺望。

福建平潭岛

20.海滩的花岗岩海蚀地貌

福建平潭岛 21.船右侧是花岗岩石蛋。花岗岩具块状构造,并多致密坚硬,抗蚀强,因此常形成陡峭峻的地,在松散的风化碎屑被剥蚀之后,常在顶或坡出露由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的蛋,圆堆叠,形成奇特的花岗岩蛋地形。图的7鲤鱼山也是一种花岗岩石蛋。

福建平潭岛

22.平潭岛民居:平潭四面环海,有百来个渔村分布其中。向海而生的渔民们在享受着大海赐予的同时,也经历着大海的考验。咆哮的海浪和强劲的海风,普通的建筑材料根本不耐“折腾”。于是,平潭人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火山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一座座奇特的石头厝。

福建平潭岛

23. 平潭的石头厝以条石、毛石、青石等块状石料为墙体的主要材料,以木材作为楼板以及屋顶结构,先将石头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砌成房屋主体,石屋的屋顶呈“人”字形,没有雨檐;然后再用拱形瓦片铺盖,并在上面压上数不清的巨石以防大风掀瓦。 瓦片层层叠叠,石头排列整整齐齐。在台风肆虐的季节,这样的屋顶经得起风雨。平潭石头厝是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平潭岛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缩影。

福建平潭岛

24.大王宫:大王宫又名尊王宫,大王宫供奉昭利尊王,又名“皇帝殿大王”,传说是福建东南沿海的诸神信仰,因其保境安民,被人们安位供奉在大王宫。

福建平潭岛25.大王宫正门。

福建平潭岛

26.大王宫神庙的屋顶。福建民居和寺庙建筑屋顶色彩艳丽,通常有龙的雕塑,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

福建平潭岛

27.大王宫与当地民居一样也是石头建筑。

福建平潭岛 28.大王宫还供奉土地王神像。

福建平潭岛

29.大王宫供奉的诸神。

福建平潭岛

30.寺庙香火旺盛,村民定期举行仪式膜拜。

福建平潭岛

31.寺庙墙壁悬挂大王除水怪,为民除害的故事。

福建平潭岛

32.适逢正月十五,村民们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

福建平潭岛

33.妇女们顶礼膜拜,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福建平潭岛

34.庙会也是欢乐的节日,村里的妇女身穿红色衣服,聚集在寺庙聊天。

福建平潭岛  35.拜神

福建平潭岛

36.抬神像巡街的花轿。

福建平潭岛

37.村民们正月十五举行庆典,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福建平潭岛

38.巡街祭奠。

福建平潭岛

39.平潭岛有好几座神庙,建筑恢弘,金碧辉煌,当地人对海神的崇拜很虔诚。

福建平潭岛

40.渔家妇女

                                                            (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